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包括监视器单元(11)的相机主体(1);包括摄像光学系统(L)的镜筒(2)和镜头主体(3);设置在相机主体(1)和镜头主体(3)之间且以能相对于相机主体(1)转动的方式支撑镜头主体(3)的转动部(8);安装到相机主体(1)的吸附部(12a、12b);和以能相对于相机主体(1)移动的方式与相机主体(1)连接且覆盖吸附部(12a、12b)的盖部(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主体能相对于相机主体转动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地,已提出了具有使镜头主体(摄像部)能相对于相机主体转动的机构的摄像设备。作为优点之一,该机构允许摄像设备在通常时间为平坦形状,使得该设备便于携带。作为另一优点,该机构允许当摄像部相对于相机主体转动时以诸如高角度和低角度等的各种角度进行拍摄。为了更方便地拍摄,提出了各种要求。一个例子是使用者期望将其自己拍入其所拍摄的合影中。另一个例子是使用者期望容易进行夜景拍摄。然而,使用者不希望一直携带三脚架或者其它类似的支撑工具。日本特许第4378133号公开了一种电子相机,其包括相机主体(操作部)和以能相对于相机主体以转动地方式被支撑的镜头主体(摄像部)。日本特许第4378133号中公开的电子相机通常为平坦形状,而在拍摄期间通过使其摄像部转动能够以舒适的姿势进行高角度和低角度拍摄。然而,传统的电子相机的构造要求使用并携带三脚架或者其它类似的支撑工具。这使得难以根据各种拍摄状况而容易地进行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各种拍摄状况下都能够进行容易且适当的拍摄的摄像设备。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显示单元;第二壳体,其包括摄像光学系统;转动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壳体;第一吸附部,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盖构件,其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吸附部。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的(A)至图1的(F)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设备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盖部被打开的摄像设备的图。图3A和图3B是示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进行手持拍摄的状态的图。图4是示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进行自拍的状态的图。图5A和图5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分别被安装到壁面和窗户玻璃的状态的图。图6A和图6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分别被安装到建筑物拐角和电线杆的状态的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被安装到桌子的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被安装到栏杆的状态的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首先,参照图1的(A)至图1的(F)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构造。图1的(A)至图1的(F)是从六个方向观察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外观图。图1的(A)至图1的(F)分别是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和仰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图1的(A)至图1的(F)所示的状态是摄像设备的标准形式。在标准形式中,摄像设备具有全平形状(近似长方体形状)。图2是示出盖部4相对于相机主体1打开的摄像设备的图。在图1的(A)至图1的(F)中,附图标记1表示相机主体。相机主体1构成第一壳体。在相机主体1的背面(后面),设置有显示被摄体像的监视器单元11(显示单元)。相机主体1内包括主要执行视频处理和摄像设备的功能的处理电路部(系统构造部)、电池(电源)和视频记录介质等。附图标记2表示镜筒,镜筒包括摄像透镜单元2a(摄像光学系统)、进行闪光拍摄的发光部2b等。导入被摄体像(被摄体光)的开口部形成于镜筒2。附图标记3表示镜头主体,镜头主体在平摇方向(panningdirection)上可转动地支撑镜筒2并且包括执行镜筒2的功能等的处理电路。镜筒2和镜头主体3一起构成第二壳体。在该实施方式中,镜筒2(的开口部)被构造成相对于作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的镜头主体3能够转动。图1的(A)至图1的(F)示出了镜筒2和镜头主体3的厚度实质上在相机主体1的厚度Th的范围内并且镜筒2和镜头主体3的高度实质上在相机主体1的高度Ht的范围内的状态。如上所述,图1的(A)至图1的(F)示出了整体上具有全平形状的摄像设备。镜筒2和镜头主体3(第二壳体)相对于相机主体1位于第一转动位置(由图1的(D)中的符号0°示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设备的该状态被称为标准形式。附图标记4表示盖部(盖构件),盖部被构造成能移动地(能转动地)连接到(支撑于)相机主体1,并且被构造成覆盖和保护稍后说明的吸附部。附图标记5表示电源部(电源钮),电源部将电力供给到摄像设备的各部分,附图标记6表示快门钮,附图标记7表示变焦杆。附图标记8表示转动部(第一转动部),该转动部设置在相机主体1(第一壳体)和镜头主体3(第二壳体)之间从而以能相对于镜筒2转动的方式支撑镜头主体3。附图标记9表示转动部(第二转动部),该转动部以能相对于镜头主体3转动的方式支撑镜筒2,附图标记10表示保持能相对于相机主体1开/闭的盖部的铰链部。附图标记11表示显示图像(被摄体像)的监视器单元。监视器单元11包括例如允许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转动部8被构造成能够绕着转动轴线T(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因此,转动部8的转动允许镜筒2和镜头主体3绕着第一转动轴线T沿着图1的(D)中示出的箭头方向相对于相机主体1转动180°(图1的(D)示出了转动角度是0°的状态)。如图1的(C)、图1的(D)和图1的(E)所示,转动部8(作为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的第一转动轴线)位于在监视器单元11的屏幕的竖直方向(图1的(E)所示的上下方向)上从屏幕中心O1偏移距离S1的位置(错开位置)。类似地,转动部8(作为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的第一转动轴线)位于在相机主体1的厚度方向(与监视器单元11的屏幕正交的方向)上从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O2(中心位置)偏移距离S2的位置(错开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从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到摄像透镜单元2a的中心的距离被定义为LP1,从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到盖部4的下端部的距离被定义为LP2。同样地,从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到镜头主体3的最远部(后面侧的最远部)的距离被定义为LP3,当盖部4转动180°时所观察的从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到盖部4的最远部的距离被定义为LP4。在该实施方式中,距离LP4实质上与从转动部8的转动中心到镜头主体3的最远部(前面侧的最远部)的距离相同。该构造被设计成满足如下关系:LP1>LP2并且LP3<LP4。镜筒2被构造成通过转动部9绕着转动轴线P(第二转动轴线)的转动而能沿图1的(A)中示出的箭头方向(图右侧示出的箭头)相对于镜头主体3转动±180°。盖部4被构造成通过铰链部10绕着转动轴线H(第三转动轴线)的转动而能沿图1的(A)中示出的箭头方向(图左侧示出的箭头)相对于相机主体1最大转动180°。图2示出盖部4相对于相机主体1打开的摄像设备。吸附部12a和12b(第一吸附部)被安装到相机主体1。吸附部12c(第二吸附部)被安装到盖部4。吸附部12a、12b和12c彼此上下错开使得当盖部4被完全关闭时吸附部12a和12b(第一吸附部)与吸附部12c(第二吸附部)不会彼此干涉。然而,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各吸附部均可以向左或向右错开。吸附部的数量也不受限制。附图标记1a表示形成于相机主体1的凹部。凹部1a被设置成当盖部4被关闭时用作安装到盖部4的吸附部12c的间隙部(用于容纳吸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显示单元;第二壳体,其包括摄像光学系统;转动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壳体;第一吸附部,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盖构件,其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吸附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8 JP 2013-012935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显示单元;第二壳体,其包括摄像光学系统;转动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且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二壳体;第一吸附部,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盖构件,其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吸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以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盖构件覆盖所述第一吸附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吸附部被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盖构件的第二吸附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凹部,并且所述凹部被构造成当所述盖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容纳所述第二吸附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彼此错开,使得当所述盖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不会彼此干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千冬,赤田弘司,宫胁诚,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