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79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装配的新型电源,包括上盖和与其相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固定有穿过下盖盖表面的插脚;还包括PCB板,所述下盖上开有下盖PCB定位槽;所述下盖内侧的插脚旁设置有AC引线铆压槽。采用上述结构后,AC引线与胶壳采用铆压方式,节约了焊锡和人力;USB母座采用导向筋,以便PCB板直接装入卡位,组装方便且合理利用外壳空间,有利于期间散热;另外通过PWN控制驱动单元调整输出电压、冲击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装配的新型电源。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源一般包括插脚、PCB板和外壳,传统电源的外壳一般为胶壳,米用引线与胶壳焊接方式,焊接速度慢,浪费人力。传统电源壳之电源板与胶壳间(电源板顶部与底部均需加泡沫垫)采用泡沫垫方式来固定,装配速度慢,浪费人力,不利于产品散热及造成产品体积大等问题。传统电源壳外壳单一,无法体现产品的主要特性、有点及使用用途。中国技术专利CN202907375U公开了一种卡扣式移动充电电源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插接在一起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卡持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卡持部相配合的卡扣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卡持部和所述卡扣部的配合能紧密闭合,密封性好,同现有的锁螺丝的闭合方式和超声波焊接的闭合方式相比,采用本技术的闭合方式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但是,此技术并没有考虑安装PCB板和引线的安装,不便于快速组装电源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装配的新型电源。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新型电源包括上盖和与其相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固定有穿过下盖盖表面的插脚;还包括PCB板,所述下盖上开有下盖PCB定位槽;所述下盖内侧的插脚旁设置有AC引线铆压槽。进一步的,所述PCB板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单元、整流桥、EMI滤波单元、主控开关单元、高频滤波器、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和USB母座,所述主控开关单元与PWN控制驱动单元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与USB母座相配合的USB导向筋。更进一步的,所述EMI滤波单元为π型低通滤波器,所述η型低通滤波器包括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2、电感L2、电容Cl,所述电容Cl与电感LI的连接处与整流桥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l与电感L2的连接处与整流桥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I与电容C2的连接处为EMI滤波单元输出端。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开关单元包括开关三极管Q1,所述开关三极管Ql基极和发射极与PWN控制驱动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l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l阴极通过电阻R5和电容C3的串联电路与EMI滤波单元输出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PWN控制驱动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l的FB管脚与高频变压器采样比较端连接;所述芯片Ul的GATE管脚与开关三极管Ql基极连接,所述芯片Ul的SW管脚与开关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二极管D3和电解电容C7,所述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解电容C7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7的负极与高频变压器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USB母座连接在电解电容C7两端。采用上述结构后,AC引线与胶壳采用铆压方式,节约了焊锡和人力;USB母座采用导向筋,以便PCB板直接装入卡位,组装方便且合理利用外壳空间,有利于期间散热;另外通过PWN控制驱动单元调整输出电压、冲击电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PCB板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插脚,2为下盖,3为PCB板,4为上盖,5为下盖PCB定位槽,6为AC引线铆压槽,7为USB导向筋301为AC输入单元,302为整流桥,303为EMI滤波单元,304为主控开关单元,305为高频变压器,306为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型电源包括上盖4和与其相配合的下盖2,所述下盖2固定有穿过下盖盖表面的插脚1,插脚I用来连接交流输入。本技术的新型电源还包括PCB板3,所述下盖上开有下盖PCB定位槽5 ;所述下盖内侧的插脚旁设置有AC弓I线铆压槽6,这样AC弓I线与胶壳采用铆压方式,省掉焊锡及节约人力。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PCB板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单元301、整流桥302、EMI滤波单元303、主控开关单元304、高频滤波器305、次级整流滤波单元306和USB母座,所述主控开关单元与PWN控制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与USB母座相配合的USB导向筋7。USB母座处采用导向筋,以便PCBA(电源裸板)直接装入卡位,组装方便,大大节省组装人力,且合理利用外壳空间,以利器件散热。如图3所示,所述EMI滤波单元为π型低通滤波器,所述η型低通滤波器包括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2、电感L2、电容Cl,所述电容Cl与电感LI的连接处与整流桥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l与电感L2的连接处与整流桥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I与电容C2的连接处为EMI滤波单元输出端。所述型低通滤波器用来来抑制EMI干扰信号,防止开关电源产生的噪声进入电网,或者防止电网的噪声进入开关电源内部,干扰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所述主控开关单元包括开关三极管Ql,所述开关三极管Ql基极和发射极与PWN控制驱动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l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l阴极通过电阻R5和电容C3的串联电路与EMI滤波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两端并联有电阻R4。Ql导通时,变压器储存能量,二次侧绕组无输出,Ql关断时,变压器释放、传递能量,二次绕组输出电压。所述PWN控制驱动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l,所述控制芯片Ul的FB管脚与高频变压器采样比较端连接,即控制芯片Ul的FB管脚与电阻R7和R9的串联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采样比较端连接,即图中A处。所述A处通过二极管D2、电阻R6和电容C4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所述芯片Ul的GATE管脚与开关三极管Ql基极连接,所述芯片Ul的SW管脚与开关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l的CS管脚通过电阻Rll接地。通过芯片Ul的FB脚取样、比较,控制GATE脚输出,驱动开关管Ql导通与关断。通过Cs侦测开关管电流波形,进而识别终端产品发送的载波信息,以调整FB脚参考电平,以达到按终端产品需求调整输出电压、冲电电流的目的。所述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二极管D3和电解电容C7,所述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解电容C7正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7的负极与高频变压器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USB母座连接在电解电容C7两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3将变压器二次侧绕组输出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通过电解电容C7滤波,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源,包括上盖和与其相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固定有穿过下盖盖表面的插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下盖上开有下盖PCB定位槽;所述下盖内侧的插脚旁设置有AC引线铆压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源,包括上盖和与其相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固定有穿过下盖盖表面的插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下盖上开有下盖PCB定位槽;所述下盖内侧的插脚旁设置有AC引线铆压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单元、整流桥、EMI滤波单元、主控开关单元、高频滤波器、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和USB母座,所述主控开关单元与PWN控制驱动单元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与USB母座相配合的USB导向筋。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单元为π型低通滤波器,所述π型低通滤波器包括依次串接的电感L1、电容C2、电感L2、电容Cl,所述电容Cl与电感LI的连接处与整流桥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l与电感L2的连接处与整流桥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LI与电容C2的连接处为EMI滤波单元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譓麟杨譓鹏赵智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