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洗井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20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及油田注水用封隔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洗井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中心管、皮碗总成、缸套、胶筒衬套、胶筒总成、下压套、剪切销钉、导向套筒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内侧与中心管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下部外侧与导向套筒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和下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内部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失效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其封隔和解封的成功率,同时在洗井时不需动用管柱,轻松实现洗井过程,皮碗总成形成了对进液环腔与洗井环空腔之间的单向导通,有效避免反洗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洗井封隔器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及油田注水用封隔器
,是一种可洗井封隔器。
技术介绍
油田投入开发生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水井套管渐渐腐蚀变形,而且在实施分层采油时,由于管柱内的杂物较多,容易因通道封堵而使封隔器无法座封;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可洗井封隔器。然而现有的可洗井封隔器的内部一般采用活塞实现反洗机构的开启和关闭,无法做到不动管柱洗井,且其活塞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活塞的密封圈密封失效,或因杂质以及结垢物使活塞卡阻,导致反洗机构无法开启或关闭,进而引发洗井失效的现象;其大都还存在封隔过程的密封及稳定性差,工作时间长容易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洗井封隔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可洗井封隔器存在的采用活塞实现反洗易出现活塞的密封圈密封失效或使活塞卡阻的现象,进而易导致反洗机构无法开启或关闭,引发洗井失效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洗井封隔器,包括上接头、中心管、皮碗总成、缸套、胶筒衬套、胶筒总成、下压套、剪切销钉、导向套筒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内侧与中心管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下部外侧与导向套筒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缸套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缸套的下部内侧与胶筒衬套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胶筒衬套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下压套的上部内侧且能沿下压套的内孔上下移动,胶筒衬 套和下压套之间安装有能限位的剪切销钉,下压套的下部内侧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缸套下方与下压套上方之间位置的胶筒衬套的外侧套装有能通过挤压实现胶筒封隔的胶筒总成;下接头的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导向套筒的外侧套装在台阶孔的上部且能沿台阶孔的大径段上下移动;中心管的上部外侧有外环槽,对应上接头下方位置的外环槽与缸套之间套装有皮碗总成且外环槽的槽底能限位皮碗总成下行,皮碗总成的下部外侧有密封唇口且密封唇口的外侧抵在缸套的内侧并与之形成面密封;上接头、皮碗总成与缸套之间形成进液环腔,缸套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进液环腔相通的洗井进液孔;皮碗总成、中心管、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下接头和导向套筒之间形成洗井环空腔,下压套的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洗井环空腔相通的洗井排液孔;上接头的上部和下接头的下部分别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皮碗总成可包括皮碗骨架、橡胶皮碗和洗井滑套;橡胶皮碗的上端有截面呈U形的U形环槽,皮碗骨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U形环槽内,密封唇口位于橡胶皮碗的下部外侧并与橡胶皮碗成为一体;对应上接头下方位置的中心管外侧套装有底部能通过外环槽限位的洗井滑套,洗井滑套的上部外侧和皮碗骨架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在洗井滑套下方的外环槽外侧可套装有限位隔套,限位隔套的下端座于外环槽的槽底。上述上接头与缸套之间、中心管与洗井滑套之间、洗井滑套与皮碗骨架之间、缸套与胶筒衬套之间以及导向套筒与下接头之间均可设有密封圈,中心管与洗井滑套之间的密封圈下方还设有护圈。上述下接头的上端内侧可有内环槽,内环槽内固定有套装在导向套筒外侧的扶正套筒,对应导向套筒上方位置的扶正套筒的上部内侧固定有套装在中心筒外侧且能扶正中心筒的内环台。上述洗井滑套的下端、扶正套筒的上端以及导向套筒的下端均可沿圆周均布有四个安装工艺槽。上述胶筒总成可包括上边胶筒、上支撑环、中胶筒、下支撑环和下边胶筒;上边胶筒、上支撑环、中胶筒、下支撑环和下边胶筒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胶筒衬套的外侧;缸套的下端内侧有上小下大的锥台孔,上边胶筒的上部外侧位于锥台孔内并呈与锥台孔相配合的锥台形,下压套的上端内侧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孔,下边胶筒的下部外侧位于倒锥台孔内并呈与倒锥台孔相配合的倒锥台形。上述缸套侧壁上可圆周均布有四个与进液环腔相通的洗井进液孔;下压套的侧壁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与洗井环空腔相通的洗井排液孔,其中两个对称的洗井排液孔的上圆弧边向上延伸至中心管底端的上方并形成长圆孔,在长圆孔的上部内侧设有内端固定安装在中心管侧壁上的防转钉;对应缸套上方位置的上接头外侧有上限位环台,上限位环台的下端座于缸套上;对应胶筒衬套上方位置的缸套内侧均固定有下限位环台,下限位环台的下端座于胶筒衬套上。