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面板,该建筑面板包括大致矩形的棱柱主体,该棱柱主体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并且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为大致平面且互相平行。第一钢丝网板设置为与第二钢丝网板互相平行,并且分别邻近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并且第一钢丝网板和第二钢丝网板嵌入所述主体中。第一主面上成有凹槽的阵列,每个凹槽延伸穿过第一网板中相应的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面板
本技术通常涉及建筑覆盖层和内层,并且,特别地涉及钢丝混凝土面板。
技术介绍
当代大型建筑物通常包括基本负载承载结构,该基本负载承载结构用于支撑墙壁的外部覆盖层和内层。这种墙壁的覆盖层或内层的材料应当很轻、耐久、外观美观并且与建筑物的总体环境目标兼容。一些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为抛光的天然石材(例如,花岗石或大理石)或装饰性混凝土。这具有美观的外观,但是这些板通常较大,并且为了具有足够的强度避免破裂,这些板必须很重。因此,安装这种石制板和混凝土板可能非常困难,并且,在一些情况中,具有重量分布不均匀的趋势,这将导致随时间变化板相接处破损。轻质的钢丝混凝土被利用来制造建筑板以解决上述难题。然而,当通过一些现有的板获得令人满意的强度-重量比(strength-to-weight ratio)时,这些板的性能明显在其他方面(例如,简单和制造成本以及保温性能)妥协让步。应当理解的是,仍然有对优化的或改进的设计的需求,所述优化的或改进的设计受上述妥协让步影响较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需求,或基本上提供一种改进的建筑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筑面板,该建筑面板包括:主体,该主体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所述主体上,并且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为大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该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设置为分别邻近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而互相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嵌入所述主体中,使得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都邻近所述主体的相应边缘设置,所述第一网板限定了孔的阵列;和所述第一主面中的凹槽的阵列,每个所述凹槽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网板中的相应的所述孔。已经发现,根据本技术的面板具有高的强度-重量比(strength-to-weightratio),并且当正确安装朝外设置的第二主面时根据本技术的面板具有特殊的热性能。在炎热气候中,当在所述第一主面上设置用于空气流动的结构时,所述面板通过改善向空气中散发热量而减少吸收的太阳能。在凉爽的气候中,当在所述第一主面上设置防止空气流动的结构时,所述面板有效地降低结构中的热量损失。优选地,所述主体具有大致矩形的棱柱形,并且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凹槽中未设置底切。优选地,每个所述凹槽从位于所述第一主面的口朝向基座向内倾斜。优选地,每个所述凹槽都包括多个相交的平面。优选地,每个所述凹槽都包括五个平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网板中的所述孔为方形,并且所述口为方形。优选地,每个所述凹槽的四个倾斜的面从方形的所述口延伸至所述基座上的方形的面。优选地,四个倾斜的所述面相对每个凹槽的中心轴线旋转对称,每个凹槽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一面延伸。优选地,所述轻质混凝土可以为烧结的膨胀粘土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发泡聚苯乙烯玻璃粉为聚合物的混凝土、浮石为聚合物的混凝土、膨胀页岩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底灰为聚合物的混凝土、陶瓷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主体中浇筑有多个固定装置以提供安装点,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板,该板固定至凸出的托架,并且每个所述固定装置大致垂直于所述板延伸,所述托架中的孔具有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建筑面板的厚度基本相同。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至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优选地,所述托架的整个长度基本上都嵌入所述混凝土中。优选地,背层在所示第一主面上延伸,并且嵌入所述凹槽中,通过在所示主体之后浇筑形成所述背层。优选地,装饰层可以粘结至所述第二主面,以出于美观的目的而在安装时暴露。所述装饰层可以包括具有装饰面层(例如,花纹饰面)的轻质混凝土或暴露的骨料饰面。所述装饰层可以可选地包括石材,例如抛光的大理石或花岗岩。可选地,可以应用装饰面直接代替所述第二主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面板,该建筑面板在操作使用时有效且高效,可以经济地建造所述建筑面板,并且该建筑面板具有简单的总体设计,这将制作成本最小化,并且提高了结构性能和热性能。【附图说明】将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例的方式描述本技术的优选方式,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板的等轴测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断面图;图3是图1中B-B的断面图;图4是对应于图2的断面图,但是图4展示了与图1中的板相连的额外的饰面层;图5是穿过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7和图8是图6中所示的板的主面的断面图;和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板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中的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建筑板可以具有大致矩形的棱柱主体10,该棱柱主体10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并且该棱柱主体10具有第一主面11和相对的第二主面12。