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凌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747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2:26
一种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转盘、数套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半成品落料工位,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包括灯丝夹、泡壳夹,灯丝夹包括固定子夹、活动子夹、弹簧,在固定子夹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藏灯脚浅槽,其特征在于在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间设置有灯脚定位工位,灯脚定位工位包括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定位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保证灯丝在灯丝夹内的位置准确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转盘、数套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半成品落料工位,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包括灯丝夹、泡壳夹,灯丝夹包括固定子夹、活动子夹、弹簧,在固定子夹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藏灯脚浅槽,其特征在于在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间设置有灯脚定位工位,灯脚定位工位包括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定位推杆。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保证灯丝在灯丝夹内的位置准确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光源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产灯泡的夹封机,都包括有上灯丝工序、上泡壳工序及夹封工序,由于上灯丝后,受操作者的影响,往往灯丝在灯丝夹内的位置有所偏差,这样,导致产品质量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灯丝在灯丝夹内的位置准确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的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由动力带动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数套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沿转盘周边的机架上设置的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半成品落料工位,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包括带有灯丝提升杆的灯丝夹、位于灯丝夹上方的泡壳夹,灯丝夹包括位于转盘内侧的带有冷却通道的固定子夹、通过转轴摆动连接在固定子夹外侧的带有冷却通道及驱动手柄的活动子夹、使活动子夹紧靠在固定子夹上的弹簧,灯丝提升杆上下穿接在在固定子夹上,在固定子夹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藏灯脚浅槽,其特别之处在于在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间设置有灯脚定位工位,灯脚定位工位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由气缸驱动的定位推杆。工作时,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动作,通过驱动驱动手柄使灯丝夹的活动子夹张开,同时,气缸驱动定位推杆斜向下前移,将藏灯脚浅槽内的灯丝脚往下推至槽底,以便准确定位灯丝。在上泡壳工位、灯脚定位工位间设置有灯丝定位工位,灯丝定位工位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前后移动装置、由第一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长程气缸及短程气缸、由长程气缸带动的一对气动开合挑钩、设置在机架上的灯丝提升杆动力驱动机构,短程气缸位于一对气动开合挑钩下面。工作时,第一前后移动机构带动长程气缸及短程气缸前移,使一对气动开合挑钩穿进灯丝的下面,然后长程气缸,长程气缸将灯丝挑到最高位,在气动带动下,一对挑钩往两边张开,灯丝提升杆动力驱动机构动作,使灯丝提升杆提升到高位,长程气缸带动张开的挑钩下移,使灯丝挂在灯丝提升杆的挂钩处,此时,在短程气缸的顶托下,张开的挑钩只下移到长程气缸行程的一半,第一前后移动机构带动长程气缸及短程气缸后移复位,短程气缸及挑钩复位,准备下次的灯丝定位工作。采用短程气缸的顶托气动开合挑钩,避免张开的挑钩下移时,碰损灯丝下面的钥片。在上泡壳工位、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间设置有泡壳定位工位,泡壳定位工位包括第二前后移动装置、由第二前后移动装置同时带动的气管定位叉和玻壳定位叉,玻壳定位叉是一中间开槽的板状物,槽的宽度大于灯脚间的宽度而小于玻壳的宽度,在机架上设置有泡壳夹驱动装置。工作时,第二前后移动装置带动气管定位叉和玻壳定位叉前行,气管定位叉卡在玻壳的细的导气管上,玻壳定位叉位于玻壳的下面,然后泡壳夹驱动装置驱动玻壳夹张开,玻壳落在玻壳定位叉上,泡壳夹驱动装置复位,第二前后移动装置复位,从而完成玻壳的定位。在上泡壳工位前设置有灯丝检测工位,灯丝检测工位包括第三前后移动装置、由第三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上下移动装置、有上下移动装置带动的灯丝检测器,灯丝检测器是一导电杆。