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658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其包括安装座和置于安装座上的密封罩,密封罩为具有密封盖的透明罩,密封盖的下底面固定有基片夹持装置,在密封罩内设置有与基片夹持装置对应的提拉针筒,所述提拉针筒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提拉针筒的针孔部朝下且固定在安装座中,所述提拉针筒的活塞推杆上端固定有溶胶烧杯;在密封罩外的安装座上还固定有注水针筒,所述注水针筒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注水针筒的针孔部与提拉针筒的针孔部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软管和输水管上分别设置一个节流阀,在两节流阀之间的输水管上设置一个调速阀。本方案解决了现有装置基片易抖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镀膜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通常是先采用金属醇盐或其他盐类溶解在醇、醚等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液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溶胶,经进一步的缩聚反应,溶胶转变形成凝胶,再经过热处理,除去凝胶中的剩余有机物和水分,最后形成所需要的薄膜。溶胶一凝胶法镀膜具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镀膜效率高、镀膜均匀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薄膜制备方法,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其他制备薄膜的方法相比,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不需要PVD和CVD那样复杂昂贵的设备,其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适合于大面积制膜,这种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制备薄膜的装置简单,成本低;(2)易于有效控制薄膜的成分及结构;(3)可以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基底上制备薄膜。而采用溶胶一凝胶工艺制备薄膜的方法有浸溃提拉法、转盘法、喷涂法及毛细管涂镀法等,其中浸溃提拉法是将洗净的基片浸入预先制备好的溶胶中,然后以精确控制的均匀速度将基片平稳地从溶胶中提拉上来,在粘度和重力作用下基片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液膜,紧接着溶剂迅速蒸发后形成薄膜,如CN 202729339 U公开的一种镀膜提拉装置。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过程中,薄膜的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胶溶温度、PH值等通过影响溶胶的稳定性影响薄膜的质量;基体的洁净程度、膨胀系数也影响着薄膜的质量。为了达到相应的磁学光学性能,通常在镀膜过程中,需要薄膜达到一定的厚度,在浸溃法中影响膜厚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溶液的黏度、浓度、比重、提拉速度及提拉角度、溶剂的黏度、相对密度、蒸发速率以及环境的温度、干燥条件等。而现有的浸溃提拉法在提拉过程中,一般采用基底动,溶胶静止的操作方式,然而基体很薄也很小,微小的颤抖都会引起它的抖动,不易控制,从而导致提拉过程的瞬时速度发生变化,影响镀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其用于溶胶一凝胶法镀膜中的提拉过程,能解决现有提拉装置基片易抖动、提拉速度不易控制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置于安装座上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为具有密封盖的透明罩,所述密封盖的下底面固定有基片夹持装置,在密封罩内设置有与基片夹持装置对应的提拉针筒,所述提拉针筒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提拉针筒的针孔部朝下且固定在安装座中,所述提拉针筒的活塞推杆上端固定有溶胶烧杯;在密封罩外的安装座上还固定有注水针筒,所述注水针筒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注水针筒的针孔部与提拉针筒的针孔部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软管和输水管上分别设置一个节流阀,在两节流阀之间的输水管上设置一个调速阀。本装置利用了相对运动原理,一改现有技术中溶胶容器不动,基片动的提拉方法,通过提拉针筒的运动达到对溶胶容器的提拉,其在提拉过程中,保持基片静止,通过溶胶烧杯的升降来实现基片的浸溃镀膜。由于溶胶的体积以及质量相对于基片来说大得多,由动量守恒原理,如果同时将提拉过程引起的微动作用于基片和溶胶,相比之下,使溶胶产生的微小颤动可以忽略;且液体压力均衡,使得溶胶烧杯在下降过程中匀速稳定,这样镀膜的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罩内壁上对应溶胶烧杯的上下行程设置有千分刻度尺,在安装座上固定有秒表,千分刻度尺测得溶胶上升和下降的行程,秒表测得溶胶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由此得到溶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罩内设置有加湿装置、鼓风加热装置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密封罩外的温湿度显示表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易得,成本低;实施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实现了镀膜提拉过程中环境温湿度以及提拉速度的可控性,提高了成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_密封罩;2_密封盖;3-基片;4_鼓风加热装置;5_温湿度传感器;6-输水管;7_温湿度显示表;8_加压内板导向螺栓;9-秒表;10_提拉针筒;11_节流阀;12_调速阀;13-节流阀;14-储水烧杯;15-注水针筒;16-加湿装置;17-溶胶烧杯;18-千分刻度尺;19_基片夹持装置;20_安装座;21_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包括安装座20和置于安装座20上的密封罩1,所述密封罩I带密封盖2的圆柱形透明罩,所述密封盖2的下底面固定有基片夹持装置19,所述安装座20固定在底座21上,在密封罩I内设置有与基片夹持装置19对应的提拉针筒10,所述提拉针筒10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朝下且固定在安装座20中,所述提拉针筒10的活塞推杆上端固定有溶胶烧杯17。