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抽芯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斜行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斜行位机构连接,控制该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的合模和开模;还包括一锁模机构;所述锁模机构设置在斜行位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以使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在合模时锁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一锁模机构,可实现在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合模时,将其锁紧。防止由于注塑所产生的反冲力,而导致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密闭性降低,从而使最终的产品产生披锋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斜抽芯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斜行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斜行位机构连接,控制该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的合模和开模;还包括一锁模机构;所述锁模机构设置在斜行位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以使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在合模时锁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使用一锁模机构,可实现在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合模时,将其锁紧。防止由于注塑所产生的反冲力,而导致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密闭性降低,从而使最终的产品产生披锋的现象。【专利说明】一种斜抽芯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抽芯模具,特别是一种带有锁模机构的斜抽芯模具。
技术介绍
当注塑产品,外形呈倒扣形状,产品中的斜孔中心轴线与模具中心线有倾斜角度,而且产品外观要求孔内不允许有分型线时,需要采用斜抽芯机构。现有的斜抽芯机构一般是采用油缸的抽芯机构来成型产品的斜孔。而现有的抽芯机构包括模具主体、斜行位、铲机和油缸;所述油缸通过铲机与斜行位连接,以控制该斜行位与模具主体进行合模和开模。然而现有的斜抽芯机构在合模注塑生产时,因注射压力大,导致斜行位产生后退,所以产品会产生披锋,因此导致最终的注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锁模机构的斜抽芯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斜抽芯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斜行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斜行位机构连接,控制该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的合模和开模;还包括一锁模机构;所述锁模机构设置在斜行位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以使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在合模时锁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使用一锁模机构,可实现在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合模时,将其锁紧。防止由于注塑所产生的反冲力,而导致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密闭性降低,从而使最终的产品产生披锋的现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设有一型腔;该模具主体上设有一与所述型腔连通的开槽;所述斜行位机构通过该开槽与模具主体合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行位机构包括一定模仁、定模斜行位和铲机;所述定模仁设置在所述开槽内,且该定模仁上设有一倾斜的滑道;该滑道的一端与模具主体的型腔连通,另一端裸露在定模仁的表面;所述定模斜行位设置在定模仁的滑道内部,且其一端与铲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铲机内部设有一内腔,且该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口 ;所述锁模机构包括油缸连接块和两滑块;所述油缸连接块设置在该铲机的内腔中,且该油缸连接块背向铲机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油缸连接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两滑块分别设置在该油缸连接块的两凹槽内,且其一端设置在该铲机的内腔开口内;所述开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铲机内腔的两开口相对的凹面;所述凹槽的底面包括第一阶面、第二阶面与第一斜面;所述凹槽中朝向动力机构的一端为后端,另一端为前端;所述第一阶面的一端与凹槽前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阶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阶面的另一端与该凹槽后端连接;所述第一阶面与凹槽开口的距离大于第二阶面与凹槽开口的距离;所述两滑块分别设置在两凹槽内部;所述两滑块位于凹槽底面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与该第一斜面倾斜度相同的斜面;在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合模时,两滑块分别位于两凹槽内部的第二阶面上,且所述两滑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开槽的凹面内;在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开模时,两滑块分别位于两凹槽内部的第一阶面上,且所述两滑块的一端处于所述开槽的凹面外。在本技术中,通过使用铲机、滑块、油缸连接块和凹面的配合,实现了在合模时锁紧;而在开模时,可自动解除锁紧的状态,使合模和开模的过程更加顺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两侧的凹面分别为弧形凹面;所述两滑块中朝向该凹面的一端分别为一弧面。进一步,通过将该凹面设定为弧形,可方便在开模时,滑块与凹面的相对移动更加顺畅,防止卡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底面还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阶面通过第二斜面与凹槽后端连接,且该第二斜面的倾斜度与第一斜面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行位机构还包括两个斜行位导向块;所述两斜行位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定模斜行位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行位机构还包括一 “T”型块;所述定模斜行位通过该“T”型块与铲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油缸和油缸座;所述油缸座固定设置在模具主体上;所述油缸设置在该油缸座上,且该油缸的活塞杆与油缸连接块连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斜抽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斜抽芯模具的整体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锁模机构的爆炸图。图5a是本技术在合模初始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在合模中间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图5c是本技术在合模结束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在开模初始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在开模中间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图6c是本技术在开模结束时刻滑块与油缸连接块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的斜抽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斜抽芯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斜行位机构2、锁模机构3和动力机构4 ;所述锁模机构3设置在斜行位机构2与动力机构4之间,且所述动力机构4通过锁模机构3与斜行位机构2连接;该动力机构4控制该斜行位机构2与模具主体I的合模和开模,且所述锁模机构3使斜行位机构2与模具主体I在合模时锁紧。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的斜抽芯模具的整体爆炸图。进一步,所述模具主体I内部设有一型腔;该模具主体I上设有一与所述型腔连通的开槽11 ;所述斜行位机构2通过该开槽11与模具主体I合模。进一步,所述斜行位机构2包括一定模仁21、定模斜行位22、铲机23、两个斜行位导向块24和”T”型块25 ;所述定模仁21设置在所述开槽11内,且该定模仁21上设有一倾斜的滑道;该滑道的一端与模具主体I的型腔连通,另一端裸露在定模仁21的表面;所述定模斜行位22设置在定模仁21的滑道内部,且其一端与铲机23连接。所述两斜行位导向块24分别设置在定模斜行位22的两侧。所述定模斜行位22通过该”T”型块25与铲机23连接。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技术的铲机2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模机构3的爆炸图。进一步,所述铲机23内部设有一内腔231,且该内腔2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口 232。所述锁模机构3包括油缸连接块31和两滑块32 ;所述油缸连接块31设置在该铲机23的内腔231中,且该油缸连接块31背向铲机23的一端与动力机构4连接;所述油缸连接块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槽321 ;所述两滑块32分别设置在该油缸连接块31的两凹槽321内,且其一端设置在该铲机23的内腔231开口 232内。进一步,所述开槽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铲机23内腔231的两开口 232相对的凹面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槽11的凹面111为弧形凹面111。具体的,所述凹槽321的底面包括第一阶面3211、第二阶面321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抽芯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斜行位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斜行位机构连接,控制该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的合模和开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模机构;所述锁模机构设置在斜行位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以使斜行位机构与模具主体在合模时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威士茂科技工业园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