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123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EGR冷却器的管子用内散热片,其在促进排放气体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同时,防止由于烟尘堵塞引起的性能下降,并且在制造时容易组装。内散热片(1)用于扁平的管子,该管子安装于冷却排放气体的EGR冷却器内,并使排放气体通过,该内散热片(1)形成为将板材形成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形状并使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该内散热片(1)在每一个由一对左右侧壁包围的段(10)上将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任一者切出立起而形成有:第一突起(11),其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和第二突起(12),其配置于该第一突起(11)的下游侧,以与第一突起(11)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EGR冷却器的管子用内散热片,其在促进排放气体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同时,防止由于烟尘堵塞引起的性能下降,并且在制造时容易组装。内散热片(1)用于扁平的管子,该管子安装于冷却排放气体的EGR冷却器内,并使排放气体通过,该内散热片(1)形成为将板材形成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形状并使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该内散热片(1)在每一个由一对左右侧壁包围的段(10)上将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任一者切出立起而形成有:第一突起(11),其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和第二突起(12),其配置于该第一突起(11)的下游侧,以与第一突起(11)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专利说明】内散热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散热片,其主要收容于安装于EGR冷却器内并使排放气体通过的管子,并促进排放气体的热交换。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收容于EGR冷却器的管子内的内散热片,如图5所示,存在如下的内散热片9:将板材冲压加工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矩形波形的波板形,并且,将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此外,在用于EGR冷却器的内散热片中存在如下的内散热片:为了提高管子的散热性能,通过使内散热片的宽度方向的凹凸(以下称为散热片间距)减小,从而扩大了换热面积(专利文献I)。此外,存在如下的内散热片: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形成从错列型内散热片的上下表面向气体流路内突出的突起,通过该突起使排放气体产生紊流(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93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6456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I的构成中,当使散热片间距过小时,虽说散热性能提高,但是存在管子的截面积中的内散热片所占的比例增大而管子的通气阻力变大的问题。此外,由于管子的截面积中的内散热片所占的比例增大,所以包含于排放气体的烟尘、PM(颗粒物)等容易堆积,管子发生堵塞,有可能丧失作为换热器的功能。进而,减小散热片间距的话,则内散热片的展开长度变长,材料增加,所以导致材料成本增加。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构成中,这样的突起大多形成为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方向)具有方向性的形状,如果在制造时将内散热片前后颠倒地组装于管子,则不能发挥预定的性能。此外,由于一个一个的突起为了促进紊流而直立设置,所以伴随长期的使用,包含于排放气体的烟尘、PM容易堆积于突起,有可能发生紊流促进功能的下降、热传递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GR冷却器的管子用内散热片,其在促进排放气体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同时,不易由于烟尘堵塞而引起性能下降,并且在制造时容易组装。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法如下所述。第一专利技术为一种内散热片,其用于扁平的管子,该管子安装于冷却排放气体的EGR冷却器内并使排放气体通过,所述内散热片的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片形成为将板材形成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形状并使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所述内散热片在每一个由一对左右侧壁包围的段上将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任一者切出立起而形成有:第一突起,其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和第二突起,其配置于该第一突起的下游侧,以与第一突起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此外,第一突起“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是指包括从上游方向向左、右任一侧以小于90度大小倾斜的情况,第二突起“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是指包括从下游方向向左、右任一侧以小于90度大小倾斜的情况。第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的距离Lc为所述第一突起以及所述第二突起的高度Lh的0.5倍以上1.5倍以下。第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段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对称地形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专利技术,内散热片形成为将板材形成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形状并使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其在每个以一对左、右侧壁包围的段上,内散热片将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任一者切出立起而形成有:第一突起,其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和第二突起,其配置于该第一突起的下游侧,以与第一突起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由此,流入到段中的排放气体在第一突起处被积极地促进紊流化,在第二突起处被顺畅地向下游侧的段扩散,所以,不需要将散热片间距设置得较小,就能够提高管子的散热性能。此外,伴随EGR冷却器的使用,包含于排放气体的烟尘即使蓄积于向上游侧倾斜的第一突起的上游侧,也几乎不会堆积到向下游侧倾斜的第二突起。因此,能够抑制管子的散热性能的下降,并能够延长产品的寿命。根据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的距离Lc为所述第一突起以及所述第二突起的高度Lh的0.5倍以上1.5倍以下。通过该构成,由于被第一突起促进了紊流化后的排放气体被第二突起圆滑地扩散的乘积效应,能够同时实现管子的散热性能的提高和内散热片的成型容易性。根据第三专利技术,相对于所述段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对称地形成。通过该构成,在组装管子时,即使将内散热片前后颠倒地进行配置,也不会降低管子的散热性能,不担心在制造时的错误安装,能够稳定管子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内散热片的EGR冷却器的立体图。图2(a)为所述内散热片的局部立体图,(b)为所述内散热片的局部俯视图。图3(a)为表示所述内散热片的段内的侧面说明图,(b)为所述内散热片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所述内散热片和现有的内散热片的散热性能的比较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图5为现有内散热片的局部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散热片2:外壳3:管子4:芯部5:入口集管6:出口集管7:冷却水入口管8:冷却水出口管9:(现有的)内散热片10(10a、10b、10c、IOd):段11:第一突起12:第二突起13:烟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GR冷却器的管子用内散热片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使用该内散热片I的EGR冷却器形成有如下的芯部4:在组合一对截面为U字形的SUS (不锈钢)制的部件而成的大径筒状外壳2的内部,将多个扁平的SUS制的管子3以预定的间隔叠层。在芯部4的使管子3敞开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向管子3供给排放气体的SUS制的入口集管5和从管子3导出排放气体的SUS制的出口集管6。此外,在外壳2的入口侧下表面部,连接有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入口管7,在外壳2的出口侧上表面部连接有导出冷却水的冷却水出口管8。在该EGR冷却器的芯部4中,排放气体分支并通过多个管子3,并且冷却水流经管子3和外壳2之间的冷却水流路,排放气体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管子3是将在大致平坦的平板部的两侧端竖立设置内侧壁而成的管里件、和在大致平坦的平板部的两侧端竖立设置外接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壁而成的管表件组装而成的,形成为中空的扁平管状。管里件和管表件通过钎焊而接合。在该管子3上,在管里件以及管表件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有使平板部沿厚度方向膨出的膨出部。因此,若叠层多个管子3,则通过该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散热片,其用于扁平的管子,该管子安装于冷却排放气体的EGR冷却器内并使排放气体通过,所述内散热片的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片形成为将板材形成为沿宽度方向重复凹凸的形状并使该重复凹凸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每隔预定的长度交替地左右偏移的错列形状,所述内散热片在每一个由一对左右侧壁包围的段上将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的任一者切出立起而形成有:第一突起,其向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倾斜;和第二突起,其配置于该第一突起的下游侧,以与第一突起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向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尾哲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