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856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驻车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30)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并用于引导驻车拉线(40)的引导部(52),所述引导部呈螺旋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由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引导部,使得支架在对驻车拉线起固定作用和导向作用的同时,达到了结构简单的目的,省略了外接导向钢管笨重的结构,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安装时,对于空间边界要求较高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安装支架时,将驻车拉线穿过所述支架的引导部的螺旋,且所述驻车拉线与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圈存在间隙,所述驻车拉线可以在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自由旋转,提高了所述支架的抗震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车辆驻车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30)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并用于引导驻车拉线(40)的引导部(52),所述引导部呈螺旋状。本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由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引导部,使得支架在对驻车拉线起固定作用和导向作用的同时,达到了结构简单的目的,省略了外接导向钢管笨重的结构,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安装时,对于空间边界要求较高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安装支架时,将驻车拉线穿过所述支架的引导部的螺旋,且所述驻车拉线与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圈存在间隙,所述驻车拉线可以在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自由旋转,提高了所述支架的抗震性能。【专利说明】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驻车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手刹是在车辆驻车时常用的一种辅助制动器,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通常的手刹一般包括用于操纵的拉杆组件(包括导向结构)、驻车拉线支架、位于驻车拉线支架内的与拉杆组件配合连接的拉线机构,通过对拉杆组件的操作,对拉线机构进行拉动,进而实现驻车制动。如图1-2所示,在现有的车辆驻车系统中,驻车拉线支架包括固定支架10和导向钢管20。这种结构不仅笨重、结构复杂,而且安装时需要在车身上寻找固定支架20的多个固定点,如果固定点选择不当,或者车身预留的空间决定了不能选择合适的固定点,则将会导致方向拐点半径过小的问题;另外,这种结构安装时需要足够的边界空间,这就会造成在局部硬力过大,对零件造成损坏,甚至影响驻车拉线内运动拉丝的效率,进而影响整车驻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驻车拉线支架,结构复杂、笨重以及安装时需要足够的边界空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拉线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并用于引导驻车拉线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呈螺旋状。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支架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身的第一限位部和用于限制所述支架转动的第二限位部。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用于穿设螺栓的环状;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呈用于卡扣在所述车身上的限位孔内的钩状。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钩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环所在平面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引导部为由线性结构弯曲而成的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热成型弹簧钢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驻车拉线以及所述驻车拉线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引导部套设在所述驻车拉线上,所述驻车拉线上设有用于配合所引导部引导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环状,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环和所述车身上的安装孔将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呈钩状,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钩卡扣在所述车身上的限位孔内。优选地,所述车辆包括沿所述驻车拉线的延伸设置的多个所述支架。本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支架及车辆,由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引导部,使得支架在对驻车拉线起固定作用和导向作用的同时,达到了结构简单的目的,省略了外接导向钢管笨重的结构,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安装时对于空间边界要求较高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安装支架时,将驻车拉线穿过所述支架的引导部的螺旋,且所述驻车拉线与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圈存在间隙,所述驻车拉线可以在所述引导部的螺旋内自由旋转,提高了所述支架的抗震性能。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驻车拉线支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驻车拉线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支架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驻车拉线支架与驻车拉线配合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驻车拉线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驻车拉线支架与驻车拉线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支架;20:导向钢管;30:车身;31:限位孔;32:安装孔;40:驻车拉线;41:限位块;51:第二限位部;52:引导部;53:第一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远、近”是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远、近。如图3-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30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并用于引导驻车拉线40的引导部52,所述引导部52呈螺旋状。本技术提供的驻车拉线的支架,由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部以及引导部52,使得支架在对驻车拉线40起固定作用和导向作用的同时,达到了结构简单的目的,省略了外接导向钢管笨重的结构,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安装时对于空间边界要求较高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夕卜,安装支架时,将驻车拉线40穿过所述支架的引导部52的螺旋,且所述驻车拉线40与所述引导部52的螺旋内圈存在间隙,所述驻车拉线40可以在所述引导部52的螺旋内自由旋转,提高了所述支架的抗震性能。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支架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身30的第一限位部53和用于限制所述支架转动的第二限位部51。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53呈用于穿设螺栓的环状。所述第二限位部51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51呈用于卡扣在所述车身30上的限位孔31内的钩状。使用时,所述支架随驻车拉线40到位,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53的环通过安装孔32将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车身30上,所述第二限位部51的钩卡扣在所述限位孔31内,使所述支架形成走向,以此控制所述驻车拉线40的空间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51的钩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限位部53的环所在平面垂直。这样,能够使得所述支架较稳固的与所述车身30固定。为了方便安装,节约材料,所述第二限位部51、第一限位部53、引导部52为由线性结构弯曲而成的一体结构。由于所述支架可能会处于震动大的路况下,因此,所述支架通过热成型弹簧钢一体成型。这样所述驻车拉线40利用所述支架的弹性特性,很好的保证走向,又能保证固定位置,不易变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30、驻车拉线40以及上述驻车拉线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53和第二限位部51固定在所述车身30上。所述引导部52套设在所述驻车拉线40上,所述驻车拉线40上设有两个用于配合所引导部52引导的限位块41,且所述限位块41的大小应满足不能进入所述引导部52的螺旋内的条件,安装时,两个限位块41分别位于所述引导部52的螺旋的两端,防止所述引导部52沿所述驻车拉线40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块41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车拉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30)上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并用于引导驻车拉线(40)的引导部(52),所述引导部(52)呈螺旋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龙孙仁杰蒋维赵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