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692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结构、背光模组以及光量控制结构。有机发光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光电流敏感层。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应设置。有机发光层是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光电流敏感层是设置在有机发光层与第一电极之间。背光模组与有机发光结构对应设置,用以提供光线到有机发光结构。光电流敏感层是用以吸收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线而产生电流来驱动有机发光层。光量控制结构是设置在背光模组与有机发光结构之间,用以控制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线进入有机发光结构的光量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电流敏感层吸收背光源所提供的光线而产生电流用以驱动有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由于具有可不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不需背光模组以及低耗电等特性,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可能取代液晶显示器成为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主流。而在各种电致发光显示器当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为目前相对较成熟的技术。在一般的有机电致发光显不器中,由于需以电流方式驱动有机发光材料,故对于驱动组件提供电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然而,目前业界中较常见的驱动组件包括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morphous silicon TFT, a-Si TFT)与多晶娃薄膜晶体管(poly silicon TFT)。其中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具有制造工艺技术成熟以及合格率高的优点,目前仍是显示器业界中的主流。但非晶娃薄膜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偏移(threshold voltage shift)现象严重,较不适合用来驱动有机发光材料。相对地,多晶硅薄膜晶体管虽然具有较好的临界电压偏移表现,但仍需通过较复杂的补偿电路设计例如两晶体管与一电容(2T1C)搭配的电路设计来驱动有机发光材料,故仍造成对于合格率以及开口率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复杂且在大尺寸板应用时会有结晶化工艺导致结晶程度均匀性不佳的问题存在,故目前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也存在不易大面积化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利用光量控制结构控制背光源所产生的光线进入光电流敏感层的光量,进而控制光电流敏感层因吸收光线而产生的光电流大小,并借此驱动有机发光层而产生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不器,包括一有机发光结构、一背光模组以及一光量控制结构。有机发光结构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一光电流敏感层。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对应设置。有机发光层是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光电流敏感层是设置在有机发光层与第一电极之间。背光模组与有机发光结构对应设置,用以提供一光线到有机发光结构。光电流敏感层是用以吸收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线而产生一电流来驱动有机发光层。光量控制结构是设置在背光模组与有机发光结构之间,用以控制背光模组所提供的光线进入有机发光结构的光量大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显示状况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六优选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HO 有机发光结构111第一电极IllS 第一子电极112第二电极112S 第二子电极 113有机发光层114 光电流敏感层 114S 光电流敏感单元 115空穴传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有机发光结构,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对应设置;一有机发光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以及一光电流敏感层,设置在该有机发光层与该第一电极之间;一背光模组,与该有机发光结构对应设置,用以提供一光线到该有机发光结构,其中该光电流敏感层是用以吸收该光线而产生一电流来驱动该有机发光层;以及一光量控制结构,设置在该背光模组与该有机发光结构之间,用以控制该光线进入该有机发光结构的光量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有机发光结构,包括: 一第一电极; 一第二电极,与该第一电极对应设置; 一有机发光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以及 一光电流敏感层,设置在该有机发光层与该第一电极之间; 一背光模组,与该有机发光结构对应设置,用以提供一光线到该有机发光结构,其中该光电流敏感层是用以吸收该光线而产生一电流来驱动该有机发光层;以及 一光量控制结构,设置在该背光模组与该有机发光结构之间,用以控制该光线进入该有机发光结构的光量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一红外线背光模组,且该光线包括一红外线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光量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机电快门装置或一液晶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多个子像素区,且该光量控制结构具有多个子单元分别设置在该些子像素区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忠康恒达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