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文哲专利>正文

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9920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4:18
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水帘吸附装置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第一液槽的底部设有滴水孔;水帘吸附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第二液槽的顶部设有集水孔;第一液槽通过管路与第二液槽连通,管路上设有泵,以使第二液槽向第一液槽供液;水帘吸附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在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循环水形成水帘净化室内空气,可以有效吸附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且风阻小,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更快,能耗低。采用的水帘方式比喷头喷淋方式噪音更低,泵不需要持续保持运转,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水帘吸附装置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第一液槽的底部设有滴水孔;水帘吸附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第二液槽的顶部设有集水孔;第一液槽通过管路与第二液槽连通,管路上设有泵,以使第二液槽向第一液槽供液;水帘吸附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在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设有风扇。本技术利用循环水形成水帘净化室内空气,可以有效吸附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且风阻小,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更快,能耗低。采用的水帘方式比喷头喷淋方式噪音更低,泵不需要持续保持运转,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多采用滤网过滤空气,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可吸入小颗粒物的过滤难度较高,采用更精密的滤网后,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堵塞,清理较为麻烦,且采用滤网的方案风阻高,噪声大,更换滤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利用循环水形成水帘净化空气,噪音低,风阻小,能耗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水帘吸附装置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第一液槽的底部设有滴水孔;水帘吸附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第二液槽的顶部设有集水孔;第一液槽通过管路与第二液槽连通,管路上设有泵,以使第二液槽向第一液槽供液;水帘吸附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和第二竖向隔板,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在进风口和/或排风口设有风扇。在第一液槽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泵启停的浮球开关。管路与第二液槽的连接处还设有滤网。所述的水帘吸附装置内设有多块水平隔板,每块水平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相邻层的水平隔板的通孔交错布置。所述的第一竖向隔板下端与第二液槽的顶部连接,上端与第一液槽的底部之间留有开口 ;所述的第二竖向隔板上端与第一液槽的底部连接,下端与第二液槽之间留有开□。所述的第一竖向隔板上端与第一液槽的底部连接,下端与第二液槽的顶部之间留有开口 ;所述的第二竖向隔板下端与第二液槽的顶部连接,上端与第一液槽的底部之间留有开口。在第二竖向隔板与排风口之间还设有第三竖向隔板,第三竖向隔板的上端与第一液槽的底部连接,第三竖向隔板的下端开放。所述的泵为隔膜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利用循环水形成水帘净化室内空气,可以有效吸附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且风阻小,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更快,能耗低。采用的水 帘方式比喷头喷淋方式噪音更低,泵不需要持续保持运转,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第一液槽1,浮球开关2,风扇3,滴水孔4,水帘吸附装置5,第二液槽6,集水孔7,排风口 8,进风口 9,第一竖向隔板10,第二竖向隔板11,滤网12,泵13,管路14,排渣孔15,第三竖向隔板1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水帘吸附装置5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I,第一液槽I的底部设有滴水孔4 ;水帘吸附装置5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6,第二液槽6的顶部设有集水孔7 ;第一液槽I通过管路14与第二液槽6连通,管路14上设有泵13,以使第二液槽6向第一液槽I供液;水帘吸附装置5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 9和排风口 8,进风口 9和排风口 8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10和第二竖向隔板11,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5 ;在进风口 9和/或排风口 8设有风扇3。由此结构,启动风扇3,风从进风口 9经过水帘吸附装置5吹向排风口 8,第一液槽I中的液体经滴水孔4滴入到水帘吸附装置5中形成水帘,空气在经过水帘时,可吸入颗粒物被水帘吸附,液体经集水孔7进入到第二液槽6,然后由泵13抽入到第一液槽I中形成循环,采用水帘净化效果理想,尤其是风阻小,噪声小,使用成本低。优选的,第二液槽(6)的容积大于第一液槽(I)的容积。优化的如图1、2中,在第一液槽I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泵13启停的浮球开关2,当第一液槽I中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浮球开关2即控制泵13启动,将第二液槽6中的液体抽到第一液槽I内,当水位达到设定水位时,浮球开关2即控制泵13停止,避免泵13长时间不间断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噪音。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泵13为隔膜泵,具有噪音小,容积率高的优点。优化的如图1中,管路14与第二液槽6的连接处还设有滤网12,由此结构,避免沉渣进入循环。优化的如图1、2中,所述的水帘吸附装置5内设有多块水平隔板,每块水平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水经过通孔形成水帘从而净化经过的空气。进一步优选的,相邻层的水平隔板的通孔交错布置,由此结构,使水平隔板也可以吸附灰尘。可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第一竖向隔板10下端与第二液槽6的顶部连接,上端与第一液槽I的底部之间留有开口;所述的第二竖向隔板11上端与第一液槽I的底部连接,下端与第二液槽6之间留有开口。由此结构,空气路径与水帘的方向一致,有利于降低风阻。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相对较佳的环境中。另一可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第一竖向隔板10上端与第一液槽I的底部连接,下端与第二液槽6的顶部之间留有开口 ;所述的第二竖向隔板11下端与第二液槽6的顶部连接,上端与第一液槽I的底部之间留有开口。由此结构,空气路径与水帘的方向相反,在相冲过程中,空气与水帘充分接触并互相混合,从而有利于提高除尘净化的效果,适合于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闻的环境。进一步优选的如图2中,在第二竖向隔板11与排风口 8之间还设有第三竖向隔板16,第三竖向隔板16的上端与第一液槽I的底部连接,第三竖向隔板16的下端开放。由此结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会在第三竖向隔板16上冷凝,从而避免损坏位于排风口 8的风扇3,如果有的话。同时也避免使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权利要求】1.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水帘吸附装置(5)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1),第一液槽(I)的底部设有滴水孔(4); 水帘吸附装置(5)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6),第二液槽(6)的顶部设有集水孔(7); 第一液槽(I)通过管路(14)与第二液槽(6)连通,管路(14)上设有泵(13),以使第二液槽(6)向第一液槽(I)供液;水帘吸附装置(5 )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 9 )和排风口( 8 ),进风口( 9 )和排风口( 8 )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10)和第二竖向隔板(11),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5); 在进风口(9)和/或排风口(8)设有风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液槽(I)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泵(13)启停的浮球开关(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管路(14)与第二液槽(6)的连接处还设有滤网(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帘吸附装置(5)内设有多块水平隔板,每块水平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水帘吸附装置(5)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液槽(1),第一液槽(1)的底部设有滴水孔(4);水帘吸附装置(5)的下方设有第二液槽(6),第二液槽(6)的顶部设有集水孔(7);第一液槽(1)通过管路(14)与第二液槽(6)连通,管路(14)上设有泵(13),以使第二液槽(6)向第一液槽(1)供液;水帘吸附装置(5)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9)和排风口(8),进风口(9)和排风口(8)之间至少设有第一竖向隔板(10)和第二竖向隔板(11),以使空气必须通过水帘吸附装置(5);在进风口(9)和/或排风口(8)设有风扇(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周文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