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149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前管路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基本恒定;第二管路出气口的形状基本呈长方形;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的面积先快速变小,再缓慢变小;第一截面为垂直于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且垂直于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的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通过改变管路的截面积,就可以实现使中冷器前管中内的气流均布的效果,从而保证了中冷器前气流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充气效率和中冷器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由于引入扰流板或突起而引起的局限了进气歧管的结构改进等问题,进而增加了具有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
本技术涉及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进气歧管在增压发动机中主要作用是组成连接增压器和发动机缸盖管路的一部分,并均匀分配气体到各气缸进行燃烧。对于增压发动机,由于被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温度过高,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必须对其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已存在集成有中冷器的进气歧管,对于此种进气歧管来说,为了对中冷器前管路(从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到中冷器之间的管路)内的气流进行均布,需要在中冷器前管路的内部需要引入用于干扰气流的扰流板或突起,但是引入的扰流板或突起会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I)局限了进气歧管的结构改进;(2)增加了进气歧管的加工难度;(3)增加了进气歧管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气流均布而引入扰流板或突起导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通过改变中冷器前管路的形状结构,达到使中冷器前管中内的气流均布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冷器前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基本恒定,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的回转处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管路其它部位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以及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处延伸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形状基本呈长方形;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的面积先快速变小,再缓慢变小;其中,所述第一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且垂直于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的截面。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与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之比为0.82?1.1,并且所述回转处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之比为0.82 ?0.9。优选的是,所述回转处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管路的总长度之比为0.1?0.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路在第一设定处的第一截面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处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上的投影,到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第一短边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0.43?0.58,所述第一短边为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一侧的短边。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截面的底边包括沿所述气流流向顺次相连的第三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其中所述第三圆弧和第二圆弧均向外凸出,所述第一圆弧向内凹陷;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圆弧的半径,所述第三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所述第二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短边、且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且经过所述短边的中点的截面。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2.07?3.1,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0.06?0.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二设定处的第一截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0.28?0.45,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二设定处的第一截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管路其它部位的第一截面的高度。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被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截面划分为左截面和右截面,其中所述右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随着进气角度的增加而减少,所述进气角度为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的夹角。优选的是,当所述进气角度为0°C时,所述右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48 ?0.52 ;当所述进气角度为60°C时,所述右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44?0.47 ;当所述进气角度为90°C时,所述右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35?0.4。优选的是,所述右截面的右侧边包括向内凹陷的第四圆弧,所述第一截面的高度随着所述第四圆弧的半径的减小而减小。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被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截面划分为左截面和右截面,其中所述左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随着进气角度的增加而减少,所述进气角度为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的夹角。优选的是,当所述进气角度为0°C时,所述左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48 ?0.52 ;当所述进气角度为60°C时,所述左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44?0.47 ;当所述进气角度为90°C时,所述左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截面的面积之比为0.35?0.4。优选的是,所述左截面的左侧边包括向内凹陷的第五圆弧,所述第一截面的高度随着所述第五圆弧的半径的减小而减小。一种进气歧管,包括主体、中冷器、进气支管以及所述中冷器前管路;所述主体具有的腔体包括稳压腔和用于容置所述中冷器的容置腔,所述中冷器前管路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稳压腔与所述进气支管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中冷器前管路,仅通过改变管路的截面积,就可以实现使中冷器前管中内的气流均布的效果,从而保证了中冷器前气流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充气效率和中冷器的利用效率;未引入扰流板或突起,避免了由于引入扰流板或突起而引起的局限了进气歧管的结构改进等问题。将该中冷器前管路应用到集成有中冷器的进气歧管中,增加了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从而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充足而均匀的混合气,进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同时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与排放功能,降低发动机噪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器前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中冷器前管路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3a至图3d分别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中冷器前管路沿四个不同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a示出了中冷器前管路的BO-BO向剖面示意图;图3b示出了中冷器前管路的Bl-Bl向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中冷器前管路的B2-B2向剖面示意图;图3d示出了中冷器前管路的B3-B3向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实现气流均布,同时不引入扰流板或突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前管路以及具有该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歧管,通过改变中冷器前管路的气道的形状,达到使中冷器前管中内的气流均布的效果,从而保证了中冷器前气流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充气效率和中冷器的利用效率。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器前管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中冷器前管路由顺次连通的第一管路100和第二管路200组成,即第二管路200是从第一管路100的出气口向外延伸出来的,这里第一管路100的进气口 101作为整个中冷器前管路的进气口,而第二管路的出气口 201作为整个中冷器前管路的出气口。具体地,所述第一管路100的主要作用是将进气流引导到合理的进气位置,考虑到进气效率,所述第一管路100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基本恒定,特别地,所述第一管路100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也要满足一定的范围,如果该面积过大,则会导致气体膨胀做功,从而影响进气效率;如果该面积过小,则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基本恒定,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的回转处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管路其它部位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以及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处延伸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形状基本呈长方形;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的面积先快速变小,再缓慢变小;其中,所述第一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且垂直于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的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基本恒定,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的回转处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管路其它部位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以及 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处延伸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形状基本呈长方形; 沿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截面的面积先快速变小,再缓慢变小;其中,所述第一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且垂直于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的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与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之比为0.82~1.1,并且所述回转处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之比为0.82~0.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处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管路的总长度之比为0.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在第一设定处的第一截面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设定处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上的投影,到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第一短边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0.43~0.58,所述第一短边为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一侧的短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截面的底边包括沿所述气流流向顺次相连的第三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其中所述第三圆弧和第二圆弧均向外凸出,所述第一圆弧向内凹陷;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圆弧的半径,所述第三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所述第二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短边、且垂直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所在平面、且经过所述短边的中点的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2.07~3.1,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气口的长边的长度之比为0.06~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前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二设定处的第一截面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洲许涛李敏穆芳影欧阳彩云陈亮张应兵邹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