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522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所述柱箍结构包括:柱箍外框及设于柱箍外框内部的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柱箍外框是由多个结构箍筋与固定柱组成,固定柱设有四根,四根固定柱每两根一组分别焊接于多个结构箍筋的外侧将多个结构箍筋串成一排,形成柱箍外框;柱箍外框上相邻两个结构箍筋间平行;第一中部箍筋及第二中部箍筋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上;多个第二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柱箍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梁柱节点箍筋绑扎不到位等问题,且适用于大型厂房、公用建筑等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提高建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所述柱箍结构包括:柱箍外框及设于柱箍外框内部的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柱箍外框是由多个结构箍筋与固定柱组成,固定柱设有四根,四根固定柱每两根一组分别焊接于多个结构箍筋的外侧将多个结构箍筋串成一排,形成柱箍外框;柱箍外框上相邻两个结构箍筋间平行;第一中部箍筋及第二中部箍筋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上;多个第二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上。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柱箍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梁柱节点箍筋绑扎不到位等问题,且适用于大型厂房、公用建筑等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提高建筑质量。【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生产要求的逐步提高,大型商场、办公写字楼、工业厂房、娱乐休闲场所等越来越多的追求大跨度、大空间效果。大空间、大跨度结构势必会带来梁截面的加大,而大截面梁、柱节点和大梁梁底钢筋、中部构造筋的绑扎已成为质量控制的软肋。现有技术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大截面梁及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困难,经常会出现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梁柱节点箍筋绑扎不到位、大梁中部构造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等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工期拖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利用该柱箍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梁柱节点箍筋绑扎不到位、大梁中部构造筋与箍筋绑扎不到位等问题,不仅方便绑扎,且适用于大型厂房、公用建筑等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提高建筑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所述柱箍结构包括:柱箍外框及设于所述柱箍外框内部的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所述柱箍外框是由多个结构箍筋与固定柱组成,所述固定柱设有四根,所述四根固定柱每两根一组分别焊接于多个结构箍筋的外侧将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串成一排,形成柱箍外框;所述柱箍外框上任意相邻两个结构箍筋平行;所述第一中部箍筋及所述第二中部箍筋均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上;所述多个第二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上;所述任一结构箍筋上的第一中部箍筋与第二中部箍筋垂直。优选的,所述结构箍筋呈矩形,所述固定柱是钢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是Φ10-14的钢筋。优选的,所述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均呈矩形。优选的,所述任一矩形的结构箍筋的相对平行的一组边上均设有两个连接点将所在的边等分成三段。优选的,所述第一中部箍筋或第二中部箍筋焊接在其所在的结构箍筋的一组相对的边上的连接点上。优选的,所述结构箍筋与固定柱之间、第一中部箍筋与结构箍筋之间、第二中部箍筋与结构箍筋之间均是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柱箍外框上的多个第一中部箍筋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柱箍外框上的多个第二中部箍筋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结构箍筋、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均是由Φ8~14的钢筋弯折--? 。本技术中所述的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制作时,首先采用4根Φ10-14的钢筋将多个结构箍筋点焊或绑扎固定成柱箍外框,相邻两个结构箍筋之间的间距根据设计结构图纸施工。成型后的柱箍外框的高度可根据施工现场柱子和大梁类型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从大梁底至楼板面,留出钢筋保护层厚度。待柱箍外框成型好后,再进行第一中部箍筋及第二中部箍筋的绑扎。本技术中第一中部箍筋与第二中部箍筋互相垂直且均设于结构箍筋的中间部位的好处是能够更好的支撑绑扎在其上的梁柱,有利于结构钢筋绑扎的稳定性及抗震性倉泛。本技术中所述的柱箍结构在工地施工时,在施工时的柱主筋安装完成后,将本技术的柱箍结构套入柱主筋,将主梁、次梁均架在该柱箍结构上进行绑扎,当主梁、次梁均绑扎牢固完成后,采用手动葫芦将梁下放至模板内。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柱箍结构施工时的流程如下:根据蓝图进行钢筋翻样等绑扎前准备工作一本技术柱箍的焊接制作一吊运至施工面一将梁架高与板面以上绑扎一放置垫块一下放钢筋梁一板筋绑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所述的柱箍结构利用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结构箍筋及固定柱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在建筑施工时,利用该柱箍结构增强了梁柱整体的承压力,且方便绑扎或焊接,不易出现现有技术中梁柱节点箍筋绑扎不到位的现象,适用于大型厂房、公用建筑等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提高建筑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柱箍外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结构箍筋、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结构箍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第一中部箍筋与第二中部箍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 一柱箍外框,10—结构箍筋,11 一固定柱,2—第一中部箍筋,3—第二中部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所述柱箍结构包括:柱箍外框I及设于柱箍外框I内部的第一中部箍筋2、第二中部箍筋3 ;柱箍外框I是由多个结构箍筋10与固定柱11组成,固定柱11设有四根,四根固定柱11每两根一组分别焊接于多个结构箍筋10的外侧将多个结构箍筋10串成一排,形成柱箍外框I ;柱箍外框I上任意相邻两个结构箍筋10平行;第一中部箍筋2及第二中部箍筋3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中部箍筋2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10上;多个第二中部箍筋2逐一固定于多个结构箍筋10上;任一结构箍筋10上的第一中部箍筋2与第二中部箍筋3垂直。本实施例中,结构箍筋10呈矩形,固定柱11是Φ 10的钢筋。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部箍筋2、第二中部箍筋3均呈矩形。本实施例中,任一矩形的结构箍筋10的相对平行的一组边上均设有两个连接点将所在的边等分成三段。第一中部箍筋2或第二中部箍筋3焊接在其所在的结构箍筋10的一组相对的边上的连接点上。本实施例中,结构箍筋10与固定柱11之间、第一中部箍筋2与结构箍筋10之间、第二中部箍筋3与结构箍筋10之间均是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柱箍外框I上的多个第一中部箍筋2相互平行且--对应。本实施例中,柱箍外框I上的多个第二中部箍筋3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结构箍筋10、第一中部箍筋2、第二中部箍筋3均是由Φ 10的钢筋弯折而成。本实施例中,结构箍筋10、第一中部箍筋2、第二中部箍筋3均是设有7个。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柱是Φ14的钢筋;结构箍筋10、第一中部箍筋2、第二中部箍筋3均是由Φ 14的钢筋弯折而成。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梁柱绑扎的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箍结构包括:柱箍外框及设于所述柱箍外框内部的第一中部箍筋、第二中部箍筋;所述柱箍外框是由多个结构箍筋与固定柱组成,所述固定柱设有四根,所述四根固定柱每两根一组分别焊接于多个结构箍筋的外侧将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串成一排,形成柱箍外框;所述柱箍外框上任意相邻两个结构箍筋平行;所述第一中部箍筋及所述第二中部箍筋均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上;所述多个第二中部箍筋逐一固定于所述多个结构箍筋上,所述任一结构箍筋上的第一中部箍筋与第二中部箍筋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松马国荣袁野倪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