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健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360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它包括可伸缩的操纵连杆(1)、固定在操纵连杆(1)上的微型电机(2)、与操纵连杆(1)分体式设置的电池组(3),微型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锯(4),操纵连杆(1)上固定有用于承接干鲜果的伞状采收网(5),伞状采收网(5)位于圆盘锯(4)的下方,微型电机(2)的电源由电池组(3)提供,操纵连杆(1)上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2)的开关(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的优点,突破传统干鲜果采收操作技术和体力的要求,能轻便、高效、安全地把干鲜果从树上取下并将其收纳到一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它包括可伸缩的操纵连杆(1)、固定在操纵连杆(1)上的微型电机(2)、与操纵连杆(1)分体式设置的电池组(3),微型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锯(4),操纵连杆(1)上固定有用于承接干鲜果的伞状采收网(5),伞状采收网(5)位于圆盘锯(4)的下方,微型电机(2)的电源由电池组(3)提供,操纵连杆(1)上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2)的开关(6)。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的优点,突破传统干鲜果采收操作技术和体力的要求,能轻便、高效、安全地把干鲜果从树上取下并将其收纳到一起。【专利说明】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
技术介绍
山核桃、板栗、香榧、银杏等经济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森林生态产品,而且能够提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副产品。由于这些经济林树木,大都是高大乔木,成林挂果至盛产期,树型高大,果实成熟之后采收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山区坡地,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以来,山核桃等干果种植农户,都是靠人爬树用竹竿敲打进行果实采收,既要技术,又要体力,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干果都会出现伤人、亡人事故百起以上。因此,有人把山核桃称之为“带血”的山核桃。山核桃等干果采收,除技术性强、体力要求高等,果农采收成本逐年增加,一个熟练敲打工日工资350元以上,还要供吃供住;一个拣果工日工资也已突破150元。这种原始采收方式,已严重影响果实收入,制约着我国此类干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相关企业对采收机械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开发了相关产品,但由于设计理念继续沿用敲打方式,投入成本高、使用费用大、采收效率低,果实落地之后依然需要人工收集,果农无法承受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该机器能方便省力地完成干果采摘。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包括可伸缩的操纵连杆、固定在操纵连杆上的微型电机、与操纵连杆分体式设置的电池组,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锯,操纵连杆上固定有用于承接干鲜果的伞状采收网,伞状采收网位于圆盘锯的下方,微型电机的电源由电池组提供,操纵连杆上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的开关。作为改进,所述圆盘锯的直径为12厘米,圆盘锯的厚度为I?2毫米。作为改进,所述操纵连杆与圆盘锯所在的平面垂直。作为改进,所述开关位于操纵连杆的底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操纵连杆上固定有第一套体,第一套体外套设有第二套体,伞状采收网的背部设置若干呈辐射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与第二套体之间设置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套体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可沿着支撑架滑动实现伞状采收网的开合。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操纵连杆上纵向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第一套体设置有与螺纹孔位置与数量相应的通孔,第二套体也设置有通孔,第一套体与操纵连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套体与第一套体通过另一个螺栓固定。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杆子,其中一根杆子与伞状采收网的背部固定,另一根杆子上设置有一圈状体,连杆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在圈状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伞状采收网的底部开设有活动开口上,活动开口上连接有采收管带,活动开口的边缘设置有能挡住活动开口的遮盖片。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采收管带与所述活动开口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开口的边缘设置若干绑带,所述采收管带的端部设置若干绑带,所述遮盖片的边缘设置若干绑带,采收管带通过绑带实现与活动开口的连接或分离,遮盖片通过绑带实现对活动开口的遮挡。干鲜果包括干果和鲜果,干果包括山核桃、板栗、香榧、银杏等,鲜果包括梨、柿子、桔子等。使用时,竖立操纵连杆,将圆盘锯置于果实上方一侧的果柄处,开启电源,圆盘锯高速运转切割果柄,果柄瞬间被高速运转的锯片切断后自然落下,果实被伞状采收网接住。伞状采收网的底部有一活动开口,在采收干果时,可在活动开口处连接上采收管带,以便于果实直接滚入袋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的优点,突破传统干鲜果采收操作技术和体力的要求,能轻便、高效、安全地把干鲜果从树上取下并将其收纳到一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伞状采收网与操纵连杆呈分离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连杆与支撑架、第二套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伞状采收网的结构。图中:1、操纵连杆;2、微型电机;3、电池组;4、圆盘锯;5、伞状采收网;51、活动开口 ;52、采收管带;53、遮盖片;54、绑带;6、开关;71、第一套体;72、第二套体;73、支撑架;74、连杆;75、圈状体;8、螺纹孔;9、通孔;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包括可伸缩的操纵连杆1、固定在操纵连杆I上的微型电机2、与操纵连杆I分体式设置的电池组3,微型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锯4,操纵连杆I与圆盘锯4所在的平面垂直。圆盘锯4的直径为12厘米,圆盘锯4的厚度为I?2毫米。圆盘锯4在工作状态的转速为2000— 2500转/分钟。操纵连杆I上固定有用于承接干鲜果的伞状采收网5,伞状采收网5位于圆盘锯4的下方,微型电机2的电源由电池组3提供,操纵连杆I上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2的开关6,开关6位于操纵连杆I的底部。操纵连杆I上固定有第一套体71,第一套体71外套设有第二套体72,伞状采收网5的背部设置若干呈辐射状的支撑架73,支撑架73与第二套体72之间设置连杆74,连杆74的一端与第二套体72铰接,连杆74的另一端可沿着支撑架73滑动实现伞状采收网5的开合。操纵连杆I上纵向设置有若干螺纹孔8,第一套体71设置有与螺纹孔8位置与数量相应的通孔9,第二套体72也设置有通孔9,第一套体71与操纵连杆I之间通过螺栓10固定,第二套体72与第一套体71通过另一个螺栓10固定。如图3?5所示,支撑架7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杆子,其中一根杆子与伞状采收网5的背部固定,另一根杆子上设置有一圈状体75,连杆74的其中一个端部连接在圈状体75上。本机不仅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力效率,而且技术难度小,操作简易方便,采果时只要操作者选择适当位置,就能进行采收作业。当树型高大时,采收者可上树选择结实的树枝作依靠,进行树上作业。另一方面,本机有效地解决了果实满山滚,拣果费工又费力,采收效率达人工的5-6倍,大大提高了采收的工作效率。实施例2如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伞状采收网5的底部开设有活动开口 51上,活动开口 51上活动连接有采收管带52,采收管带52用轻质尼龙材料制成,以便于无剌果实顺势滑落,方便果农装袋运输,提高工作效率。活动开口 51的边缘设置有能挡住活动开口 51的遮盖片53。活动开口 51的边缘设置若干绑带54,采收管带52的端部设置若干绑带54,遮盖片53的边缘设置若干绑带54,采收管带52通过绑带54实现与活动开口 51的连接或分离,遮盖片53通过绑带54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干鲜果采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操纵连杆(1)、固定在操纵连杆(1)上的微型电机(2)、与操纵连杆(1)分体式设置的电池组(3),微型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盘锯(4),操纵连杆(1)上固定有用于承接干鲜果的伞状采收网(5),伞状采收网(5)位于圆盘锯(4)的下方,微型电机(2)的电源由电池组(3)提供,操纵连杆(1)上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2)的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杨倩倩张幼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