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上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277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上模板,所述上模板本体包括安装面、正面与四个侧面,所述正面上设置有四个拉杆孔座,所述拉杆孔座上设置有拉杆孔,所述拉杆孔外圈均匀分布有四个螺纹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孔,所述模具定位孔外壁呈圆柱状,内壁纵断面呈阶梯状,所述上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由加热孔构成,所述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板本体上设置有机械保险杆安装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为空心箱式结构,且在多个部位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模板内设置有加热元件,能有效加工热固性塑料,板材不易发生变形且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上模板,所述上模板本体包括安装面、正面与四个侧面,所述正面上设置有四个拉杆孔座,所述拉杆孔座上设置有拉杆孔,所述拉杆孔外圈均匀分布有四个螺纹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孔,所述模具定位孔外壁呈圆柱状,内壁纵断面呈阶梯状,所述上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由加热孔构成,所述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上模板本体上设置有机械保险杆安装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为空心箱式结构,且在多个部位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本技术上模板内设置有加热元件,能有效加工热固性塑料,板材不易发生变形且节约材料。【专利说明】一种注塑模上模板
本技术涉及模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上模板。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在注射成型时上模与下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上模与下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而上模板式上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的注塑模上模主要采用等式结构,当合模时,上模的锁模力是通过拉杆螺母反向约束施加给模具的。采用等厚式结构的注塑机定模板由于其模板本体内部为实心且壁厚相等,因此很容易在铸造时产生气孔等缺陷,材质密度不均匀,材料的强度减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成本。另外,采用等厚式结构的定模板由于本身结构、材料、壁厚的影响,在锁模的时候有一定的极限挠度变形,在合模时上模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了制件的质量,容易使制件出现飞边的现象,并且模具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缩减。并且随着热固性塑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模具以及模具中的上模板都已经满足不了热固性塑料的成型要求了。在专利号为201020534132.X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定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上设置有模具安装平面,所述模板本体的中部和四角分别设置有模具定位孔与锁模油缸安装孔,所述模板本体内设置有上、下通道和左、右通道,所述上、下通道和左、右通道经锁模油缸安装孔相互连通;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流通阻力小、油压损失小、锁模力均衡、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注塑机、压铸机或其他压力机上。但是,上述设计的模具在材料上比较浪费,且在一定程度上较易发生锁模变形,另夕卜,不能针对热固性塑料进行很好地加工,热塑性注塑成型塑件的固化基本上是一个高温液相到低温固相转变的物理过程,而热固性注射塑件的固化却必须依赖于高温高压下的化学交联反应,因此模具必须加热,而上模板上也应该有相应地加热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加工热固性塑料、不易发生变形且节约材料的注塑模上模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上模板,包括上模板本体,所述上模板本体包括安装面、正面与四个侧面,所述正面上设置有四个拉杆孔座,所述拉杆孔座上设置有拉杆孔,所述拉杆孔外圈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上设置有机械保险杆安装孔,所述上模板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上模板本体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孔,所述模具定位孔为多级台阶通孔,所述模具定位孔外壁呈圆柱状,内壁纵断面呈阶梯状,所述模具定位孔由内向外直径依次增大,所述上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加热部。采用等厚式结构的注塑机定模板由于其模板本体内部为实心且壁厚相等,因此很容易在铸造时产生气孔等缺陷,材质密度不均匀,材料的强度减弱,而采用内部为空腔的结构可以避免上述的缺陷,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模具定位孔设置成台阶状可以有效地对相连接零件进行固定和卡位,限制横向以及纵向两个方向上的移动,另外由于热固性注射塑件的固化必须依赖于高温高压下的化学交联反应,而正是由于这一要求导致普通的注塑模具上模板满足不了生产要求,生产出来的制件存在缺陷,因此在上模板本体内加设一个加热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上模进行加热。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部由加热孔构成,所述加热孔沿平行于上模板本体长度方向上设置且贯穿上模板。因为上模板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所以上模板本体的空腔下端部板材比较薄,沿平行于上模板本体长度方向上设置可以避免穿过矩形槽孔,与矩形槽孔或者阶梯孔等之间形成位置干扰,当然,如果所述矩形槽孔等与加热孔位置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上模板厚度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将加热孔沿垂直于上模板本体长度方向上设置也可。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孔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长度小于加热孔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孔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模板本体上。所述加热元件可以为加热棒,也可以为电热丝,只要安全可靠即可,采用加热孔均匀分布的设置方式可以使模具加热更加均匀,生产的制件缺陷小。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定位孔左侧的拉杆孔座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阶梯孔,所述延伸部与模具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所述模具定位孔右侧设置有延伸区,所述延伸区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延伸区与模具定位孔右侧的拉杆孔座之间设置有加强肋。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定位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孔和第二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矩形槽孔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矩形槽孔与所述四个拉杆孔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肋。阶梯孔、通孔与矩形槽孔均用来与上下部件之间进行连接贯通,增加模具的稳固性,另外,在多个部位之间设置有加强肋,避免了上模板由于采用空心箱式结构而造成强度不够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加了一个加热装置,就能有效加工热固性塑料,上模板本体采用空心箱式结构,避免了实心设计,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设计合理,上模板不易发生变形,并且连接稳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塑模上模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塑模上模板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1、上模板本体;2、安装面;3、正面;4、侧面;5、拉杆孔座;6、拉杆孔;7、螺纹孔;8、机械保险杆安装孔;9、模具定位孔;10、加热孔;11、加热元件;12、阶梯孔;13、通孔;14、第一矩形槽孔;15、第二矩形槽孔;16、螺纹孔;17、加强肋;18、延伸部;19、延伸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注塑模上模板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上模板,包括上模板本体1,所述上模板本体I包括安装面2、正面3与四个侧面4,所述正面3上设置有四个拉杆孔座5,所述拉杆孔座5上设置有拉杆孔6,所述拉杆孔6外圈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孔7,所述上模板本体I上设置有机械保险杆安装孔8,所述上模板本体I内部形成有空腔,采用空心箱式结构既可以节省材料,又不会使整个上模板产生极限挠度变形,在合模时上模不容易产生弯曲变形。所述上模板本体I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孔9,所述模具定位孔9为多级台阶通孔,所述模具定位孔9外壁呈圆柱状,内壁纵断面呈阶梯状,所述模具定位孔9由内向外直径依次增大,所述上模板本体I内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由加热孔10构成,所述加热孔10沿平行于上模板本体I长度方向上设置且贯穿上模板,加热孔10内部设置有加热元件11,所述加热元件11长度小于加热孔10长度,以免影响模具的安装,另外,所述加热孔10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模板本体I上,实现均匀加热。此外,所述模具定位孔9左侧的拉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上模板,包括上模板本体,所述上模板本体包括安装面、正面与四个侧面,所述正面上设置有四个拉杆孔座,所述拉杆孔座上设置有拉杆孔,所述拉杆孔外圈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上模板本体上设置有机械保险杆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上模板本体中部设置有模具定位孔,所述模具定位孔为多级台阶通孔,所述模具定位孔外壁呈圆柱状,内壁纵断面呈阶梯状,所述模具定位孔由内向外直径依次增大,所述上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加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辰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恒源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