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6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该增强剂由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褐藻胶、甘草、磷脂和米糠组成,维生素C是V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E为V↓[E]醋酸酯。该增强剂的制备方法:以甘草、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维生素C和米糠为原料,通过固体原料粉碎、过筛,固体原料混合,配制磷脂混合液,喷涂磷脂混合液和干燥,得到成品,河蟹用免疫增强剂。该增强剂的有益效果:投喂含该增强剂饲料的河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显著提高,血细胞吞噬活性提高10~20%,Pro酶活力提高10~25%,SOD酶活提高20~35%,ACP酶活提高14~20%,成活率提高11.6~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的
                    
技术介绍
2003年我国河蟹产量达到36.8万吨,产值170亿元。但随着河蟹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日趋于恶化,病害已成为河蟹健康养殖的瓶颈,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病区域越来越广,发病的频率越来越高;(2)病害种类多,病因复杂,防治难度越来越大;(3)发病时间提前,发病季节延长;(4)用药缺少规范,从而导致污染环境和水产品安全性能下降。仅以江苏省水产养殖支柱产业的河蟹养殖为例,每年因养殖环境恶化,河蟹品质退化等诸多原因造成河蟹疾病的暴发,仅“抖抖病”一项经济损失就在10亿元以上。然而,在养殖发病期间对整个水体进行全面消毒是不现实的;在蟹种培育阶段,通过降低单位水体的放养量减少病害的发生,又会增加养殖成本,增加蟹种性早熟的比例,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对养殖河蟹病害的防治,如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是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1)极易造成河蟹体内抗生素残留,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健康;(2)易产生抗药性的菌株,致使低剂量的消毒试剂如氯、福尔马林等对病原根本不起作用;(3)影响河蟹的品质,严重影响河蟹出口和内销。事实上,河蟹一旦发病,要对所有河蟹进行治疗是完全不可能的,加上河蟹不具有高等动物特异性免疫能力,药物治疗往往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从预防的角度入手,研制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再用含该增强剂的饲料喂养河蟹,来提高河蟹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其抗逆、抗应急的能力,以达到有效预防养殖病害的发生,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堪算是当前养殖模式下最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该增强剂是这样研制成功的:针对性腺快速发育期(II~III期)的河蟹,从提高河蟹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入手,利用酚氧化酶法(PO)和吖啶橙检测法(AO)对维生素、寡糖、面包酵母细胞壁、褐藻胶和甘草等配制成的多种免疫增强剂进行筛选,优选得到的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该增强剂由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褐藻胶、甘草、磷脂和米糠组成,维生素C是V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E为VE醋酸酯。该增强剂中以百分重量计的组分含量为:维生素E 2.5~5%,维生素C 1~3%,β-胡萝卜素0.5~4.5%,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5~15%,甘露糖1.5~2.5%,褐藻胶1~2%,甘草2~5%,磷脂5~15%,和米糠48~81.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以甘草、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维生素C和米糠为原料,通过固体原料粉碎、过筛,固体原料混合,配制磷脂混合液,喷涂磷脂混合液和干燥,得到成品,河蟹用免疫增强剂。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固体原料粉碎、过筛分别将原料:甘草、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甘露糖、维生素C和米糠粉碎,过60目筛,备用;第二步固体原料混合将2~5份重量的甘草,5~15份重量的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1.5~2.5份重量的甘露糖,1~3份重量的维生素C,1~2份重量的褐藻胶和48~81.5份重量的米糠放入搅拌设备,搅拌至混合物均度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得固体原料混合物;-->第三步配制磷脂混合液将2.5~5份重量的维生素E,0.5~4.5份重量的β-胡萝卜素溶于5~15份重量的60~70℃的磷脂中,搅拌均匀,得磷脂混合液;第四步喷涂磷脂混合液将第三步得到的磷脂混合液装入喷涂设备,边搅拌固体原料混合物,边喷涂磷脂混合液;第五步干燥,得到成品将经喷涂得到的固体原料混合物在70~80℃温度下进行抽风干燥,待固体原料混合干燥后,得到100份重量的成品,河蟹用免疫增强剂。