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装配复合结构(1),所述装配复合结构包括所述机动车的至少一个用于发出声波的电子声学的转换器(2)和至少一个壁元件(4),在所述壁元件(4)的后面遮蔽地装配转换器(2),其中在所述转换器(2)和所示壁元件(4)之间布置有用于影响声辐射特性的中间元件(3),并且所述中间元件(3)具有朝向所述壁元件(4)的、用于传导声波的支承面(3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在所述支承面(30)内构造至少一个凹部(31),在所述凹部(31)中所述中间元件(3)并未与所述壁元件(4)接触。以这种方式能够非常灵活地并且根据需要地影响电子声学的转换器的辐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的装配复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配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从设计工艺的理念出发,通常越来越多地在机动车的某个构件(例如保险杠挡板)之后遮蔽地装入电子声学的转换器(下面例如称为距离传感器)。这虽然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装配的距离传感器的区域中不会由于该否则可看见的距离传感器损害机动车的设计,然而同时会产生确定的功能上的缺点。即问题在于,在遮蔽地装配的情况下距离传感器必须通过机动车的壁元件发送和接收超声波,由此一方面会降低超声波的传播效率而另一方面会降低距离传感器的传感性或者灵敏性。在此,遮蔽地装配的距离传感器的辐射特性原则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方面发生一种垂直于壁兀件的表面的“直接的”声福射,另一方面发生一种以大约小于45度的角度的“间接的”声辐射,所述角度由在壁元件上产生的表面波决定。这整体上会导致这样一种辐射特性,即在大约±22的辐射角的范围内会出现在声平中的明显扰动。这种“部分的盲区”导致在应用距离传感器的情况下必须始终保证,这种所谓的盲区由相邻的距离传感器覆盖。从文献DElO 2006 034 997A1中得知一种机动车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装配复合结构。其中使用中间元件,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构造为板状并且在平面图中构造为矩形。另外还规定,所述中间元件构造为截锥体状。通过所述中间元件适宜地影响电子声学的转换器的方向性和其灵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为机动车的装配复合结构提供一种替代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够非常灵活地影响装配的距离传感器的声辐射特性或者说灵敏性。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一种装配复合结构,所述装配复合结构包括机动车的至少一个用于发出声波的电子声学的转换器和至少一个壁兀件,在所述壁兀件的后面遮蔽地装配转换器,其中在所述转换器和所述壁元件之间布置有用于影响声辐射特性的中间元件,并且所述中间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壁元件(4)的、用于传导声波的支承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在所述支承面内构造至少一个凹部,在所述凹部中所述中间元件并未与所述壁兀件接触。所谓“接触”在这里除直接的接触外还应该理解为间接的接触,其中在所述支承面和所示壁元件之间例如嵌入一粘接层。通过中间元件的这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如此形成通过距离传感器弓I入到壁元件中的声波,从而产生期望的辐射特性。特别能够使辐射特性“平滑”,也就是说在大约±22度的角度范围内提供声平的值得注意的扰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在此规定,所述支承面具有多个凹部。在此,所述凹部例如是矩形。通过所述凹部多次取消或者中断通过中间元件形成的支承区,由此在产生期望的辐射特性中进一步提高灵活性。替代地还可以考虑,在所述凹部内构造至少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所述中间元件与所述壁元件接触。在此该区域可以是圆形的或者矩形的。在凹部内构成多个这种区域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横截面形状的混合。于是多个区域例如可以构成为圆形和/或矩形。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横截面形状。当支承面和凹部在其轮廓中为矩形时,声辐射角的垂直的聚焦被证明是有利的。在装配复合结构的装配状态下所述轮廓的纵向侧面大致水平地取向。声辐射角的垂直的聚焦尤其对于作为停车辅助装置使用的距离传感器来说是被期望的。由此能够显著减少对车道表面的无意识的检测。为了改善由电子声学的转换器、中间元件和壁元件组成的装配复合结构的衰变特性,可以附加地规定,将吸收声音的物质、例如泡沫或者类似物质放入到所述中间元件的凹部或者凹部们中。此外在研究中表明,当中间元件至少部分地由阻尼元件包围时,能够有效地限制通过距离传感器产生的表面波在壁元件上的传播,其中所述阻尼元件同样平放在壁元件上(例如与其粘接)并且相对于中间元件具有一定距离。