在密封罩I外的安装座20上还固定有与提拉针筒10同向设置的注水针筒15,所述注水针筒15包含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注水针筒15的针孔部与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一输水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水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水烧杯14。在所述软管和输水管6上分别设置一个节流阀,在两节流阀之间的输水管6上设置一个调速阀12。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储水烧杯14收集流出的水,打开节流阀13和节流阀11,取出注水针筒15中的活塞,关闭节流阀13,向注水针筒15中注入适量的水,装上取出的活塞,下推注水针筒15的活塞推杆向提拉针筒10中注水,溶胶烧杯17上升,直至基片3完全浸没在溶胶烧杯17的溶胶中,关闭节流阀11,完成注水。打开并调节节流阀13和调速阀12,提拉针筒10中的水在溶胶烧杯17的重力压力下及自身的重力下,以一定的流速平稳流出到储水烧杯14中,溶胶烧杯17随提拉针筒10中的水位变化匀速下降,最终使基片3脱离溶胶。基片3上的溶胶干后形成薄膜。本装置利用了相对运动原理,一改现有技术中溶胶容器不动,基片3动的提拉方法,其在提拉过程中,保持基片3静止,通过溶胶烧杯17的升降来实现基片3的浸溃镀膜。由于溶胶的体积以及质量相对于基片3来说大得多,由动量守恒原理,如果同时将提拉过程引起的微动作用于基片3和溶胶,相比之下,使溶胶产生的微小颤动可以忽略;且液体压力均衡,使得溶胶烧杯17在下降过程中匀速稳定,这样镀膜的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上述密封罩I及密封盖2均可采用PVC有机玻璃材质,便于制作和观察提拉过程。安装座20用于保持固定密封罩1、提拉针筒10和注水针筒15等,与密封罩I形状一致,可以选择圆柱形。而底座21主要是提供一个操作高度的平台,以及放置一些器件和原料,如储水烧杯14、溶胶原料等,按操作习惯,可以选择长方体形的平台。节流阀11、13以及调速阀12进一步保证提拉针筒10中的水匀速稳定地上升和下降,实现匀速垂直提拉,确保基片3镀膜提拉过程中的速度连续可调、平稳度可控。此外为解决活塞在自身重力下的下滑问题,应设置好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为方便操作人员获得溶胶上升和下降速度,在所述密封罩I内壁上对应溶胶烧杯17的上下行程设置有千分刻度尺18,在安装座20表面固定有秒表9,千分刻度尺18测得溶胶上升和下降的行程,秒表9测得溶胶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由此得到溶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为进一步提高基片3镀膜的质量,对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在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包括安装座(20)和置于安装座(20)上的密封罩(1),所述密封罩(1)为具有密封盖(2)的透明罩,所述密封盖(2)的下底面固定有基片夹持装置(19);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1)内设置有与基片夹持装置(19)对应的提拉针筒(10),所述提拉针筒(10)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朝下且固定在安装座(20)中,所述提拉针筒(10)的活塞推杆上端固定有溶胶烧杯(17);在密封罩(1)外的安装座(20)上还固定有注水针筒(15),所述注水针筒(15)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注水针筒(15)的针孔部与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一输水管(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软管和输水管(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在两节流阀之间的输水管(6)上设置一个调速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用于镀膜的液压提拉装置,包括安装座(20)和置于安装座(20)上的密封罩(1),所述密封罩(I)为具有密封盖(2)的透明罩,所述密封盖(2)的下底面固定有基片夹持装置(19);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I)内设置有与基片夹持装置(19)对应的提拉针筒(10),所述提拉针筒(10)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朝下且固定在安装座(20)中,所述提拉针筒(10)的活塞推杆上端固定有溶胶烧杯(17); 在密封罩(I)外的安装座(20 )上还固定有注水针筒(15 ),所述注水针筒(15 )具有活塞和活塞推杆,所述注水针筒(15)的针孔部与提拉针筒(10)的针孔部通过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一输水管(6)的一端连接; 在所述软管和输水管(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节流阀,在两节流阀之间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素娟孙建国折鹏程洪昶杨梦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