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化庆专利>正文

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801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4:09
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它具有一段引流管,引流管的外部套有软管,软管套在引流管前端的部位具有曩体,曩体的充盈状态呈喇叭口状,在引流管上接有一段注射管,注射管与曩体的内腔相通。本引流器安放后,由注射管向曩体内注入气体或液体,使曩体充盈,在曩体充盈状态下,曩体的外侧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紧密相贴,结肠或直肠排出的分泌物则可由引流管顺利的排出。由于曩体的外侧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紧密相贴,结肠或直肠排泄的分泌物不会进入到引流管与结肠或直肠间的腔隙中,确保了吻合口不会受到污染。另外,当需要取出本引流器时,由注射管将曩体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曩体收缩,即可从肛门将引流管抽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
本技术涉及术后引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直肠术后引流器。
技术介绍
在完成结肠或直肠肿瘤等手术切除术后,将手术后留下的结肠或直肠末端与剩余的直肠的另一端进行吻合时,通常在结肠或直肠中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现有的引流管为一端直管,该引流管在使用中,其一端处在结肠或直肠中、另一端从肛门外伸出。现有的这种直管状的弓I流管存在的欠缺是:弓I流管的前端部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间会存在腔隙,结肠或直肠排放的分泌物会大量的进入到引流管与直肠内壁间的腔隙中,再从肛门排出,这样一则会污染吻合部位、二则会增加肛门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该引流器装入结肠或直肠中,能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紧密的相贴,确保结肠或直肠排放的分泌物基本不会污染吻合部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它具有一段引流管,引流管的外部套有软管,软管套在引流管前端的部位具有曩体,曩体的充盈状态呈喇叭口状,在引流管上接有一段注射管,注射管与曩体的内腔相通。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手术中将上述引流器中引流管的前部及曩体放入到结肠或直肠中,使引流管的后部及注射管伸出在肛门外,即可完成本引流器的安放。本引流器安放后,由注射管向曩体内注入气体或液体,使曩体充盈,在曩体充盈状态下,曩体的外侧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紧密相贴,结肠或直肠排出的分泌物则可由引流管顺利的排出。由于曩体的外侧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紧密相贴,结肠或直肠排泄的分泌物不会进入到引流管与结肠或直肠间的腔隙中,确保了吻合口不会受到污染。另外,当需要取出本引流器时,由注射管将曩体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曩体收缩,即可从肛门将引流管抽出。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且引流效果好,它可很好的避免吻合口污染,并减轻肛门的护理难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的直肠术后引流器,它具有一段引流管1,引流管I的外部套有软管3,软管3套在引流管I前端的部位具有曩体3a,曩体3a的充盈状态呈喇叭口状,在引流管I上接有一段注射管2,注射管2与曩体3a的内腔相通。本实施例中,注射管2与曩体3a的内腔相通的方式为:引流管I的外壁上开有一向其前端延伸的沟槽la,注射管2的出口与沟槽Ia相通,曩体3a与引流管I相贴的部位开有通口 3b,曩体3a的内腔通过该通口 3b与沟槽Ia相通。另外,软管3将引流管I及注射管2全部包裹。软管3的材质可为橡胶、硅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在注射管2的入口端接有一注射器接头4。将注射器与注射器接头4相接,即可由注射器向曩体3a内注射液体或气体,或由注射器将曩体3a内的液体或气体抽出。注射器接头4的结构与现有导尿管上的注射器接头的结构相同。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前者的曩体3a充盈状态的外侧轮廓为圆锥面,后者的曩体3a 盈状态的外侧轮廓为圆锥面与圆柱面相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它具有一段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外部套有软管,软管套在引流管前端的部位具有曩体,曩体的充盈状态呈喇叭口状,在引流管上接有一段注射管,注射管与曩体的内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它具有一段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的外部套有软管,软管套在引流管前端的部位具有曩体,曩体的充盈状态呈喇叭口状,在引流管上接有一段注射管,注射管与曩体的内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肠或直肠术后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化庆周本原
申请(专利权)人:周化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