当所述阻尼元件框架状地围绕中间元件布置时,还将改善力求达到的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设计方案根据实施例十分明显,借助附图对所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示出: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复合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性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装配复合结构按照剖切线II的剖面图(纵剖面);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复合结构的、朝中间元件的支承面看的原理性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机动车的壁元件;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其中仅示出了中间元件的支承面;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如图4那样的视角的原理图;图6是第四实施例的、同样如图4那样的视角的原理图;图7是不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措施的和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措施的遮蔽装配的距离传感器的声辐射特性的示图;并且图8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复合结构的机动车。【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图1到图3。在这三副图中示出了装配复合结构1,其包括距离传感器2,所述距离传感器遮蔽地装配在机动车的、形式为保险杠挡板的壁元件4之后。也就是说从外面观察机动车看不见所述距离传感器2。所述距离传感器能够以未示出的方式产生和接收振动。在距离传感器2和壁元件4之间设置有滑块状的中间元件3,通过所述中间元件距离传感器2保持在壁元件4上。在此,中间元件3以支承面30平放在壁元件4上并且例如能够与所述壁元件粘接。然而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超声焊接或者摩擦焊接。此外可以看出,在支承面30内部设置有凹部31,在那里并未形成用于壁元件4的支承面。也就是说在凹部31的区域中,中间元件3并非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例如通过粘接层)平放在壁元件4上。支承面30和凹部31在其轮廓上分别构造为矩形(特别参见图3)。此外在附图中可以看出阻尼元件5,所述阻尼元件框架状地围绕中间元件3布置。在此,阻尼元件在其轮廓中同样构造为矩形并且以间距a围绕中间元件3布置。阻尼元件5在其一方面上以支承面50平放在壁元件4上并且同样能够与该支承面粘接。然而阻尼元件5不必一定框架状地围绕中间元件3布置。例如也可以考虑,在剖切面51上切去端部52,如果例如在该区域中几何形状的比例不需要局部的刚性提高。同样例如可以考虑产生中断53 (用虚线表示)。在图4到图6中现在可以看到中间元件6、7和8的其他实施例,所述中间元件具有与上述中间元件3类似的功能。它们的支承面的设计方案基本上是不同,所述中间元件能够以其支承面如以上描述的那样平放在壁元件上。于是中间元件6设有支承面60,在所述支承面60内构造有多个凹部61。无论是支承面60还是凹部61,其轮廓都构造为矩形。中间元件7具有支承面70,在所述支承面70内有构造凹部71。在所述凹部71内又设有多个区域72,所述区域能够构成相对于壁元件的部分支承面。支承面70、凹部71还有区域72分别在其轮廓中构造为矩形。最后中间元件8示出了一种具有支承面80的实施方式,其中与中间元件7不同,在凹部81内形成的区域82构造为圆形。也就是说无论支承面80还是区域82都可能与壁元件接触。通过区域82的圆形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几乎是点状的构造能够在凹部81内非常发散地传导产生的声波,这在不用于停车过程的距离传感器的情况下可能是被期望的。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分别附加地将吸收声音的物质、例如泡沫或者类似物质(未示出)放入到凹部31、61、71和81中,以便改善由电子声学的转换器2、中间元件3、6、7或者8和壁元件4组成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动车(9)的装配复合结构(1),所述装配复合结构包括机动车(9)的至少一个用于发出声波的电子声学的转换器(2)和至少一个壁元件(4),在所述壁元件(4)的后面遮蔽地装配转换器(2),其中在所述转换器(2)和所述壁元件(4)之间布置有用于影响声辐射特性(P)的中间元件(3、6、7、8),并且所述中间元件(3、6、7、8)具有朝向所述壁元件(4)的、用于传导声波的支承面(30、60、70、8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面(30、60、70、80)内构造至少一个凹部(31、61、71、81),在所述凹部中所述中间元件(3、6、7、8)并未与所述壁元件(4)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23 DE 102011108403.01.机动车(9)的装配复合结构(I),所述装配复合结构包括机动车(9)的至少一个用于发出声波的电子声学的转换器(2)和至少一个壁元件(4),在所述壁元件(4)的后面遮蔽地装配转换器(2),其中在所述转换器(2)和所述壁元件(4)之间布置有用于影响声辐射特性(P)的中间元件(3、6、7、8),并且所述中间元件(3、6、7、8)具有朝向所述壁元件(4)的、用于传导声波的支承面(30、60、70、8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面(30、60、70、80)内构造至少一个凹部(31、61、71、81),在所述凹部中所述中间元件(3、6、7、8)并未与所述壁元件(4)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60)具有多个凹部(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复合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普劳泽,S·马克斯,O·扎莱斯基,A·博克斯泰特,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