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5063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包括由底板、与底板一端焊接的“ㄏ”型拉手和安装与底板下方的四个车轮组成的推车、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的抽空泵和冷凝器,所述抽空泵下方侧壁形成出口,上方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阀门;所述冷凝器内装有冷媒,冷凝器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入口真空阀门和出口真空阀门,抽空泵入口处的阀门与冷凝器出口真空阀门之间通过不锈钢软管连接,不锈钢软管上安装有压力计;入口真空阀门的远离冷凝器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待抽空装置连接的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抽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研、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临时系统或装置,这些临时系统或装置中可能存在空气以及一些易挥发且具有放射性或有毒的气体,需要对其进行抽空处理。但这些有害气体如果经过抽空泵直接排至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同时,临时系统或装置往往无法和固有抽空系统相连接,而为其建立一套专用的抽空系统耗时且浪费成本,影响相关科研和生产工作的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包括由底板、与底板一端焊接的“厂”型拉手和安装与底板下方的四个车轮组成的推车、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的抽空泵和冷凝器,所述抽空泵下方侧壁形成出口,上方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阀门;所述冷凝器的夹套内装有冷媒,冷凝器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入口真空阀门和出口真空阀门,抽空泵入口处的阀门与冷凝器出口真空阀门之间通过不锈钢软管连接,不锈钢软管上安装有压力计;入口真空阀门的远离冷凝器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待抽空装置连接的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盲板。所述待抽空装置一侧安装有用于观察待抽空装置内压力的真空计,另一侧安装有手动真空角阀,手动真空角阀自由端设置有盲板。所述冷凝器入口一端的管路伸入冷凝器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解决了待抽空系统没有现成的抽空系统时的抽空需求,避免了再建抽空系统,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本技术将待抽空装置内的可冷凝物质,例如水分、有机物、挥发性物质等冷凝在冷凝器内,再将不冷凝物质通过真空泵组抽出,避免了环境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推车2抽空泵3冷凝器4底板5车轮6拉手7出口8阀门9冷媒10入口真空阀门11出口真空阀门12不锈钢软管13压力计14金属软管15盲板16真空计17手动真空角阀18待抽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包括由底板4、与底板4 一端焊接的“厂”型拉手6和安装与底板4下方的四个车轮5组成的推车1、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的抽空泵2和冷凝器3,所述抽空泵2下方侧壁形成出口 7,上方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阀门8 ;所述冷凝器3的夹套内装有冷媒9,冷凝器3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入口真空阀门10和出口真空阀门11,抽空泵2入口处的阀门8与冷凝器3出口真空阀门11之间通过不锈钢软管12连接,不锈钢软管12上安装有压力计13 ;入口真空阀门10的远离冷凝器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待抽空装置18连接的金属软管14,金属软管14的另一端安装有盲板15。所述待抽空装置18 —侧安装有用于观察待抽空装置18内压力的真空计16,另一侧安装有手动真空角阀1 7,手动真空角阀17自由端设置有盲板15。所述冷凝器3入口一端的管路伸入冷凝器3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i )待抽空装置18预处理:首先需要为待抽空装置18安装一个真空计16和二次仪表(未图示),用于观察待抽空系统内压力。(ii)冷冻冷凝器:至少提前I个小时向冷凝器3内加入冷媒9。冷凝器3使用前判断冷凝器冷冻状态。判断冷凝器冷冻状态判断方法:关闭抽空泵入口的阀门8,打开冷凝器3的出口真空阀门11,观察压力计13的压力是否增长,如果不增长,说明冷凝器3彻底冷冻,可以投入使用。否则,需要继续冷冻一段时间。(iii)检查抽空泵2状况是否良好:抽空泵2启动后观察其电机转向以及极限抽空能力,如果正常,则可投入使用,否则继续检查,查找原因。(iv)移动抽空装置与待抽空装置连接:先将待抽空装置18上的手动真空角阀17关闭,再拆掉手动真空角阀17 —端上的盲板15和金属软管14上的盲板15,用夹链连接手动真空角阀17和金属软管14。(V )检查管路连接无误且管道连接接口无漏点后,启动抽空泵2调至工作状态,依次打开入口处的阀门8、入口真空阀门10和出口真空阀门11,并缓慢打开手动真空角阀17对待抽空装置18抽空并控制抽空速度。(vi)待抽空装置达到抽空要求后,依次关闭手动真空角阀17、入口真空阀门10、出口真空阀门11、阀门8及抽空泵2,停止抽空。(vii)抽空结束后,关闭手动真空角阀17后打开连接手动真空角阀17和金属软管14的夹链,并用盲板15将手动真空角阀17和金属软管14盲死。移动抽空装置可以拖动到其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包括由底板(4)、与底板(4)一端焊接的“ㄏ”型拉手(6)和安装与底板(4)下方的四个车轮(5)组成的推车(1)、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的抽空泵(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空泵(2)下方侧壁形成出口(7),上方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阀门(8);所述冷凝器(3)的夹套内装有冷媒(9),冷凝器(3)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入口真空阀门(10)和出口真空阀门(11),抽空泵(2)入口处的阀门(8)与冷凝器(3)出口真空阀门(11)之间通过不锈钢软管(12)连接,不锈钢软管(12)上安装有压力计(13);入口真空阀门(10)的远离冷凝器(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待抽空装置(18)连接的金属软管(14),金属软管(14)的另一端安装有盲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抽空装置,包括由底板(4)、与底板(4) 一端焊接的“厂”型拉手(6)和安装与底板(4)下方的四个车轮(5)组成的推车(I)、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底板(4)上的抽空泵(2 )和冷凝器(3 ),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空泵(2 )下方侧壁形成出口( 7 ),上方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阀门(8);所述冷凝器(3)的夹套内装有冷媒(9),冷凝器(3)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入口真空阀门(10)和出口真空阀门(11),抽空泵(2)入口处的阀门(8)与冷凝器(3)出口真空阀门(11)之间通过不锈钢软管(1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霞邱志恒李文泊郭子学白志伟周永胜冯申赵楠宋建蒙李春兰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