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109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一像素区具有一显示区。一虚拟中心线通过显示面板的中心点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显示区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而递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区的尺寸随着远离中心而递减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显示面板在今日社会已是随处可见,并广泛的运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或平面电视之中。显示面板通常设置有多个尺寸均一化的显示区,并通过显示区发出均匀的光线,以提供使用者显示画面。一般而言,当使用者在观看显示面板时,目光主要是集中在显示面板的中央区域。因此,在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是均匀的情况下,显示面板上下两侧所呈现出的亮度将会对观看显示面板的使用者造成干扰,使得显示面板无法提供使用者较理想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的亮度分布随着远离显示面板的中心而递减。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一像素区具有一显示区,其中一虚拟中心线通过显示面板的中心点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显示区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而递减。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显示区的长度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而递减,使得显示面板可呈现出显示画面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大于上下两侧区域的亮度的显示效果,而提供使用者较理想的视觉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图2的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示意图。图3B是图2的背光模块的亮度分布示意图。图3C是图2的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示意图。图4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背光模块的上视示意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另一背光模块的上视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的相位延迟片的上视示意图。图8A是图6的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B是图6的显示装置的下侧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符号说明20、30、40:显示装置100、200、300、400:显示面板102,202:像素区104、204、204R、204L:显示区206:遮光图案层210,310,310a,410:背光模块212、312:灯箱214、316、316a:发光元件216:扩散板314:导光板318、3l8a:出光图案420:相位延迟片C:虚拟中心线DpD2:方向L、W:长度P1、P5:高度P2、P3、P4:间距RR、RL:相位延迟区S1:底面S2:出光面V:使用者【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像素区102。每一像素区102具有一显示区104。在图1中,像素区102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相同的高度P1,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像素区102也可以具有不相同的高度P1。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二方向D2上,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其中虚拟中心线C通过显示面板100的中心点且沿着与第二方向D2垂直的第一方向D1延伸。也就是,在显示区104的宽度固定时,显示区104的面积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相对邻接的显示区104以0.07%至0.1 %的比例递减。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相对邻接的显示区104以0.076%至0.098%的比例递减。在又一实施例中,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相对邻接的显示区104较佳以0.098%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显示区104的长度L可以是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连续性地递减。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区104的长度L也可以是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阶段性地比例递减。值得说明的是,当均匀的光线通过显示区104发出时,由于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使得显示面板100上的亮度分布会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也就是说,在显示区1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的情形下,显示面板100可呈现出显示画面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大于上下两侧区域的亮度的显示效果,而提供使用者较理想的视觉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例如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而显示区104可视为像素中的发光区。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0可为自发光显示面板,不需与背光模块整合而能够直接作为显示装置使用。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200及背光模块210,其中显示面板200配置于背光模块210上。另外,显示面板20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1,显示面板200与显示面板100相似,显示面板200中的像素区202及显示区204与显示面板100中对应的像素区102及显示区104相同,故在此不再重述。显示面板200与显示面板100不相同之处在于:显示面板200还包括遮光图案层206,遮光图案层206遮蔽显示面板200除了显示区204外的其他区。也就是说,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2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而对应每一像素区202的遮光图案层206的长度W会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增。值得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200搭配可提供均匀面光源的背光模块时,由于显示区204的长度L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使得显示面板200上的亮度分布会呈现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如图3A所示。也就是说,显示面板200的中心区域的出光量会大于上下两侧区域的出光量。如此一来,通过设置显示面板200,显示装置20能够呈现出显示画面的中心区域的亮度大于上下两侧区域的亮度的显示效果,而提供使用者较理想的视觉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20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并且为了清楚说明遮光图案层206与显示区204之间的关系,图2中省略绘示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其他元件,例如像素阵列基板、显示介质等。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0也可以是电泳显示面板等的其他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或者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无机发光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荧光显示面板、磷光显示面板等的自发光显示面板。当显示面板200为上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装置20不需设置背光模块210。另外,在图2中,虽然显示面板200包括八行显示区204,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上显示装置20的设计,显示面板200可包括1080行显示区204。背光模块210包括灯箱212、多个发光元件214及扩散板216。发光元件214配置于灯箱21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214可以是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周知的任一种光源。发光元件214可以是阵列排列的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或线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灯管。在图2中,发光元件214的间距P2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减。因此,与背光模块210的中心区域相比,发光元件214在背光模块210的上下两侧区域的分布较为密集。如此一来,背光模块210所提供的面光源在显示面板200上的亮度分布会随着远离虚拟中心线C而递增,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一像素区具有一显示区,一虚拟中心线通过该显示面板的中心点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该些显示区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该虚拟中心线而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07 TW 103104094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一像素区具有一显示区,一虚拟中心线通过该显示面板的中心点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该些显不区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该虚拟中心线而递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显示区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该虚拟中心线而相对邻接的该些显示区以0.07%至0.1%的比例递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显示区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远离该虚拟中心线而相对邻接的该些显示区以0.076%至0.098%的比例递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一遮光图案层,该遮光图案层遮蔽该显示面板除了该些显示区外的其他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背光模块,其中该显示面板为液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勋吴俊贤高望硕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