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电子单元、一第二电子单元、一内部模块、一第一磁性单元,及一第二磁性单元。第一电子单元包括一顶面、一枢接侧及一形成于顶面的模块容置槽。第二电子单元沿枢接侧与第一电子单元枢接,并可在一盖合位置及一开启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二电子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二电子单元的一侧缘移动至模块容置槽上方且高于该顶面。内部模块可活动地容置于模块容置槽。第一磁性单元与第二磁性单元分别设于该侧缘与该内部模块,且在第二电子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的位置相对应而磁性相吸,以带动内部模块部分移出模块容置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高散热效率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进步发展,其内部元件的运作效能提高将无可避免地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产热增加,若无法快速妥善地使电子设备散热,轻则将造成电子设备的运作速度下降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将导致内部元件损毁或系统当机,让使用者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如何让电子设备高效率地进行散热,一直是业界相当关注的议题。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现有增进散热的方式通常是于笔记本电脑的各侧边增设数个散热孔,或利用散热垫将笔记本电脑架高,使其四周获得更多不被阻挡的散热空间,借此提升散热的效率。然而,在侧边增设散热孔的方式,会使笔记本电脑侧边的各种连接埠的位置与空间设计受到限制与压缩;而以散热垫架高的方式则会使整体的体积增加造成空间上的浪费,电子设备的使用位置也会被限制于能放置散热垫的平整平面。基于上述的缺点,现有电子装置的散热方式确实还有待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善现有散热效率的电子装置。于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电子单兀、一第二电子单兀、一内部模块、一第一磁性单元,及一第二磁性单元。第一电子单元包括一顶面、一枢接侧及一凹陷形成于该顶面且相邻该枢接侧的模块容置槽。第二电子单元沿枢接侧与第一电子单元枢接,并可在一盖合于该顶面的盖合位置及一远离该顶面的开启位置之间枢转。第二电子单元包括一侧缘,在该第二电子单元被枢转至该开启位置时,该侧缘移动至该模块容置槽上方且位置高于该顶面。该内部模块可活动地容置于该模块容置槽内。该第一磁性单元设于该第二电子单元的该侧缘;该第二磁性单元设于该内部模块,且在第二电子单元位于该开启位置时与第一磁性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并与第一磁性单元磁性相吸而用以带动该内部模块部分移出该模块容置槽以靠近该侧缘。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磁性单元与第二磁性单元的设置,使第二电子单元位于该开启位置时内部模块受到磁力吸引的带动部分移出该模块容置槽而与第一电子单元相间隔,使第一电子单元邻近内部模块的一侧不会受到内部模块的阻挡而具备更多的散热空间,无须通过任何复杂的可动机构便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一分解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组合态样;图3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第二电子单元位于一盖合位置;图4是一类似图3的视图,说明该第二电子单元位于一开启位置;图5是一剖视放大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弹簧栓锁机构;图6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弹簧栓锁机构进入一模块容置槽内;图7是一部分放大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轴柱孔;图8是一剖视放大图,说明一轴柱容置于该轴柱孔内;及图9 一侧视剖视图,说明一内部模块可与该第二电子单元相互分离。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第一电子单元11 顶面12枢接侧13模块容置槽14栓锁槽15 轴柱2第二电子单元21 侧缘211凹陷部3内部模块31活动侧32连结侧33侧平面331轴柱孔332 缺 口34台阶部4第一磁性单元5第二磁性单元6弹簧栓锁机构61 主体611 斜面62限位柱63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包含一第一电子单元1、一第二电子单元2、一内部模块3、一第一磁性单元4,及一第二磁性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一笔记本电脑,该第一电子单元1、第二电子单元2及内部模块3分别为该笔记本电脑的基座、屏幕及键盘。第一电子单元I包括一顶面11、一枢接侧12及一凹陷形成于该顶面11且相邻该枢接侧12的模块容置槽13。第二电子单元2沿该枢接侧12与第一电子单元I枢接,并可在一盖合于该顶面11的盖合位置(见图3)及一远离顶面11的开启位置(见图4)之间枢转。第二电子单元2包括一侧缘21,在该第二电子单元2被枢转至该开启位置时,该侧缘21上一向内凹陷的凹陷部211移动至该模块容置槽13邻近枢接侧12的一侧的上方,且位置高于该顶面11。