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461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包括浓缩机、加压入料桶、加压过滤机、排料仓;浓缩机的边沿设有溢流堰;浓缩机的下方通过渣浆泵与加压入料桶相连接;加压入料桶的出料口与加压过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加压过滤机的出渣口与排料仓相连接,加压过滤机的出浆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浆口相连接;加压入料桶包括第一加压入料桶和第二加压入料桶;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质量传感器、第二质量传感器和PID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第一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第二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自动的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泥脱水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加压过滤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细粒煤脱水设备,利用压缩空气作为过滤推动力,在过滤介质两侧形成压差,使物料在过滤圆盘上形成滤饼,再利用顺势吹风和刮刀将滤饼卸下至排料仓。由于上下两个密封排料仓交替工作,该设备可连续工作、处理量大、产品水分低,在选煤厂应用较为广泛。大型综采设备的使用以及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使得入选原煤中的细粒级含量急剧增加,小于320目的极细粒级煤粒含量往往超过50%,而加压过滤机滤布通常采用网孔为160目的单丝无纺滤布,因此即使在滤饼的作用下该设备也很难达到截留微细物料的目的。所以,造成了加压过滤机压差减小、成饼困难、滤液固体颗粒含量增加、产品水分升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过滤周期延长、煤泥处理量降低、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细泥积聚,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维持选煤厂生产的连续进行。为进一步改善加压过滤机的工作效果,可以降低滤布网孔尺寸,但生产实践证明,降低网孔尺寸将会极大的延长过滤周期,且滤饼厚度下降明显,制约了煤泥的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包括浓缩机、加压入料桶、加压过滤机、排料仓;所述浓缩机的边沿设有溢流堰,且所述溢流堰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所述浓缩机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浓缩机的下方通过渣浆泵与所述加压入料桶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的出料口与所述加压过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的出渣口与所述排料仓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的出浆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浆口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包括第一加压入料桶和第二加压入料桶,且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与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相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的上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浓缩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的下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所述加压过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的上端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浓缩机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的下端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所述加压过滤机的进料口相连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质量传感器、第二质量传感器和PID控制器;所述第一质量传感器用于称量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第二质量传感器用于称量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质量传感器、第二质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第一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第二加压入料桶内物体的重量自动的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包括浓缩机1、加压入料桶2、加压过滤机3、排料仓4 ;所述浓缩机I的边沿设有溢流堰1.1,且所述溢流堰1.1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1.2,所述浓缩机I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1.3 ;所述浓缩机I的下方通过渣浆泵与所述加压入料桶2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2的出料口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渣口与所述排料仓4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浆口与所述过滤装置1.3的进浆口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2包括第一加压入料桶2.1和第二加压入料桶2.2,且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与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相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上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5.1与所述浓缩机I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下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5.3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的上端口通过第二电磁阀5.2与所述浓缩机I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的下端口通过第四电磁阀5.4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质量传感器6.1、第二质量传感器6.2和PID控制器;所述第一质量传感器6.1用于称量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第二质量传感器6.2用于称量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质量传感器6.1、第二质量传感器6.2的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5.1、第二电磁阀5.2、第三电磁阀5.3、第四电磁阀5.4的开启或关闭:当第一加压入料桶2.1内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PID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5.1关闭、第二电磁阀5.2开启、第三电磁阀5.3开启、第四电磁阀5.4关闭;当第二加压入料桶2.2内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PID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5.1开启、第二电磁阀5.2关闭、第三电磁阀5.3关闭、第四电磁阀5.4开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机(1)、加压入料桶(2)、加压过滤机(3)、排料仓(4);所述浓缩机(1)的边沿设有溢流堰(1.1),且所述溢流堰(1.1)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1.2),所述浓缩机(1)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1.3);所述浓缩机(1)的下方通过渣浆泵与所述加压入料桶(2)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2)的出料口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渣口与所述排料仓(4)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浆口与所述过滤装置(1.3)的进浆口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2)包括第一加压入料桶(2.1)和第二加压入料桶(2.2),且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与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相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上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5.1)与所述浓缩机(1)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下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5.3)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的上端口通过第二电磁阀(5.2)与所述浓缩机(1)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的下端口通过第四电磁阀(5.4)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质量传感器(6.1)、第二质量传感器(6.2)和PID控制器;所述第一质量传感器(6.1)用于称量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第二质量传感器(6.2)用于称量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内物体的重量,并把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内物体的重量信号传输给所述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质量传感器(6.1)、第二质量传感器(6.2)的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5.1)、第二电磁阀(5.2)、第三电磁阀(5.3)、第四电磁阀(5.4)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煤泥水加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机(I)、加压入料桶(2)、加压过滤机(3)、排料仓(4);所述浓缩机(I)的边沿设有溢流堰(1.1),且所述溢流堰(1.1)的下方设有循环水箱(1.2),所述浓缩机(I)的上方设有过滤装置(1.3);所述浓缩机(I)的下方通过渣浆泵与所述加压入料桶(2)相连接;所述加压入料桶(2)的出料口与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渣口与所述排料仓(4)相连接,所述加压过滤机(3)的出浆口与所述过滤装置(1.3)的进浆口相连接; 所述加压入料桶(2)包括第一加压入料桶(2.1)和第二加压入料桶(2.2),且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与所述第二加压入料桶(2.2)相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上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5.1)与所述浓缩机(I)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入料桶(2.1)的下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5.3)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珊珊陈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