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20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单片机来处理电压信号并作出转换判断、利用三极管控制转换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转换输出控制电路和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元器件少、可靠判断、可靠转换的双电源控制转换电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利用单片机来处理电压信号并作出转换判断、利用三极管控制转换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转换输出控制电路和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元器件少、可靠判断、可靠转换的双电源控制转换电路。【专利说明】—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利用单片机来处理电压信号并作出转换判断、利用三极管控制转换的双电源自动转换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双电源转换控制器一种是利用互感器结合运放电路来检测电压的欠压、过压、缺相,它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占用的体积较大。另外一种虽然是利用光耦来检测电压的欠压、过压、缺相,结合555定时器以及外围模拟电路来控制转换,其缺点是光耦容易非线性,或受温度漂移后会使检测精度偏差较大而误判断,而且是模拟电路,元器件多,占用线路板面积大,发生的故障率非常高,转换输出的单信号控制易受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元器件少、可靠判断、可靠转换的双电源控制转换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常用电源欠过压信 检测电路、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转换输出控制电路和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其中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和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一致,所述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有四组限流电阻R12、R34、R56、R7,信号调节电阻R89,光耦G1,三组压敏电阻Ryl、Ry2、Ry3和电解电容Cl,其中四组限流电阻R12、R34、R56、R7中的每一个限流电阻的一端分别对应的接在常用电源的A、B、C三相和N线零线,每一个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在光耦Gl的第一脚发光管阳极上,三组压敏电阻Ryl、Ry2、Ry3分别对应的设置常用电源的A、B、C三相与N线零线之间,光耦Gl第二脚发光管阴极接N线零线,光耦Gl第三脚光敏发射极上连接信号调节电阻R89和电解电容Cl,光耦Gl第四脚光敏集电极接入电信号,电解电容Cl的正极接入单片机的I/O接口。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元器件少、可靠判断、可靠转换的双电源控制转换电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和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一致,所述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有变压器BI,整流单元D、分压电阻RIO、R11、单向二极管D5和滤波电容C2,其中变压器BI输入端连接在常用电源的A相和N线零线上,输出端接上整流单元D上,整流单元D输出接入分压电阻RlO的第一端,分压电阻RlO的第二端接在单片机的AD接口,所述分压电阻RlO的第二端上另连接有分压电阻Rl 1、单向二极管D5和滤波电容C2,其中分压电阻Rl I与滤波电容C2并联,分压电阻Rll与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单向二极管D5的负极接入电信号;所述转换输出控制电路包括有控制电机正转的分电路、控制电机反转的分电路和控制电机电源切换的分电路,控制电机正转的分电路、控制电机反转的分电路和控制电机电源切换的分电路相一致,均包括有NPN 二极管、PNP 二极管、控制电阻、继电器续流二极管和小型电磁继电器,其中NPN 二极管和PNP 二极管的发射极相互连接,PNP 二极管的集电极接地,NPN的集电极连接在继电器续流二极管和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公共端上,NPN 二极管、PNP 二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控制电阻后连接在单片机的I/O接口 ;所述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包括有集成块Ul,限流电阻R18,反馈电阻R19、R20,电解电容C3、C4、C5,无极性电容C6、C7、C8,快速开关二极管SI和绕线电感LI,其中限流电阻R18 —端接在集成块Ul的第一脚开关管Tl集电极引出端、第七脚负载峰值电流取样端和第八脚驱动管T2集电极引出端上,另一端接入电信号,第三脚定时电容ct接线端和第四脚电源地之间接有无极性电容C8,集成块Ul的第二脚开关管Tl发射极引出端和第四脚电源地之间并联有快速开关二极管S1、无极性电容C6、电解电容C5和反馈电阻R20,所述无极性电容C6和快速开关二极管SI之间连接有绕线电感LI,所述电解电容C5和反馈电阻R20之间连接有反馈电阻R19,反馈电阻R19和绕线电感LI之间接入电信号,所述反馈电阻R19和反馈电阻R20之间连接到集成块Ul的第五脚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上,所述集成块Ul的第六脚电源端上接入电信号,第六脚电源端与第四脚电源地之间接有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和无极性电容C7,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和无极性电容C7并联设置;所述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包括有集成块Ul,限流电阻R18,反馈电阻R19、R20,电解电容C3、C4、C5,无极性电容C6、C7、C8,快速开关二极管SI和绕线电感LI,其中限流电阻R18 —端接在集成块Ul的第一脚开关管Tl集电极引出端、第七脚负载峰值电流取样端和第八脚驱动管T2集电极引出端上,另一端接入电信号,第三脚定时电容ct接线端和第四脚电源地之间接有无极性电容C8,集成块Ul的第二脚开关管Tl发射极引出端和第四脚电源地之间并联有快速开关二极管S1、无极性电容C6、电解电容C5和反馈电阻R20,所述无极性电容C6和快速开关二极管SI之间连接有绕线电感LI,所述电解电容C5和反馈电阻R20之间连接有反馈电阻R19,反馈电阻R19和绕线电感LI之间接入电信号,所述反馈电阻R19和反馈电阻R20之间连接到集成块Ul的第五脚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上,所述集成块Ul的第六脚电源端上接入电信号,第六脚电源端与第四脚电源地之间接有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和无极性电容C7,电解电容C3、电解电容C4和无极性电容C7并联设置,所述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中的光耦Gl第三脚光敏发射极上连接的信号调节电阻R89分为信号调节电阻R8和R9,其中信号调节电阻R8第一端连接在光耦Gl第三脚光敏发射极上,第二端连接在单片机的I/O接口,信号调节电阻R8的第二端上连接有有信号调节电阻R9和电解电容Cl,信号调节电阻R9和电解电容Cl并联,信号调节电阻R9和电解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中的整流单元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通过进一步设置方案,是对该电路的进一步限定,使该电路工作稳定,加工方便,判断更加可靠,线路更加简单。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换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机正转的电路的分单元;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换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机反转的电路的分单元;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换输出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源转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常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备用电源欠过压信号检测电路、转换输出控制电路和单片机以及继电器电源电路,其中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和备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一致,所述常用电源缺相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有四组限流电阻R12、R34、R56、R7,信号调节电阻R89,光耦G1,三组压敏电阻Ry1、Ry2、Ry3和电解电容C1,其中四组限流电阻R12、R34、R56、R7中的每一个限流电阻的一端分别对应的接在常用电源的A、B、C三相和N线零线,每一个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在光耦G1的第一脚发光管阳极上,三组压敏电阻Ry1、Ry2、Ry3分别对应的设置常用电源的A、B、C三相与N线零线之间,光耦G1第二脚发光管阴极接N线零线,光耦G1第三脚光敏发射极上连接信号调节电阻R89和电解电容C1,光耦G1第四脚光敏集电极接入电信号,电解电容C1的正极接入单片机的I/O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孙刚王艳松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