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95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包括箱体、苗夹组件、驱动苗夹组件的扇形齿轮副以及控制扇形齿轮副的沟槽凸轮;扇形齿轮副的输入端连接沟槽凸轮设置在箱体内,扇形齿轮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苗夹组件,其中,沟槽凸轮固定设置,箱体以沟槽凸轮的中心可转动设置;箱体做回转运动,通过控制沟槽凸轮的沟槽与扇形齿轮摆动中心扇形齿轮轴的距离控制扇形齿轮来回摆动,驱动苗夹组件来回张合进行取苗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取苗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应用在移栽机上可以缩小移栽机整体尺寸,减少油耗和更易于操作,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让农民才繁重的农田劳作中解放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中的移栽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扇形齿轮式的自动取苗机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钵苗移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其中包括玉米、油菜烟草,蔬菜等农作物。钵苗移栽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提早生育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而且它具有易于管理、生长周期短、抵御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因此,提高钵苗种植存活效率,不仅可以增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工作强度,使农民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其他工作,从而增加收入。目前,在南方大田中已广泛采用移栽种植钵苗。但是钵苗移栽要求技术较高,同时还要保证移栽过程中不漏苗、不伤苗。所以目前移栽主要采用的是半自动化移栽机,即人工从钵苗盘中取出钵苗,投入到栽植机构中,由栽植机构负责栽植。人工取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不伤苗不漏苗,但是增加了人力劳动成本,一台半自动钵苗移栽机通常至少需要两人以上控制。一到两人负责取苗,一人负责控制机器运行。因此,进一步提高钵苗的种植存活效率,同时保证不伤苗不漏苗,具有重要意义。半自动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已经设计较为完善,缺乏的是一套适宜的取苗机构。目前市面上出现了有一部分的自动取苗机构,用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取苗,但是,钵苗是栽植在苗盘中的,由于苗盘的特殊苗穴结构,一般的取苗机构在取苗机构取苗转动的过程中,苗夹容易对苗盘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解决现有半自动钵苗移栽机所需人力成本较高、取苗机构不适宜农田工作环境、容易造成钵盘构造损坏等缺陷,可以与移栽机的其他机构协调合作,构造小巧简单,无需单独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包括箱体、苗夹组件、驱动苗夹组件的扇形齿轮副以及控制所述扇形齿轮副的沟槽凸轮;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入端连接沟槽凸轮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苗夹组件,其中,所述沟槽凸轮固定设置,所述箱体以沟槽凸轮的中心可转动设置;所述扇形齿轮副包括扇形齿轮和配合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头部设有轮齿与配合齿轮啮合,所述配合齿轮设置在箱体上与苗夹组件固连,所述扇形齿轮轮齿的齿顶圆圆心处通过扇形齿轮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其尾部为设有销子的扇形齿轮摇杆,所述销子沿所述沟槽凸轮上的沟槽移动;箱体做回转运动,通过控制沟槽凸轮的沟槽与扇形齿轮摆动中心扇形齿轮轴的距离控制扇形齿轮来回摆动,驱动苗夹组件来回张合进行取苗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设置苗夹组件的外壁设有苗夹控制结构,所述苗夹组件为伸缩式苗夹,包括苗夹基座、拉杆和左、右苗夹,所述苗夹基座与配合齿轮固连,所述左、右苗夹端部铰接设置在苗夹基座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苗夹基座上设置的直线轴承,一端连接控制左、右苗夹夹紧的苗夹底座,另一端设有沿苗夹控制结构移动的滚柱。进一步的,所述苗夹控制结构包括一内一外的两个弧形挡板,所述滚柱沿着两个弧形挡板的外侧面移动,其中外部挡板和内部挡板的端部设有第一摆动销钉,外部挡板被常开的开口分成两段,所述开口位置设有第二摆动销钉。进一步的,所述苗夹底座两端设有卡住左、右苗夹的凹槽,通过拉杆驱动的苗夹底座通过轴向推拉实现左、右苗夹的夹紧。进一步的,所述苗夹基座和苗夹底座之间的拉杆上套装有压缩的弹簧,可以保证左、右苗夹一直处于张开状态,直到滚柱沿苗夹控制结构滑动时,迫使所述伸缩杆拉伸式可以使苗夹闭合。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和滚柱之间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箱体与动力输入轴连接实现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一段支承在动力机架内,另一段穿过所述沟槽凸轮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沟槽凸轮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动力机架上,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滚动轴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与箱体内壁之间通过方孔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并通过螺钉和法兰锁定。