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型涉及活体基因导入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为正负电插头连接活体基因导入仪,正负电插头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线连接,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正负电源线连接正负电源帽,正负电源帽穿过上盖分别与正负电极片相连接,针的顶端分别连接正负电极片,针穿过针盘上的小孔,针的下部在针盘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电极片经几次使用后出现粘性不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焊接针盘可根据免疫动物体表面积大小选择针的数量,根据动物皮肤的厚薄选择粗细不同型号针的直径,对不同种类的免疫原选择不同的针,避免免疫原的交叉污染;活动针盘除上述所有功能外,当发现某个针不慎被折断或针尖变钝时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枚或多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型专利技术属于实验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活体基因导入接头。
技术介绍
活体基因导入接头,主要用于动物DNA疫苗制备或动物基因治疗研究前对动物体局部的预刺激反应,通过增强细胞的兴奋性和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DNA等免疫分子较好地进入到细胞内,提高DNA疫苗和基因治疗的效果。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在进行活体基因免疫时,活体基因导入仪接触动物(如小鼠、家兔等)皮肤的接头,通常使用2个电极片或者电极夹,电极片或电极夹在活体动物的不足在于:由于实验动物皮肤表面覆盖有较厚的皮毛,每次必须在动物的免疫部位仔细备皮,尽管如此,电极片经几次使用后会出现粘性不够,加之动物皮毛很容易粘到电极片上不易去除,从而导致电极片不能较好地粘贴在动物体皮肤表面,且电极片的面积通常为52.0mm*76.0mm,无法在小鼠等较小动物腿部使用;而电极夹的夹口也过于大,只能夹住大鼠和家兔的腿部,另外,电极夹头部两侧的阴极、阳极电极片直径通常为8.0mm*8.0mm,如果强行用在小鼠免疫前的电刺激,可能因为电刺激过度常常引发小鼠死亡;另外还有免疫原的交叉污染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活体基因导入接头。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活体基因导入接头,正负电插头连接活体基因导入仪,正负电插头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线连接,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正负电源线连接正负电源帽,正负电源帽穿过上盖分别与正负电极片相连接,针的顶端分别连接正负电极片,针穿过针盘上的小孔,针的下部在针盘的下方。 所述针盘上连接固定垫,固定垫上设置小孔,与针盘上的小孔一一对应。 所述正负电极片中央有一圆形突起物,该突起物与正负电源帽上的凹处相匹配而连接。 所述针盘下部与针罩采用卡扣连接。 所述针盘上设置上盖,上盖与针盘以螺纹方式相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设计合理,使用焊接针盘可根据免疫动物体表面积大小选择针的数量,根据动物皮肤的厚薄选择粗细不同型号针的直径,焊接针盘可一次性使用也可经清洗消毒后反复使用,对不同种类的免疫原选择不同的针,避免免疫原的交叉污染;活动针盘除上述所有功能外,当发现某个针不慎被折断或针尖变钝时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枚或多枚。 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部件如下: 活体基因导入接头包括正负电插头1、正负电源线2、正负电源帽3、上盖4、固定垫5、针盘6、针7、正负电极片8、针罩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正负电插头1连接活体基因导入仪(图中未画出,省略),正负电插头1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线2连接,正负电源线2各自连接正负电源帽3,正负电源帽3穿过上盖4分别与正负电极片8相钮接;固定垫5连接在针盘6表面上,固定垫5及针盘6上设置多个小孔,多根针7分别穿过这些小孔,针7的顶端连接正负电极片8,一半数量的针接正负电极片8的正极,另外一半数量的针接正负电极片8的负极,针7的下部裸露在针盘6的下部;正负电极片8中央有一圆形突起物,该突起物与正负电源帽3凹处相匹配而连接,上盖4与针盘6以螺纹方式相连接,针盘6下部与针罩9采用卡扣连接。 