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饲料添加剂性能好在现有商业饲料中按1-2‰的比例添加本专利技术的免疫增强剂,明显提高河蟹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河蟹血细胞吞噬功能,有效去除河蟹体内自由基,通过激活河蟹自身Pro酶原系统,显著提高Pro酶活力;进而提高河蟹对外界环境的抗病、抗逆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养殖病害的发生,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在现有商业饲料中添加1-2‰的本专利技术的免疫增强剂,投喂含该增强剂饲料组的河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显著提高:血细胞吞噬活性提高10~20%,Pro酶活力提高10~25%,SOD酶活提高20~35%,ACP酶活提高14~20%,河蟹免疫增强剂用于河蟹中试,河蟹成活率提高了11.6~20%。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工艺合理,加工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3完全按照上述制备方法的操作步骤操作。实施例1第二步,甘草2Kg,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5Kg,甘露糖1.5Kg,维生素C 1Kg,褐藻胶1Kg和米糠81.5Kg;第三步,-->维生素E 2.5Kg,胡萝卜素0.5Kg,磷脂5Kg。实施例2第二步,甘草3Kg,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8Kg,甘露糖2Kg,维生素C 2Kg,褐藻胶1.5Kg和米糠67Kg;第三步,维生素E 3.5Kg,胡萝卜素3Kg,磷脂10Kg。实施例3第二步,甘草5Kg,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15Kg,甘露糖2.5Kg,维生素C 3Kg,褐藻胶2Kg和米糠48Kg;第三步,维生素E 5Kg,胡萝卜素4.5Kg,磷脂15Kg。实施例4为考察本专利技术的增强剂的效果,制备两种实验饲料,饲料1和饲料2:饲料1采用鱼粉、豆饼、糊精、明胶、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原料配制而成,各饲料成分均经超微粉碎后过60目筛,微量成分采用逐渐扩大混合,所有组分充分搅拌均匀后,加30%左右的水,用双螺旋挤条机制成河蟹饲料,风干后,至于-20℃冰箱中保存;饲料2在饲料1配方的基础上添加2‰的本专利技术的河蟹用免疫增强剂。详见表1。实验用蟹购自上海市浦东孙桥名特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选择附肢完整、个体均匀的健康河蟹(平均体重38.52±2.29克),随机置于0.98m×0.82m×0.55m的塑料箱中进行实验。实验设两个饲料组:第一饲料组和第二饲料组,每饲料组设三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20只蟹。进行养殖实验,第一饲料组和第二饲料组分别用饲料1和饲料2喂养,为期2个月。2个月后,取河蟹血淋巴进行非特异性免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料2的饲料效果明显优于饲料1。第二饲料组的河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指标明显提高,成活率也提高了近12%。详见表2。                  表1.两种实验饲料组成饲料不变原料(Constant    配比(Rate of raw material,Dry   ingredients)                   weight%)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该增强剂由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褐藻胶、甘草、磷脂和米糠组成,维生素C是V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E为V↓[E]醋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该增强剂由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褐藻胶、甘草、磷脂和米糠组成,维生素C是V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E为VE醋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用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该增强剂中以百分重量计的组分含量为:维生素E2.5~5%,维生素C1~3%,β-胡萝卜素0.5~4.5%,含30%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细胞壁5~15%,甘露糖1.5~2.5%,褐藻胶1~2%,甘草2~5%,磷脂5~15%,和米糠48~81.5%。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蟹用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固体原料粉碎、过筛分别将固体原料:甘草、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甘露糖、维生素C和米糠粉碎,过60目筛,备用;第二步固体原料混合将2~5份重量的甘草,5~15份重量的含30%的β-葡聚糖的面包酵母壁,1.5~2.5份重量的甘露糖,1~3份重量的维生素C,1~2份重量的褐藻胶和48~81.5份重量的米糠放入搅拌设备,搅拌至混合物均度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得固体原料混合物;第三步配制磷脂混合液将2.5~5份重量的维生素E,0.5~4.5份重量的β-胡萝卜素溶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侨刘立鹤赵云龙李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