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利用与焦炉煤气活性炭脱硫联合生产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炼焦是由煤炭经过干馏制得焦炭的过程,该过程是煤炭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工艺。在煤炭制焦炭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温焦炭(俗称红焦)进行降温,从而将红焦冷却到便于运输和储存的温度。将红焦冷却到便于运输和贮存温度的操作过程称为熄焦。焦炉煤气是在煤炭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热解气态产物,煤炭中硫在高温下生成硫化物,随焦炉煤气一起进入管道,不仅会对用户设备材质造成腐蚀和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当用做合成气时还会使催化剂中毒。湿熄焦法是直接利用水浇洒在高温红焦上降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但不能回收焦炭显热,对环境污染较大。干熄焦法是相对于湿熄焦法而言的以惰性气体为热载体,由循环风机将冷的循环气体送入红焦冷却室冷却高温焦炭,吸收焦炭热量后的循环热气导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循环气体冷却、除尘后,再经风机返回冷却室,如此循环将红焦冷却至250 V以下排出。与湿熄焦法相比,干熄焦法存在以下好处:回收红焦显热、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焦炭质量。随着能源危机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干熄焦法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现在焦化 厂煤气脱硫主要用湿法脱硫,在选用反应活性好硫容高的脱硫剂的前提下,干法脱硫效率比湿法脱硫高,现阶段对于一些对煤气中的H2S比较敏感的行业,利用湿法脱硫先将煤气中的大部分H2S脱除,然后,再利用干法脱硫对煤气中的H2S进行精脱。活性炭脱硫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很强,煤气中的H2S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熄焦余热利用与焦炉煤气活性炭脱硫,(1)干熄焦余热利用:高温焦炭与氮气在干熄炉中接触换热后去焦炭运输皮带,高温氮气依次通过一次除尘器除尘、1#余热锅炉换热后,进入焦炉煤气脱硫工段中的再生塔换热器加热饱和活性炭,换热后的氮气再到2#余热锅炉加热除氧除盐水,再到二次除尘器除尘,再经过氮气循环风机加压,一部分氮气去干熄焦炉继续换热,一部分氮气去再生塔冷却器冷却净活性炭,换热后的氮气再回到2#余热锅炉、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循环使用;(2)焦炉煤气活性炭脱硫:含硫焦炉煤气用加压机加压后,进入吸收塔与活性炭逆流接触脱硫,脱硫后的净焦煤气进入管网;活性炭从吸收塔顶部进入,吸收硫后从塔底出来,经过第一链式运输机送往再生塔再生后,从再生塔底出来到第二链式运输机上送往吸收塔循环使用;再生塔中氮气在上部的换热器中加热饱和活性炭解析硫,在再生塔下部冷却净活性炭,并作为载气输送气态硫去固态硫沉淀池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熄焦余热利用与焦炉煤气活性炭脱硫, (1)干熄焦余热利用:高温焦炭与氮气在干熄炉中接触换热后去焦炭运输皮带,高温氮气依次通过一次除尘器除尘、1#余热锅炉换热后,进入焦炉煤气脱硫工段中的再生塔换热器加热饱和活性炭,换热后的氮气再到2#余热锅炉加热除氧除盐水,再到二次除尘器除尘,再经过氮气循环风机加压,一部分氮气去干熄焦炉继续换热,一部分氮气去再生塔冷却器冷却净活性炭,换热后的氮气再回到2#余热锅炉、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循环使用; (2)焦炉煤气活性炭脱硫:含硫焦炉煤气用加压机加压后,进入吸收塔与活性炭逆流接触脱硫,脱硫后的净焦煤气进入管网;活性炭从吸收塔顶部进入,吸收硫后从塔底出来,经过第一链式运输机送往再生塔再生后,从再生塔底出来到第二链式运输机上送往吸收塔循环使用;再生塔中氮气在上部的换热器中加热饱和活性炭解析硫,在再生塔下部冷却净活性炭,并作为载气输送气态硫去固态硫沉淀池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0000C的高温焦炭从干熄炉顶部进入,80°C的氮气从干熄炉下部进入,逆流换热后焦炭降温到200°C,从干熄炉底部到焦炭运输皮带上,氮气升温到950°C从干熄炉氮气通道去往一次除尘器除尘,再去1#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降温到500°C后进入焦炉煤气脱硫工段再生塔,1#余热锅炉过热蒸汽温度达到540°C后去发电; (2)50(TC氮气进入焦炉煤气脱硫工段再生塔换热器,加热饱和活性炭后,去2#余热锅炉加热除氧除盐水,然后经二次除尘器除尘,进入循环风机加压;除氧除盐水加热后变为蒸汽进入1#余热锅炉; (3)循环风机出来的氮气温度约为80-100?,一部分氮气去往干熄炉冷却焦炭,一部分氮气去往再生塔冷却器冷却净活性炭,这部分氮气升温后与加热段出来的氮气汇合,去2#余热锅炉加热除氧除盐水,经过二次除尘器除尘,进入循环风机加压循环; (4)含硫焦炉煤气经过加压机加压到15~20kPa,从下部入口管进入到吸收塔,H2S在活性炭催化作用下氧化成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丽军,肖小华,李强,李遇春,王国鹏,杨英良,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