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78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23
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属于制冷系统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罐体、上端盖及不锈钢输入、输出管,上端盖封盖于罐体端部,上端盖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不锈钢输入、输出管穿过进口和出口,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每一扩口部上插装有一铜接管,铜接管底端、扩口部和翻边部焊接固定,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第一焊剂层、扩口部、第二焊剂层和所述上端盖翻边部的五层结构,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翻边部;第二步,制作输入、输出管的扩口部;第三步,制备铜接管;第四步,分别焊接输入管和输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焊接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焊接牢固度,减少了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系统零部件制造
,尤其与一种汽液分离器的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有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液分离器是制冷系统常用的气液分离和回油装置,为防止液体冷媒直接进入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泵体而造成泵体损坏,因此通常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竖直安装一个汽液分离器,使气体冷媒和液态冷媒的分离,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目前市场上的汽液分离器一般包括罐体、上端盖、下端盖、输入管、输出管和过滤器,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封盖于罐体两端,上端盖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翻边,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穿过进口和出口伸入罐体内腔,并分别通过进口与出口处的翻边进行焊接连接,为了与制冷系统中其他部件的良好的焊接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通常为铜管,但由于铜为稀有金属材料,铜管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输出管伸入罐体内的部分为U形管,长度较长,使汽液分离器整体价格上升,没有市场竞争力; 因此一些工厂为降低成本,通过将汽液分离器内腔中的输入、输出管改成钢管,首先将作为输入、输出管的钢管与上端盖焊接,钢管出口端伸出上端盖一小段,然后在输出管的出口端部焊接铜接管,方便与制冷系统中其他部件的良好焊接,这样通过将汽液分离器的输出管由铜管改成钢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同一钢管需要多次焊接,制造工序繁琐,制造成本高,后焊接时的高温容易损坏前一次焊点,影响前一次焊点的牢固度,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引起焊接点开裂甚至脱落,影响汽液分离器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汽液分离器钢管式输入输出结构存在的钢管与上端盖的焊点在焊接制造过程中容易受损坏和制造工序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结构与汽液分离器上端盖的焊接牢固度好以及制造工序简单的汽液分离器的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罐体、上端盖、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上端盖封盖于罐体端部,上端盖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端盖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所述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每一扩口部上插装有一铜接管,使扩口部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的内壁与扩口部的外壁之间、扩口部的内壁与铜接管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第一焊剂层、扩口部、第二焊剂层和所述上端盖翻边部的五层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翻边部为外翻边,方便所述不锈钢输入、输出管从所述上端盖的底部穿装。所述的铜接管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所述扩口部的内台阶靠肩上。所述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上端盖上一次同时制成进口和出口翻边部;第二步,制备输入管和输出管的扩口部,使用扩口机对作为输入管和输出管的不锈钢管一端端部根据要求分别进行扩口 ;第三步,制备铜接管;第四步,分别焊接输入管和输出管,将扩口部一端从上端盖插入相应的上端盖翻边部,然后将铜接管插入扩口部内,同时对扩口部、上端盖的翻边部和铜接管进行焊接固定,使焊剂分别渗入翻边部的内壁与扩口部的外壁之间、扩口部的内壁与铜接管的外管壁之间并覆盖于扩口部端面周围。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端盖的翻边部和输入、输出管的扩口部以及铜接管之间同时焊接,减少了焊接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避免了多次重复焊接弓丨起的焊点损坏,提高了焊接牢固度,减少了质量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罐体3、上端盖2、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上端盖2封盖于罐体3端部,上端盖2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上端盖2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9,翻边部9为外翻边,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8,每一扩口部8上插装有一铜接管1,铜接管I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所述扩口部8的内台阶靠肩上,使扩口部8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I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8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与扩口部8的外壁之间、扩口部8的内壁与铜接管I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8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1、第一焊剂层7、扩口部8、第二焊剂层6和所述上端盖2的翻边部9的五层结构。该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上端盖2上一次同时制成进口和出口的翻边部9 ; 第二步,制备输入管5和输出管4的扩口部8,使用扩口机对作为输入管5和输出管4的不锈钢管一端端部根据要求分别进行扩口; 第三步,制备铜接管I; 第四步,分别焊接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将扩口部8 —端从上端盖2插入相应的上端盖2的翻边部9,然后将铜接管I插入扩口部8内,同时对扩口部8、上端盖2的翻边部9和铜接管I进行焊接固定,使焊剂分别渗入翻边部9的内壁与扩口部8的外壁之间、扩口部8的内壁与铜接管I的外管壁之间并覆盖于扩口部8的端面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罐体(3)、上端盖(2)、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上端盖(2)封盖于罐体(3)端部,上端盖(2)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2)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9),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8),每一扩口部(8)上插装有一铜接管(1),使扩口部(8)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1)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8)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与扩口部(8)的外壁之间、扩口部(8)的内壁与铜接管(1)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8)的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1)、第一焊剂层(7)、扩口部(8)、第二焊剂层(6)和所述上端盖(2)的翻边部(9)的五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罐体(3)、上端盖(2)、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上端盖(2 )封盖于罐体(3 )端部,上端盖(2 )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2)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9),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8 ),每一扩口部(8 )上插装有一铜接管(I),使扩口部(8 )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I)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8)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与扩口部(8)的外壁之间、扩口部(8)的内壁与铜接管(I)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8)的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I)、第一焊剂层(7)、扩口部(8)、第二焊剂层(6)和所述上端盖(2)的翻边部(9)的五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部(9)为外翻边,方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张水华丁贤斌傅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