工作时,第三前后移动装置带动上下移动装置前行,使导电杆插进灯丝的下面,然后上下移动装置带动导电杆上移,若灯丝完好,则导电杆会碰触到灯丝,否则,导电杆就不会碰触到灯丝,通过检测是否有检测电流导通来检测灯丝是否完好。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包括灯丝支架烧制机构和泡壳夹封机构,灯丝支架烧制机构包括两套支架烧制前后移动装置、由其中一套支架烧制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一个锥状物和一个火排、由另一套支架烧制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另一个锥状物和另一个火排,泡壳夹封机构包括两套泡壳烧制前后移动装置、由其中一套泡壳烧制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母夹、由一套泡壳烧制前后移动装置带动的子夹,在机架上设置有动力拨杆。工作时,火排起火,将泡壳烧红,然后,两套支架烧制前后移动装置带动两锥状物相对移动,在灯丝的下面、灯丝提升杆上端的凹口的上面压出一支架,将灯丝支撑,动力拨杆动作,将灯丝提升杆拨下来,然后两套泡壳烧制前后移动装置相对移动,通过母夹和子夹将泡壳底端夹封。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保证灯丝在灯丝夹内的位置准确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推2为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灯脚定位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灯丝定位工位示意图;图5为泡壳定位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灯丝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玻壳定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的气管定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玻壳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灯丝提取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I上的由动力带动的转盘2、设置在转盘2上的数套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3、沿转盘2周边的机架I上设置的上灯丝工位4、上泡壳工位5、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6、半成品落料工位7,如图2所示,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3包括带有灯丝提升杆8的灯丝夹9、位于灯丝夹9上方的泡壳夹10,灯丝夹9用于夹持灯丝45灯脚,灯丝提升杆8用于提升灯丝45,泡壳夹10用于夹持带有导气管46的泡壳47,在导气管46上方设置有由上下动力移动机构48带动的吹气管49,如图2、3所示,灯丝夹9包括位于转盘2内侧的带有冷却通道的固定子夹56、通过转轴57摆动连接在固定子夹56外侧的带有冷却通道及驱动手柄58的活动子夹59、使活动子夹59紧靠在固定子夹56上的弹簧60,灯丝提升杆8上下穿接在在固定子夹56上,在固定子夹5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藏灯脚浅槽61,在上灯丝工位4、上泡壳工位5间设置有灯脚定位工位62,灯脚定位工位62包括设置在机架I上的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63、设置在机架I上的气缸64、由气缸64驱动的定位推杆65。如图4所示,在上泡壳工位5、灯脚定位工位62间设置有灯丝定位工位63,灯丝定位工位63包括设置在机架I上的由气缸64带动的沿横向导轨65移动的第一前后移动装置66、由第一前后移动装置66带动的长程气缸67及短程气缸68、由长程气缸67带动沿第一前后移动装置66上的竖向导轨69移动的滑块70、设置在滑块上的一对气动开合挑钩71、设置在机架I上的灯丝提升杆动力驱动机构72,短程气缸68位于滑块70的下面。如图5所示,在上泡壳工位5、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6间设置有泡壳定位工位73,泡壳定位工位73包括由左右驱动气缸74带动的沿横向导轨75移动的第二前后移动装置76、由第二前后移动装置76带动上下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灯泡的夹封机的灯丝固定部分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由动力带动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数套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沿转盘周边的机架上设置的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灯丝和泡壳烧制夹封工位、半成品落料工位,灯丝和玻璃管夹持装置包括带有灯丝提升杆的灯丝夹、位于灯丝夹上方的泡壳夹,灯丝夹包括位于转盘内侧的带有冷却通道的固定子夹、通过转轴摆动连接在固定子夹外侧的带有冷却通道及驱动手柄的活动子夹、使活动子夹紧靠在固定子夹上的弹簧,灯丝提升杆上下穿接在在固定子夹上,在固定子夹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藏灯脚浅槽,其特征在于在上灯丝工位、上泡壳工位间设置有灯脚定位工位,灯脚定位工位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灯丝夹张开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由气缸驱动的定位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凌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