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内部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失效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其封隔和解封的成功率,同时在洗井时不需动用管柱,轻松实现洗井过程,皮碗总成形成了对进液环腔与洗井环空腔之间的单向导通,有效避免反洗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上半部分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下半部分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中心管,3为缸套,4为胶筒衬套,5为下压套,6为剪切销钉,7为导向套筒,8为下接头,9为台阶孔,10为密封唇口,11为进液环腔,12为洗井进液孔,13为洗井环空腔,14为洗井排液孔,15为皮碗骨架,16为橡胶皮碗,17为洗井滑套,18为U形环槽,19为限位隔套,20为密封圈,21为护圈,22为扶正套筒,23为内环台,24为安装工艺槽,25为上边胶筒,26为上支撑环,27为中胶筒,28为下支撑环,29为下边胶筒,30为长圆孔,31为防转钉,32为上限位环台,33为下限位环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可洗井封隔器包括上接头1、中心管2、皮碗总成、缸套3、胶筒衬套4、胶筒总成、下压套5、剪切销钉6、导向套筒7和下接头8 ;上接头I的下部内侧与中心管2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2的下部外侧与导向套筒7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2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缸套3、胶筒衬套4、下压套5和下接头8,上接头I的下部外侧与缸套3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缸套3的下部内侧与胶筒衬套4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胶筒衬套4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下压套5的上部内侧且能沿下压套5的内孔上下移动,胶筒衬套4和下压套5之间安装有能限位的剪切销钉6,下压套5的下部内侧与下接头8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缸套3下方与下压套5上方之间位置的胶筒衬套4的外侧套装有能通过挤压实现胶筒封隔的胶筒总成;下接头8的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9,导向套筒7的外侧套装在台阶孔9的上部且能沿台阶孔9的大径段上下移动;中心管2的上部外侧有外环槽,对应上接头I下方位置的外环槽与缸套3之间套装有皮碗总成且外环槽的槽底能限位皮碗总成下行,皮碗总成的下部外侧有密封唇口 10且密封唇口 10的外侧抵在缸套3的内侧并与之形成面密封;上接头1、皮碗总成与缸套3之间形成进液环腔11,缸套3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进液环腔11相通的洗井进液孔12 ;皮碗总成、中心管2、缸套3、胶筒衬套4、下压套5、下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洗井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中心管、皮碗总成、缸套、胶筒衬套、胶筒总成、下压套、剪切销钉、导向套筒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内侧与中心管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下部外侧与导向套筒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缸套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缸套的下部内侧与胶筒衬套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胶筒衬套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下压套的上部内侧且能沿下压套的内孔上下移动,胶筒衬套和下压套之间安装有能限位的剪切销钉,下压套的下部内侧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缸套下方与下压套上方之间位置的胶筒衬套的外侧套装有能通过挤压实现胶筒封隔的胶筒总成;下接头的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导向套筒的外侧套装在台阶孔的上部且能沿台阶孔的大径段上下移动;中心管的上部外侧有外环槽,对应上接头下方位置的外环槽与缸套之间套装有皮碗总成且外环槽的槽底能限位皮碗总成下行,皮碗总成的下部外侧有密封唇口且密封唇口的外侧抵在缸套的内侧并与之形成面密封;上接头、皮碗总成与缸套之间形成进液环腔,缸套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进液环腔相通的洗井进液孔;皮碗总成、中心管、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下接头和导向套筒之间形成洗井环空腔,下压套的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洗井环空腔相通的洗井排液孔;上接头的上部和下接头的下部分别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洗井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中心管、皮碗总成、缸套、胶筒衬套、胶筒总成、下压套、剪切销钉、导向套筒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内侧与中心管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下部外侧与导向套筒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中心管的外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缸套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缸套的下部内侧与胶筒衬套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胶筒衬套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下压套的上部内侧且能沿下压套的内孔上下移动,胶筒衬套和下压套之间安装有能限位的剪切销钉,下压套的下部内侧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缸套下方与下压套上方之间位置的胶筒衬套的外侧套装有能通过挤压实现胶筒封隔的胶筒总成;下接头的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导向套筒的外侧套装在台阶孔的上部且能沿台阶孔的大径段上下移动;中心管的上部外侧有外环槽,对应上接头下方位置的外环槽与缸套之间套装有皮碗总成且外环槽的槽底能限位皮碗总成下行,皮碗总成的下部外侧有密封唇口且密封唇口的外侧抵在缸套的内侧并与之形成面密封;上接头、皮碗总成与缸套之间形成进液环腔,缸套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进液环腔相通的洗井进液孔;皮碗总成、中心管、缸套、胶筒衬套、下压套、下接头和导向套筒之间形成洗井环空腔,下压套的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与洗井环空腔相通的洗井排液孔;上接头的上部和下接头的下部分别有内螺纹或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洗井封隔器,其特征在于皮碗总成包括皮碗骨架、橡胶皮碗和洗井滑套;橡胶皮碗的上端有截面呈U形的U形环槽,皮碗骨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U形环槽内,密封唇口位于橡胶皮碗的下部外侧并与橡胶皮碗成为一体;对应上接头下方位置的中心管外侧套装有底部能通过外环槽限位的洗井滑套,洗井滑套的上部外侧和皮碗骨架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洗井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在洗井滑套下方的外环槽外侧套装有限位隔套,限位隔套的下端座于外环槽的槽底。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洗井封隔器,其特征在于上接头与缸套之间、中心管与洗井滑套之间、洗井滑套与皮碗骨架之间、缸套与胶筒衬套之间以及导向套筒与下接头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中心管与洗井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大伟李庭强张乐张涛吴晨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红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