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扇形齿轮轴通过自润滑铜套或/和轴承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配合齿轮固定套装在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支承在箱体内壁上,其一端伸出箱体与苗夹通过方孔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全自动钵苗移栽机或者其他钵盘苗移栽机上,采用扇形齿轮副和沟槽凸轮的配合,整个机构的箱体及苗夹拉杆都密封,可在里面放有润滑油,因此整套机构适应能力强,在农田的恶劣环境中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同时,沟槽凸轮的设计增大了苗夹摆动的灵活性,因为凸轮曲线可以根据不同的钵盘苗来设计。由于扇形齿轮组件的配合,因此在传递动力时,不仅效率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伸缩式苗夹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取投苗时精准、可靠,减少伤苗漏苗的可能性,同时可避免损坏苗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力输入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内部的扇形齿轮副和沟槽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式苗夹和中间轴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式苗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外壁设有苗夹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6,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包括箱体7、苗夹组件14、驱动苗夹组件的扇形齿轮副以及控制扇形齿轮副的沟槽凸轮6 ;扇形齿轮副的输入端扇形齿轮10连接沟槽凸轮6设置在箱体7内,扇形齿轮副的输出端配合齿轮12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苗夹组件14。具体如图1所示,沟槽凸轮6固定设置,箱体7以沟槽凸轮6的中心可转动设置;扇形齿轮副的扇形齿轮10头部设有轮齿与配合齿轮12啮合,配合齿轮12设置在箱体7上与苗夹组件14固连,扇形齿轮10轮齿的齿顶圆圆心处通过扇形齿轮轴11可转动的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其尾部为设有销子9的扇形齿轮摇杆10-1,销子9沿沟槽凸轮6上的沟槽移动。在取苗机构动作过程中,箱体7做不间断回转运动,通过控制沟槽凸轮6的沟槽与扇形齿轮摆动中心的距离控制扇形齿轮10实现间歇来回摆动,进而驱动苗夹组件14来回张合进行取苗、投苗动作。箱体7与一根动力输入轴5连接实现转动;动力输入轴5 —段支承在动力机架4内,另一段穿过沟槽凸轮6与箱体7内壁固定连接;沟槽凸轮6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动力机架上,并与箱体7内壁之间设置滚动轴承17。其中,箱体7设置苗夹组件的外壁设有苗夹控制结构,具体参见图4和图5,苗夹组件14为伸缩式苗夹,包括苗夹基座14-11、拉杆14-1、左苗夹14-5、右苗夹14_6,苗夹基座14-11与配合齿轮12同轴固连,左、右苗夹14-5、14-6端部铰接设置在苗夹基座14-11上,拉杆14-1穿过苗夹基座14-11上设置的直线轴承14-2,拉杆14_1 一端连接控制左、右苗夹夹紧的苗夹底座14-4,另一端设有沿苗夹控制结构移动的滚柱14-9。具体参见图6,苗夹控制结构包括一内一外的两个弧形挡板,滚柱14-9沿着两个弧形挡板的外侧面移动,其中外部挡板14-14和内部挡板14-13的端部设有第一摆动销钉14-12,外部挡板14-14被常开的开口 14-15分成两段,开口 14-15的位置设有第二摆动销钉 14-16。 具体的连接安装参见图1和图2,动力输入轴5通过第一轴承2定位在第一端盖3上,第一端盖3通过第一螺栓I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苗夹组件、驱动苗夹组件的扇形齿轮副以及控制所述扇形齿轮副的沟槽凸轮;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入端连接沟槽凸轮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苗夹组件,其中,所述沟槽凸轮固定设置,所述箱体以沟槽凸轮的中心可转动设置;所述扇形齿轮副包括扇形齿轮和配合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头部设有轮齿与配合齿轮啮合,所述配合齿轮设置在箱体上与苗夹组件固连,所述扇形齿轮轮齿的齿顶圆圆心处通过扇形齿轮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其尾部为设有销子的扇形齿轮摇杆,所述销子沿所述沟槽凸轮上的沟槽移动;箱体做回转运动,通过沟槽凸轮控制扇形齿轮来回摆动,驱动苗夹组件进行取苗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苗夹组件、驱动苗夹组件的扇形齿轮副以及控制所述扇形齿轮副的沟槽凸轮;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入端连接沟槽凸轮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扇形齿轮副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箱体外的苗夹组件,其中,所述沟槽凸轮固定设置,所述箱体以沟槽凸轮的中心可转动设置; 所述扇形齿轮副包括扇形齿轮和配合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头部设有轮齿与配合齿轮啮合,所述配合齿轮设置在箱体上与苗夹组件固连,所述扇形齿轮轮齿的齿顶圆圆心处通过扇形齿轮轴可转动的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其尾部为设有销子的扇形齿轮摇杆,所述销子沿所述沟槽凸轮上的沟槽移动;箱体做回转运动,通过沟槽凸轮控制扇形齿轮来回摆动,驱动苗夹组件进行取苗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苗夹组件的外壁设有苗夹控制结构,所述苗夹组件为伸缩式苗夹,包括苗夹基座、拉杆和左、右苗夹,所述苗夹基座与配合齿轮固连,所述左、右苗夹端部铰接设置在苗夹基座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苗夹基座上设置的直线轴承,一端连接控制左、右苗夹夹紧的苗夹底座,另一端设有沿苗夹控制结构移动的滚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扇形齿轮式自动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夹控制结构包括一内一外的两个弧形挡板,所述滚柱沿着两个弧形挡板的外侧面移动,其中外部挡板和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松林高翔宇肖名涛全伟李军政吴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