主面11、12为大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凹槽13的矩形阵列设置在第一主面11中,并且凹槽13可以具有相似形状,并且等距间隔,凹槽13的矩形阵列具有不间断的边缘14,该边缘14沿凹槽13的阵列的邻近主体10的外周边缘的周边延伸。利用大致矩形的第一钢丝网板17和大致矩形的第二钢丝网板18增强主体10,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分别邻近第一主面11和第二主面12互相平行设置。图1中的虚线展示了第一钢丝网板17的角部,而图2至图4中的圆形截面钢丝展示了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可以由不锈钢丝制成,并且嵌入主体10中,使得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中的每一个的边缘19设置在内侧,并且邻近外周边缘15。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中的每一个都限定了方孔20的阵列,第一钢丝网板17和第二钢丝网板18对齐,使得方孔20互相对齐,并且方孔20与凹槽13对齐。每个凹槽13都具有在第一主面11上的口 16,并且每个凹槽13都从口 16朝向基座21倾斜。基座21在第一钢丝网板17的平面的下方,使得每个凹槽13延伸穿过相应的第一钢丝网板17的开口 20,但是每个凹槽13都终止于未到达第二钢丝网板18。每个凹槽13都具有没有底切(undercut)的内凹形,允许所述凹槽易于浇筑。每个凹槽都具有四个相交的平面22a-22d。基座21的面形成限定所述凹槽的第五个表面。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网板的开口 20和凹槽13的中心在横向轴线24上,横向轴线24大致正交于第一主面11和第二主面12延伸,凹槽13为对称的形状,使得四个倾斜的面相对中心轴线旋转对称。图4展示了包括饰面层26的复合面板,饰面层16连接于主体10的第二主面12。饰面层26可以形成有具有饰面(例如,花纹饰面)的暴露面27或暴露的骨料饰面。可以利用轻质混凝土 (尤其是,发泡聚苯乙烯玻璃粉、浮石、膨胀页岩、底灰和陶瓷)形成主体10和饰面层26。可选地,轻质混凝土可以为泡沫混凝土或充气混凝土。所述面板为自支撑的,但是不用于结构上的,并且合适的轻质混凝土的密度可以为大约1400至1500Kg/m3,抗压强度为大约25MPa至39MPa。设置凹槽13允许达到进一步减轻重量,并且,凹陷的内主面11的功能为提高热性能,在炎热气候中(当在第一主面上设置凹槽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建筑面板包括:主体,该主体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所述主体上,并且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为大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该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设置为分别邻近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而互相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嵌入所述主体中,使得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都邻近所述主体的相应边缘,所述第一网板限定了孔的阵列;和所述第一主面中的凹槽的阵列,每个所述凹槽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网板中的相应的所述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03 HK 12108586.91.一种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建筑面板包括: 主体,该主体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 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所述主体上,并且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为大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 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该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设置为分别邻近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而互相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嵌入所述主体中,使得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都邻近所述主体的相应边缘,所述第一网板限定了孔的阵列;和 所述第一主面中的凹槽的阵列,每个所述凹槽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网板中的相应的所述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包括烧结的膨胀粘土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发泡聚苯乙烯玻璃粉为聚合物的混凝土、浮石为聚合物的混凝土、膨胀页岩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底灰为聚合物的混凝土、陶瓷为聚合物的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大致矩形的棱柱形,并且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未设置底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从位于所述第一主面的口朝向基座向内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都包括多个相交的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从位于所述第一主面的口朝向基座向内倾斜。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国雄,黎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构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