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包含一底板,以及结合于底板上的便条纸册,底板一侧缘有缺口,而便条纸册的每一张便条纸底面有可再撕性与自粘性的粘贴面,便条纸册的一端显露于底板的缺口上,当便条纸册使用到相当薄度时,用手指伸置于缺口中,可轻易拨开撕离单张便条纸,并保持该张便条纸及其馀便条纸的平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条纸,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便利具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以往便条纸的示意图,具有一平板状的底板11,该底板11上结合有具再撕性与自粘性的便条纸册12,该便条纸册12的每一张便条纸121的底面局部设有粘贴面122,该粘贴面122上所用的粘着剂为一种可撕离粘胶,此种可撕离粘胶为弹性聚合型感压粘着剂,具有重复粘贴的效果,即使和具有纤维或毛细孔的表面贴合,该胶质也不会与纤维产生强力结合,不会于撕离时破坏贴合表面,可于该便条纸的正面书写文字并粘贴于书本或其他需特别标记的地方,以作为备忘或留言用。如图2所示,是以往便条纸的撕离状态侧视示意图,由于上述便条纸册12通常是以一端底面局部结合于底板11上,且该底板11与该便条纸册12的周缘呈切齐态样,因此当便条纸册12仍具有相当厚度时,可藉手指自该便条纸册12侧边拨离取得单张便条纸121,当该便条纸册12已使用到相当薄度时,就难以再利用手指由便条纸册12侧边拨离单张便条纸121,以致造成于取用时,需藉姆指21与食指22先将最上层的单张便条纸121搓离开其底面的便条纸121,才能顺利将该张便条纸121撕离,而造成该张便条纸121弯曲变形,难以保持平整,导致同一张便条纸121经多次重复剥离、粘贴后,形成卷翘现象,进而影响其重复粘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使用便利性的可再撕性的便条纸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包含一底板,以及结合于该底板上的便条纸册,其特点是该底板一侧缘有缺口,该便条纸册的一端显露于该缺口上。此外,在上述可再撕性的便条纸中,该底板上可结合一个以上的便条纸册。其中,该底板上有2个以上的缺口,在该底板上结合二便条纸册,该便条纸册的一端可分别显露于相对应的缺口上。同时,该便条纸册的每一张便条纸设有颜色。本专利技术在设有可再撕性便条纸册的底板的一侧缘开设缺口,使便条纸册的一端显露于底板的缺口上,当便条纸册使用到相当薄度时,用手指伸置于缺口中,可轻易拨开撕离单张便条纸,并保持该张便条纸及其馀便条纸的平整。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便条纸的示意图。图2是以往便条纸的撕离状态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撕离状态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便条纸3主要是包含一底板31,以及结合于该底板31上的便条纸册32等构件,该底板31呈平板状,且其一侧缘形成缺口311,该便条纸册32的一端可显露于该缺口311上,而该便条纸册32的每一张便条纸321底面可局部设有具可再撕性与自粘性的粘贴面322,而每一张便条纸321于图中323所示区域的颜色与便条纸321不同,以提供使用者标示分类。如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撕离状态侧视示意图,当本实施例的便条纸3具有一定厚度时,使用者可轻易地利用手指自该便条纸册32侧边拨开单张便条纸321撕离,当该便条纸册32已使用到相当薄度时,仅需藉姆指61伸入于底板31的缺口311中,配合食指62压置于该便条纸册32顶面,就可将最上层的单张便条纸321轻易撕离,且撕下的便条纸321也能保持原有的平整度,避免便条纸321产生卷翘现象,而影响使用的美观性及重复粘贴的效果。如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便条纸4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同样包含有一底板41,以及结合于该底板41上的便条纸册42、42′等构件;不同之处在于该底板41一侧缘形成两相邻并置的缺口411、411′,并于该底板41上结合有两便条纸册42、42′,令该便条纸册42、42′的一端可分别显露于相对应的缺口411、411′上。当该便条纸4已使用到相当薄度时,于取用不同便条纸册42或42′的便条纸421或421′时,仍仅需藉姆指伸入适当的缺口411或411′中,并配合食指压置于该便条纸册顶面,也可轻易地将最上层的单张便条纸421或421′撕离,也可使该张便条纸421或421′保持原有的平整度,同样可达到避免便条纸421或421′产生卷翘现象,而影响其使用的美观性及重复粘贴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两便条纸册42、42′于图中422、422′所示的区域可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在实用上提供使用者多样化的分类标示功效。如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便条纸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便条纸5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同样包含底板51,以及结合于该底板51上的便条纸册52等构件;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底板51一侧缘形成一大的缺口511,该缺口511的宽度略大于三个并置的便条纸册52的宽度,使得三个便条纸册52结合于底板51上,该便条纸册52的一端可显露于该缺口511上,前述三个便条纸册52也可于图中521所示的区域分别形成三种不同的颜色,于实用上较上述实施例更能提供使用者多样化的分类标示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包含一底板,以及结合于该底板上的便条纸册,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一侧缘有缺口,该便条纸册的一端可显露于该缺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上可结合一个以上的便条纸册。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上有2个以上的缺口,在该底板上结合二便条纸册,该便条纸册的一端可分别显露于相对应的缺口上。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其特征在于该便条纸册的每一张便条纸设有颜色。全文摘要一种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包含一底板,以及结合于底板上的便条纸册,底板一侧缘有缺口,而便条纸册的每一张便条纸底面有可再撕性与自粘性的粘贴面,便条纸册的一端显露于底板的缺口上,当便条纸册使用到相当薄度时,用手指伸置于缺口中,可轻易拨开撕离单张便条纸,并保持该张便条纸及其馀便条纸的平整。文档编号B42D5/00GK1247804SQ9811964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郭聪田, 刘仁荣, 林和财, 林佳玫 申请人:聚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撕性的便条纸,包含一底板,以及结合于该底板上的便条纸册,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一侧缘有缺口,该便条纸册的一端可显露于该缺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聪田,刘仁荣,林和财,林佳玫,
申请(专利权)人:聚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