正负电插头1包括正极电插头、负极电插头;正负电源线2包括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正负电源帽3包括正电极帽、负电极帽,正负电极片8包括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 本技术应用过程说明: 使用时,先给动物备皮,根据动物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针盘6,取下针罩9,分别将电插头1插入活体治疗仪的正、负极,连接电源帽3与电极片8,设置好相应的脉冲电压、脉冲宽度和间隙宽度,固定好动物,消毒皮肤,操作者左手指捏住上盖4,针7尖对准动物体表备皮处,插入皮内0.2-0.4mm,启动刺激开关,使其正、负极放电各三次,使用完毕,盖好针罩9,保护针头免受损伤,同时也防止针尖刺伤实验者,强化生物安全防护,并立即进行动物体内注射免疫;如需进行下一个或下一种类动物免疫时,可酌情更换针7或针盘6,重新连接上盖4后继续使用,也可利用动物免疫间隙,在针罩9内加入消毒液或清洗液后插上针盘6,处理完毕,继续如前法使用,不仅可防止免疫原在不同动物间的交叉污染,也可降低动物注射部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提高免疫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动物因感染而造成的痛苦。 本技术的材质包括上盖4、针盘6为绝缘相对坚固的硬塑料,上盖4上部或一侧有允许电源线穿过的小孔,上盖4下部有可以与针盘6相接的螺纹,针盘6中间有2-16个小孔,小孔直径为0.16-1.51mm;针盘6上部有可以与上盖4相接的螺纹,针盘6直径为10-40mm圆形或方形结构;固定垫5为弹性好且耐用的软塑料或硅胶,表面有0.15-1.50mm的小孔,此孔可与针7下部直径相等,目的是固定针体;针7为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料,针7下部的直径为0.15-1.5mm,针7上部的直径为0.45-1.8mm,针7的顶端有一直径为0.65-2.5mm的扁平突起,针7的长度为3.5-25.0mm,针7的顶端覆以正负电极片8,正负电极片8中央有一圆形突起;针7露出针盘6下部约2.0-15.0mm,正负电极片8中央的圆形突起,用于连接正极或负极电源帽3,连接方式为按钮式,目的是不仅对针起着固定和导电作用,避免针7体因电击而移动,同时按钮式连接可方便更换不同的针盘6;针罩9为透明度好、无毒、耐酸碱且相对坚固的聚丙烯等材料,方便消毒和清洗。 本技术中,针盘6可分为焊接式和插入式,焊接式针盘6:是先将一中间呈圆形突起长方形金属片即正负电极片8与一定数量的针数进行焊接,取2组数量相等的焊接针分别固定于针盘6,正极或负极电源线末端焊接有伞形金属按钮的电源帽3,用于钮接正负电极片8的突起部分,使用前先拧紧针盘6与上盖4的螺纹,再连接正极或负极电源,当动物种类更换频繁、免疫原稀缺、以及无菌要求高等实验时,可采用环氧乙烷对针盘6消毒后使用;由于动物免疫部位大小不等,通常,小鼠采用2-4根针,大鼠采用4-6根针,家兔等其他较大的动物可采用8-16根针。插入式针盘6:是将正负电极片8覆盖在针7顶端,正极或负极伞形金属按钮即电源帽3与正负电极片8相钮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活体基因导入接头,正负电插头连接活体基因导入仪,正负电插头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正负电源线连接正负电源帽,正负电源帽穿过上盖分别与正负电极片相连接,针的顶端分别连接正负电极片,针穿过针盘上的小孔,针的下部在针盘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体基因导入接头,正负电插头连接活体基因导入仪,正负电插头另一端分
别与正负电源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正负电源线连接正负电源帽,正负电源帽
穿过上盖分别与正负电极片相连接,针的顶端分别连接正负电极片,针穿过
针盘上的小孔,针的下部在针盘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基因导入接头,其特征在于针盘上连接固定垫,
固定垫上设置小孔,与针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韩亚萍,洪涛,周宜庆,金柯,蒋龙凤,刘源,张冬月,董莉,陈念,孔练花,徐菱遥,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韩亚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