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并进行基于微波的加热;微波供给部,其供给微波;以及波导管构造体,其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波导管构造体具有:第1波导管,其与微波供给部连接;以及第2波导管,其通过耦合轴而耦合来自微波供给部并在第1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并且具有以向加热室放射耦合后的微波的方式开口的微波放射开口部,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具有相对于耦合轴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的第1开口和第2开口。由此,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炉等微波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在波导管构造体的构造上具有特征的微波加热装置,所述波导管构造体向利用微波进行加热的加热室传送微波。
技术介绍
作为利用微波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处理的微波加热装置的代表性的例子,存在微波炉。在微波炉中,将微波供给单元产生的微波放射到金属制的加热室的内部,通过所放射的微波,对加热室内部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作为现有的微波炉中的微波供给单元,使用了磁控管。磁控管所生成的微波经由波导管放射到加热室内部。当加热室内部的微波的电磁场分布不均匀时,不能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因此,为了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例如像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具有将圆偏振波放射到加热室内部的单一微波放射部的微波加热装置等。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301347号说明书但是,近年来,要求更均匀地进行微波加热装置中的微波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为了解决所述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微波供给部,其供给微波;加热室,其利用微波进行加热;以及波导管构造体,其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波导管构造体具有:第I波导管,其与微波供给部连接;以及第2波导管,其通过耦合轴而耦合来自微波供给部并在第I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并且具有第I开口和第2开口,所述第I开口和第2开口以向加热室放射耦合后的微波的方式开口,第I开口和第2开口相对于耦合轴分别配置于第2波导管内的微波的行进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附图说明】图1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概略剖视图,(b)是微波加热装置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I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3的(a)是实施方式I中的微波加热装置具有的波导管构造体的概略剖视图,(b)是波导管构造体中的第2波导管的概略俯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I中的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的对称性的概略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微波加热装置具有的第2波导管的概略立体图。图6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概略剖视图,(b)是微波加热装置具有的第2波导管的概略俯视图。图7的(a)是实施方式3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波导管构造体的概略剖视图,(b)是加热室内的第2波导管的概略俯视图。图8的(a)?(f)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图。图9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中的微波加热装置的概略剖视图,(b)是微波加热装置具有的波导管构造体的概略俯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4中的波导管构造体中的第2波导管的概略立体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波导管构造体的变形例的概略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I专利技术是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并进行基于微波的加热;微波供给部,其供给微波;以及波导管构造体,其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波导管构造体具有:第I波导管,其与微波供给部连接;以及第2波导管,其通过耦合轴而耦合来自微波供给部并在第I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并且具有微波放射开口部,所述微波放射开口部以向加热室放射耦合后的微波的方式开口,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具有相对于耦合轴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的第I和第2开口。由此,能够从微波放射开口部以耦合轴为中心更均匀地放射微波,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第2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专利技术中,第I和第2开口配置于关于耦合轴对称的位置。由此,能够从微波放射开口部更均匀地放射微波,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第3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2专利技术中,第I和第2开口的形状形成为以通过耦合轴的直线为中心呈线对称。由此,能够从微波放射开口部更均匀地放射微波,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第4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3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第2波导管具有在第2波导管内的微波行进方向上的两端部处开口的行波促进开口部。由此,能够使得在第2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更可靠地成为行波。另外,在第2波导管内,由于振幅变化的行波穿过微波放射部,因此能够将放射量变化的微波分散到多个部位来进行放射。由此,能够从微波放射开口部更均匀地放射微波,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第5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4专利技术中,第2波导管构成为长方体状的多面体,该长方体状的多面体在第2波导管内的微波的行进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下方开口,在第2波导管的下端形成有与微波的行进方向平行地延伸且朝向侧方突出的凸缘部。由此,尽管波导管构造体成为简单的结构,但也能够防止微波从行波促进开口部以外发生泄漏,能够更均匀地放射微波。第6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5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微波放射开口部具有放射作为圆偏振波的微波的形状的开口。由此,从微波放射部开口部放射出具有扩展度的微波,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向被加热物放射微波。第7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6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第I波导管具有微波放射开口部,该微波放射开口部以向加热室放射微波的方式开口,第I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位于比第2波导管的配置有微波放射开口部的面离加热室的底壁更远的位置。由此,能够从上面、下面、侧面均匀地对被加热物供给微波,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第8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7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第2波导管在与第I波导管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由此,能够提高微波放射开口部的配置自由度,并且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第9专利技术是特别在第I?8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多个第2波导管,并具有多个与各个第2波导管对应的耦合轴而与第I波导管连接。由此,能够更均匀地对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加热装置的实施方式1-4。另外,虽然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4的微波加热装置中对微波炉进行说明,但是微波炉只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加热装置不限定于微波炉。在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加热装置中至少包含利用了介质加热的加热装置、生垃圾处理机、或者半导体制造装置等的微波加热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1-4的具体结构,基于同样的技术思想的结构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I)图1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00的概略剖视图,图1的(b)是微波加热装置10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I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00具有:壳体101 ;形成于壳体101内部并放入被加热物102的加热室103 ;以及构成加热室103的底壁而载置被加热物102的载置部104。微波加热装置100还具有:向加热室103内供给微波的微波供给部105 ;以及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105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103的波导管构造体111。波导管构造体111配置在载置部104的下方,具有第I波导管106、第2波导管107、以及耦合轴108。第I波导管106与微波供给部105连接,对从微波供给部105供给的微波进行传送。第2波导管107以与第I波导管106相接的方式配置在第I波导管106的上方(固定于第I波导管106),并且通过稱合轴108而稱合第I波导管106内传送的微波。SP,在第I波导管106内传送的微波经由耦合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并进行基于微波的加热;微波供给部,其供给微波;以及波导管构造体,其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波导管构造体具有:第1波导管,其与微波供给部连接;以及第2波导管,其通过耦合轴而耦合来自微波供给部并在第1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并且具有微波放射开口部,所述微波放射开口部以向加热室放射耦合后的微波的方式开口,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具有相对于耦合轴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的第1开口和第2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05 JP 2013-020146;2013.06.19 JP 2013-128211.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具有: 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并进行基于微波的加热; 微波供给部,其供给微波;以及 波导管构造体,其用于将从微波供给部供给的微波传送到加热室, 波导管构造体具有--第I波导管,其与微波供给部连接;以及第2波导管,其通过耦合轴而耦合来自微波供给部并在第I波导管内传送的微波,并且具有微波放射开口部,所述微波放射开口部以向加热室放射耦合后的微波的方式开口, 第2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开口部具有相对于耦合轴配置于一侧和另一侧的第I开口和第2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第I开口和第2开口配置于关于耦合轴对称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第1开口和第2开口的形状形成为以通过耦合轴的直线为中心呈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贞平匡史,久保昌之,细川大介,吉野浩二,大森义治,国本启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