该内部模块3可上下活动地容置于该模块容置槽13内,并包括一相邻于该第一电子单元I的枢接侧12的活动侧31、一相反于该活动侧31的连结侧32,及两个分别由该连结侧32的两相反端延伸至该活动侧31的侧平面33。该等侧平面33分别在邻近连结侧32处凹陷形成一轴柱孔331 ;该第一电子单元I还包括两个凸起而分别伸入该等轴柱孔331的轴柱15 (配合参阅图7),使该内部模块3能以该等轴柱15为轴相对于该第一电子单元I枢转。第二电子单元2的凹陷部211的宽度Wl大于该内部模块3的活动侧31的宽度W2(见图1)。第一磁性单元4是埋设于第二电子单元2的侧缘21的凹陷部211内,而第二磁性单元5是埋设于该内部模块3的活动侧31内。第一磁性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5在第二电子单元2位于该开启位置时位置相对应,用以利用彼此的磁性相吸带动该内部模块3部分向上移出该模块容置槽13。在该第二电子单元2位于该盖合位置时,第二电子单元2邻近该第一电子单元I而盖合于该顶面11,此时内部模块3完全容置于模块容置槽13内,使电子装置整体体积减小而便于使用者携带。在该第二电子单元2被枢转至该开启位置时,第二电子单元2远离该第一电子单元I而不再盖合于该顶面11,同时埋设于第二电子单元2内的第一磁性单元4随该凹陷部211 —同移动至模块容置槽13上方而与模块容置槽13相间隔,且位置对应于埋设在内部模块3的活动侧31内的第二磁性单元5,通过第一磁性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5的彼此磁性相吸,使第二磁性单元5带动活动侧31上升而进入凹陷部211内。此时内部模块3以该等轴柱15为轴相对第一电子单元I枢转而部分移出该模块容置槽13,让内部模块3与第一电子单元I之间产生一间隔,进而增加第一电子单元I周边可供散热的空间,使电子装置整体的散热效率得到提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5间的磁性引力大于350gw,足以承受笔记本电脑使用者于打字时对内部模块3(键盘)施加的作用力而不会使第一磁性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5相互脱离。参阅图1、图5及图6,第一电子单元I还包括两个彼此相对设置且与模块容置槽13连通的栓锁槽14。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还包含两个设于该第一电子单元I的弹簧栓锁机构6。该等弹簧栓锁机构6彼此横向相间隔地设于该内部模块3形成侧平面33的两相反侦牝并分别容置于对应的栓锁槽14中且可移动至该模块容置槽13内。每一弹簧栓锁机构6包括一主体61、一由该主体61相反于内部模块3的一侧横向朝第一电子单兀I凸伸的限位柱62,及一套设于该限位柱62且两端分别顶抵于该主体61与该第一电子单元I的弹性件63。该主体61形成一顶抵于该内部模块3的底部的斜面611。该等弹簧栓锁机构6借由弹性件63驱动主体61以斜面611推抵该内部模块3的底部,以恒提供内部模块3 —向上移出该模块容置槽13的弹性偏移力。在第二电子单元2位于盖合位置时,内部模块3被第二电子单元2压入模块容置槽13中,且两相反侧分别推抵两弹簧栓锁机构6进入对应的栓锁槽14内而使弹簧栓锁机构6的弹性件63被压缩。在第二电子单元2被枢转至开启位置时,内部模块3不再被第二电子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电子单元,包括一顶面、一枢接侧及一凹陷形成于该顶面且相邻该枢接侧的模块容置槽;一第二电子单元,沿该枢接侧与该第一电子单元枢接,并能够在一盖合于该顶面的盖合位置及一远离该顶面的开启位置之间枢转,且包括一侧缘,在该第二电子单元被枢转至该开启位置时,该侧缘移动至该模块容置槽上方且位置高于该顶面;一内部模块,可活动地容置于该模块容置槽内;一第一磁性单元,设于该第二电子单元的该侧缘;及一第二磁性单元,设于该内部模块,且在该第二电子单元位于该开启位置时与该第一磁性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并与该第一磁性单元磁性相吸,用以带动该内部模块部分移出该模块容置槽而靠向该侧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2 TW 1021062611.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一第一电子单元,包括一顶面、一枢接侧及一凹陷形成于该顶面且相邻该枢接侧的模块容置槽; 一第二电子单元,沿该枢接侧与该第一电子单元枢接,并能够在一盖合于该顶面的盖合位置及一远离该顶面的开启位置之间枢转,且包括一侧缘,在该第二电子单元被枢转至该开启位置时,该侧缘移动至该模块容置槽上方且位置高于该顶面; 一内部模块,可活动地容置于该模块容置槽内; 一第一磁性单元,设于该第二电子单元的该侧缘;及 一第二磁性单元,设于该内部模块,且在该第二电子单元位于该开启位置时与该第一磁性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并与该第一磁性单元磁性相吸,用以带动该内部模块部分移出该模块容置槽而靠向该侧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内部模块包括一相邻于该枢接侧的活动侦U、一相反于该活动侧的连结侧,及两个分别由该连结侧的两相反端延伸至该活动侧的侧平面;所述两个侧平面分别在邻近该连结侧处凹陷形成一轴柱孔;该第一电子单元还包括两个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轴柱孔的轴柱,使该内部模块能以所述两个轴柱为轴枢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轴柱孔形成一朝向该连结侧的缺口以供对应的轴柱通过。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