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装置,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带扇叶和电机的蜗牛壳,所述框架内部设有电路板盒和接线盒;所述电路板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顶面倾斜设置,所述电路板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近的部分为高部,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远的部分为低部;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所述接线盒的底面位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低部的电气元件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减小电路板盒和接线盒结构的总体积,确保换气装置内部的风道面积,且可以提高安装便利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气装置
[0001 ] 本技术关于一种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换气装置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带扇叶和电机的蜗牛壳,当换气装置使用需要电路板驱动的直流电机时,换气装置就必须设置用于电路板安装的电路板盒和用于电源线等电线连接的接线盒。换气装置设置电路板盒和接线盒,这样占据的空间变大,设置于框架内部的话会导致框架内部的风道面积减少,影响换气装置性能,设置于框架外部的话就会令换气装置体积变大,安装不方便,包装成本也会提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特提供一种换气装置,通过减小电路板盒和接线盒的总体积,确保换气装置内部的风道面积,提高安装便利性,且可以防止水接触到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内的带电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减小其电路板盒和接线盒结构的总体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带扇叶和电机的蜗牛壳,所述框架内部设有电路板盒和接线盒;电路板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顶面倾斜设置,所述电路板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近的部分为高部,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远的部分为低部;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所述接线盒的底面位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低部的电气元件上方。所述接线盒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卡合孔,所述电路板盒的顶面对应所述卡合孔处设有能相卡合的突起。所述电路板盒的一个侧面上设有“U”字形缺口,所述接线盒的一个侧面卡入所述缺口内。所述缺口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接线盒设有卡入所述凹槽内的翻边。所述接线盒设有覆盖接线盒顶面开口的接线盒盖,该接线盒盖通过螺丝固定在接线盒的顶面的开口上,接线盒的顶面上设有容纳所述螺丝的螺丝安装部,所述螺丝安装部顶面开口,底面密封设置。所述接线盒设有覆盖接线盒顶面开口的接线盒盖,所述接线盒盖的顶面紧贴在换气装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换气装置侧面设置,所述接线盒盖设置于该换气装置侧面上。所述电路板盒靠近换气装置进风口的侧面为第一侧面,靠近换气装置出风口的侧面为第二侧面,从所述第一侧面的顶部到安装电路板盒的换气装置侧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到安装电路板盒的换气装置侧面之间的距离短。所述电路板盒的任意一个侧面上设置向该侧面外侧凸出的把手,所述把手内侧为空心部,该空心部与所述电路板盒底面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确保换气装置内部的风道面积,提高安装便利性,且可以防止水接触到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内的带电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去掉换气装置部分侧面的假想总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之一;图3B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并安装接线盒盖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未安装接线盒盖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安装接线盒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去掉换气装置部分侧面的假想总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之O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换气装置10,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 11和出风口12的框架13,所述框架13内部设有带扇叶14和电机15的蜗牛壳16,所述框架13内部设有电路板盒20和接线盒30,电路板21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20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倾斜设置,所述电路板21离所述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较近的部分为高部22,离所述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较远的部分为低部23,所述接线盒3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盒20内部,所述接线盒30的底面31位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1的低部23的电气元件40上方。本技术把安装有电路板21的面称为电路板盒20的底面26,与所述底面26相对的面为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所述电路板盒20的底面26与顶面24相夹的面为电路板盒20的侧面27。为方便组装人员进行电路板21装拆等的操作,所述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设有开口 241。另外,把安装有接线端子32的面称为接线盒30的底面31,与所述底面31相对的面称为接线盒30的顶面33,所述接线盒30的底面31与顶面33相夹的面为接线盒30的侧面34。为方便组装人员进行接线操作,所述接线盒30的顶面33设有开口 331。由于电路板21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20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20顶面24倾斜设置,同时电路板21上各电气兀件40的高度不一,所以在电路板21上的高度低的电气兀件40上方到电路板盒20顶面24之间就会形成多余的空间,因此利用该空间设置接线盒30,具体地说,先把电路板21安装在电路板盒20底面26上,然后把接线盒30从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的开口 241倾斜嵌入电路板盒20的内部、设置在电路板21低部23的电气元件40上方,这里说的电路板21的低部23,是指电路板21离电路板盒20顶面24较远的部分。也可以特指比倾斜设置的电路板21的中点更低的部分。并且把电路板21离电路板盒20顶面24较近的部分称为电路板21的高部22。也可以特指比倾斜设置的电路板21的中点更高的部分。接线盒30嵌入电路板盒20后,接线盒30的顶面33与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大致齐平,这样电路板盒20和接线盒30的总体积减小,占据的空间实际上只相当于电路板盒20的大小。由此,能减小电路板盒20和接线盒30结构的总体积,确保换气装置10内部的风道面积。再请参看图2和图3A,所述接线盒30的顶面33上设有方形的卡合孔301,所述电路板盒20的顶面24对应所述卡合孔301处设有方形的突起201。把接线盒30安装在电路板盒20上时,可以把接线盒30的卡合孔301卡在电路板盒20上的突起201处,因为突起201和卡合孔301为方形,所以卡合孔301卡住突起201后可以限制接线盒30四个方向的移动,从而限定接线盒30的安装位置。通过卡合孔301与突起201的定位作用,提高安装便利性。本技术不限制卡合孔301与突起201的形状,除了方形,其他形状也可以,只要能互相卡合就行。再请参看图2和图3A,所述电路板盒20的一个侧面27上设有“U”字形缺口 200,所述缺口 200的两侧设有凹槽202。再请参看图3A,所述接线盒30设有卡入所述凹槽202内的翻边302,所述接线盒30的一个侧面34卡入所述缺口 200内。通过上述结构,把接线盒30安装在电路板盒20上时,可以把接线盒30的侧面34卡入电路板盒20的侧面27的“U”字形缺口 200内,电路板盒20的“U”字形缺口 200夹住接线盒30的侧面34,从而限定接线盒30的安装位置。接线盒30的翻边302卡入电路板盒20缺口 200的凹槽202内,紧贴凹槽202壁。即使有水从电路板盒20侧面和接线盒30侧面之间的间隙渗入电路板盒20或接线盒30内,也会被缺口 200两侧的凹槽202壁阻挡,从而防止水接触到电路板盒20和接线盒30内的带电部件。即提高了安装便利性和防水性。图3B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盒和接线盒安装在一起,并安装接线盒盖的示意图。如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气装置,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带扇叶和电机的蜗牛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部设有电路板盒和接线盒;电路板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顶面倾斜设置,所述电路板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近的部分为高部,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远的部分为低部;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所述接线盒的底面位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低部的电气元件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两侧面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带扇叶和电机的蜗牛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内部设有电路板盒和接线盒; 电路板收纳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相对所述电路板盒顶面倾斜设置,所述电路板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近的部分为高部,离所述电路板盒顶面较远的部分为低部;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盒内部,所述接线盒的底面位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低部的电气元件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的顶面上设有方形的卡合孔,所述电路板盒的顶面对应所述卡合孔处设有能相卡合的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盒的一个侧面上设有“U”字形缺口,所述接线盒的一个侧面卡入所述缺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接线盒设有卡入所述凹槽内的翻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赞扬,郭强,容光耀,曹莉红,梁冠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