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与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连接端、电阻R1、第二连接端、第二可控开关,第一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连接,以及通过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调光电路的照明控制装置。控制器生成的斩波信号控制额定功率较小第一可控开关的导通时间,从而控制连接在第二连接端的照明灯的亮度发生变化。加载在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的电压达到其导通电压时,额定功率较大的第二可控开关导通成为交流电流的通路,从而满足了照明灯的大功率和小功率工作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调光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与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连接端、电阻R1、第二连接端、第二可控开关,第一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连接,以及通过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1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调光电路的照明控制装置。控制器生成的斩波信号控制额定功率较小第一可控开关的导通时间,从而控制连接在第二连接端的照明灯的亮度发生变化。加载在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的电压达到其导通电压时,额定功率较大的第二可控开关导通成为交流电流的通路,从而满足了照明灯的大功率和小功率工作需求。【专利说明】调光电路及使用该调光电路的照明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光电路及使用该调光电路的照明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照明控制装置中的调光电路通常采用可控硅调节灯的亮度,通过斩波信号控制可控硅的控制端以调整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从而实现灯亮度的调节。然而,就单个可控硅而言,其工作电流和维持电流的值固定,要么较大,要么较小,因此不能同时兼容大功率和小功率的灯,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好的调光电路及使用该调光电路的照明控制装置。—种调光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连接端、电阻R1、第二连接端、第二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也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额定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额定功率。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为双向可控硅Tl,所述双向可控硅Tl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l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包括整流桥Dl及第三可控开关,所述整流桥Dl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l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l的直流正输出端及直流负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可控开关为场效应管、单向可控硅、三极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的一种。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包括整流桥D2及单向可控硅SCR,所述整流桥D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D2的直流正输出端及直流负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及阴极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阻R2,所述第一可控开关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一种照明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调光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生成的斩波信号控制额定功率较小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导通时间,从而能够控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照明灯的亮度发生变化。流经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电流同时流经所述电阻R1,当所述电阻Rl上的电压降达到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的触发电压时,额定功率较大的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导通并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为交流电流的通路,从而满足了所述照明灯的大功率和小功率工作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电路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光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图;图3为图1所不的调光电路的另一种具体电路图;图4为图1所示的调光电路的又一种具体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控制装置连接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5,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电路10的功能模块图,包括:第一可控开关100、控制信号输入端200、第一连接端300、电阻R1、第二连接端400、第二可控开关500。第一可控开关100包括三个连接端,第一可控开关100的控制端与控制信号输入端200连接,第一可控开关100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300连接,以及通过电阻Rl的与第二连接端400连接。第二可控开关500也包括三个连接端,第二可控开关500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l与第二连接端400连接,第二可控开关500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300及第二连接端400连接。第一可控开关100用于响应控制信号输入端200的电信号进行导通,第二可控开关500用于响应电阻Rl上生成的电压进行导通。具体的,可以通过选定电阻Rl的阻值来调节当流过电阻Rl两端的交流电流为预设值时第二可控开关500导通。第一可控开关100的额定功率小于第二可控开关500的额定功率。调光电路10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为第一连接端300和第二连接端400接入交流电,初始状态下,第一可控开关100和第二可控开关500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控制信号输入端200持续输出斩波信号,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00导通时间。当第一可控开关100导通时,交流电流通过第一可控开关100和电阻Rl在第一连接端300和第二连接端400之间流通。当流过第一可控开关100的交流电流较小时,流过电阻Rl的交流电流不足以转化为可以使第二可控开关500导通的电压。此时第一连接端300和第二连接端400的交流电流通过额定功率较低的第一可控开关100以及电阻Rl流通。当第一可控开关100为图2或图4中所示的双向可控硅Tl,且流过第一可控开关100的交流电流过零点时,第一可控开关500自动断开。当第一可控开关100为图3中所示的整流桥Dl和第三可控开关110时,通过控制信号输入端200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00断开,由此实现了第一可控开关100不断的导通和断开。 在所述斩波信号改变或连接在第一连接端300或第二连接端400的照明灯700的功率改变后,且当流过电阻Rl的交流电流足够转化为可以使第二可控开关500导通的电压时,第二可控开关500导通,交流电流通过额定功率较大的第二可控开关500在第一连接端300和第二连接端400之间流通。当流过第二可控开关500的交流电流过零点时,第二可控开关500自动断开,由此实现了第二可控开关500不断的导通和断开。所述斩波信号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00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不同,则流过第一可控开关100的电流就不同,从而使得通过第一连接端300流经第一可控开关100和电阻Rl到达第二连接端400的电流可由所述斩波信号来调节做相应的变化,进而实现连接在第一连接端300或第二连接端200的照明灯700的亮度发生亮暗的变化。由于第一可控开关100及第二可控开关500都有各自的额定功率和最小功率的限制,如果第一可控开关100工作的实际功率相比其额定功率较大时,容易对第一可控开关100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可控开关500的额定功率比第一可控开关100的额定功率大,外接在第一连接端300或第二连接端400上的照明灯700需要大功率工作时,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连接端、电阻R1、第二连接端、第二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也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额定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额定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元,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