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为了解决现有防爬器结构复杂,且不能有效防止爬升的问题,所述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包括固定在机车车体前端的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前部固定有衬套,在衬套的前部固定有垂直于安装底板布置的吸能元件,在吸能元件前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所述碰撞板的前端具有多个齿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吸能作用强,能防止机车在事故状态下爬升造成的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
技术介绍
当因机械、电器或人为等因素,车辆发生碰撞时,会使发生碰撞的两车体间相互爬升,同时将车体撞毁,对旅客或司乘人员的人身产生较大的伤害。故需要一种防止车体爬升、保护车体避免撞毁和保护旅客或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的装置一防爬器。防爬器是安装在机车车头前端,当机车发生碰撞时,起吸能和防止车辆爬升的元件。现有的防爬器结构复杂,由防爬齿板、前隔板、后隔板、泡沫填充管、第一压溃控制孔、第二压溃控制孔、箱体和底座构成。前后隔板作用是固定泡沫填充管,泡沫填充管起吸能作用,两个压溃控制孔主要起导向作用,箱体将各个部件盛装,最后通过底座连接到车体。显然,该产品结构复杂,不利于维护,例如主要部分就有8个。吸能部分由泡沫填充管、第一压溃控制孔、第二压溃控制孔共同完成,非常复杂,容易失效,并且不利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防爬器结构复杂,主要由八部分组成,吸能作用弱,主要由压溃管承担吸能作用,不能有效防止爬升,由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该防爬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加工工艺复杂、检修不方便等问题,同时,本技术仅由四部分组成,并且吸能筒通过压型制成,吸能作用强,能防止机车在事故状态下爬升造成的严重损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固定在机车车体前端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前部固定有衬套,在衬套的前部固定有垂直于安装底板布置的吸能元件,在吸能元件前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所述碰撞板的前端具有多个齿形凸起。以下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吸能元件为吸能筒;该吸能筒的中心线垂直于安装底板。为了稳固地实现连接,所述碰撞板的后部开有安装槽,所述吸能元件的前端置于该安装槽并与碰撞板焊接相连。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所述衬套前端具有安装台,所述吸能筒的后端套装在该安装台外并与衬套焊接相连。为了保证安装可靠,所述安装底板前部开有螺纹孔,所述衬套后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衬套的后部置于该螺纹孔内并与安装底板螺纹连接和焊接相连,即先螺纹连接后再焊接相连。优选地,上述吸能筒为吸能钢筒。安装使用时,所述安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车车体前端。藉由上述结构,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是安装在机车前端,用于在机车发生碰撞时防止车体相互爬升的装置,由碰撞板、吸能钢筒、衬套和安装底板组成。显然,现有防爬器只可以吸能,且吸能能力弱,很难有效防止车辆爬升,而本技术采用牙型碰撞板可以有效的防止车体相互爬升;现有防爬器吸收能量作用较弱,而本技术通过吸能钢筒的的压溃吸能作用保护车体,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车体在发生碰撞时,产生严重的变形;现有防爬器结构复杂,容易损坏失效,而本技术只有4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效果理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吸能作用实现方式简单有效,与现有产品的吸能作用由泡沫填充管和压溃孔共同完成不同,本技术由吸能钢筒完成,实现方式简单有效。2、结构简单,例如现有产品中有至少八个部分组成,而本技术只有四个部分,而且整体焊接,安装维修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在图中1-碰撞板;2-吸能筒;3-衬套;4-安装底板;5-齿形凸起;6_安装槽;7-安装台。【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碰撞板1、吸能筒2、衬套3和安装底板4。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变形吸能和防止车辆爬升,防止车辆爬升的功能主要是碰撞板I完成,其中碰撞板I是由45钢经过线切割,切割出前部的四个齿形凸起5,碰撞时可以插入碰撞物体,防止车辆爬升,然后车出碰撞板I下面的安装槽6,所述吸能筒2为吸能钢筒,该吸能钢筒2的一端边缘焊接于所述安装槽6中。所述衬套3前端具有安装台7,所述吸能钢筒2的后端套装在该安装台7外并与衬套3焊接相连,所述衬套3主要起连接作用,衬套是由圆钢经机加而成。所述安装底板4是与车体的连接部分,是由20_钢板经铣床加工而成。本技术防爬装置的吸能主要由吸能钢筒2完成,吸能钢筒先经过热处理,再进行静态预压,压力值在475KN-535KN,压缩后吸能钢筒高度为247.5mm_248.5mm,正常压缩弯曲无裂纹,碰撞时达到吸能作用。其中碰撞板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碰撞时爬升,吸能钢筒主要作用是吸能,衬套是起到连接作用,四个部件通过焊接连接,其中衬套和安装底板用螺纹连接后,再焊接,主要目的是防止脱落。本技术通过碰撞板上齿的咬合实现防爬,同时通过吸能钢筒的压溃实现吸受能量的作用。本技术的防爬器为整体焊接结构,首先衬套3与吸能钢筒2进行焊接,然后衬套3和吸能钢筒2的焊接体与安装底板4通过螺纹连接,接着将碰撞板I焊接在前端,最后将安装底板4螺纹处烧焊,达到防止脱落的目的,然后通过安装底板4用螺栓安装在车体上。衬套3和安装底板4连接时先采用螺纹连接,然后焊接,目的是防止防爬器在机车运行时脱落。当然,衬套3和安装底板4螺纹连接时也可以打紧固胶实现固定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一旦螺纹松动,防爬器非常容易脱落至轨道上,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所述衬套3和安装底板4还有一种连接方式可以是没有螺纹,直接把衬套3焊接在底板上,但这种接方式,不容易保证底板和吸能钢筒垂直,并且对焊接性能要求较高。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车车体前端安装底板(4);所述安装底板(4)前部固定有衬套(3),在衬套(3)的前部固定有垂直于安装底板(4)布置的吸能元件,在吸能元件前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1);所述碰撞板(1)的前端具有多个齿形凸起(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车车体前端安装底板(4);所述安装底板(4)前部固定有衬套(3),在衬套(3)的前部固定有垂直于安装底板(4)布置的吸能元件,在吸能元件前端固定安装有碰撞板(I);所述碰撞板(I)的前端具有多个齿形凸起(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为吸能筒(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车用车体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I)的后部开有安装槽(6),所述吸能元件的前端置于该安装槽(6)并与碰撞板(I)焊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玉麟,席高建,谷祥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