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包括下托、侧封和上盖,所述下托与上盖整体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均留有形状与血液灌流器的半剖外形匹配的凹腔,下托与上盖均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侧封将下托与上盖连接在一起,使上盖翻转后可与下托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弃了以往的泡沫件的方案,而将承载用的部位均设计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这使得在保留有必要的结构刚性的同时,单薄的周壁具有很好的弹性变形量,能给位于凹腔中的血液灌流器提供充分的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包裹度高,承载安装牢靠,易于回收循环再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作为血液灌流器的承载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包括下托、侧封和上盖,所述下托与上盖整体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均留有形状与血液灌流器的半剖外形匹配的凹腔,下托与上盖均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侧封将下托与上盖连接在一起,使上盖翻转后可与下托扣合。本技术抛弃了以往的泡沫件的方案,而将承载用的部位均设计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这使得在保留有必要的结构刚性的同时,单薄的周壁具有很好的弹性变形量,能给位于凹腔中的血液灌流器提供充分的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包裹度高,承载安装牢靠,易于回收循环再生。本技术可用于作为血液灌流器的承载配件。【专利说明】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其中的血液灌流器的承载用配件。
技术介绍
血液灌流器是一种医疗用品,它常见于各血液净化中心、急诊科、肾内科、肝病科、I⑶等科室,在治疗和处理药物及毒物中毒、肝病、肾病、重症感染等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血液灌流器整体呈圆柱体状,主体为轻质的塑料圆筒,两头开口,并均设有头部具有盖嘴的端盖,盖嘴处用胶塞、盖帽等物封闭,并通过端盖以及胶圈等配件结构来将主体开口密封同时固定好位于主体开口处的网架。可见,血液灌流器是一种较脆弱的装置,它较多地方都是互相压合、旋合的结构,容易松动,故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量避震以减少破坏。所以,在未直接取用前,血液灌流器都是被置于一承载装置中,放入包装盒内运输。所述承载装置,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上下两个大小匹配的泡沫件,中间留出供血液灌流器置入的空腔,两泡沫件直接扣合即成。但这种做法一方面由于泡沫件刚度大,减震效果差,另一方面上下要用两个部件,占用的范围和体积也较大,不利于包装作业。再者,废弃的泡沫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并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包裹住血液灌流器,且减震效果优于传统的塑料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包括下托、侧封和上盖,所述下托与上盖整体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均留有形状与血液灌流器的半剖外形匹配的凹腔,下托与上盖均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侧封将下托与上盖连接在一起,使上盖翻转后可与下托扣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具有与下托的底面成角度a的第一倾斜侧端面,所述上盖亦具有与上盖顶面成角度b的第二倾斜侧端面;所述侧封整体呈直三棱柱形状,其中两直棱分别与第一倾斜侧端面的底边以及第二倾斜侧端面的底边连接,这两条直棱的面夹角分别与所述角度a和角度b互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a和角度b均为45度,所述侧封亦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托、侧封和上盖一体成型,连成一整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与上盖互为对称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侧封和上盖的周边,均布着多道紧密排列的凸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腔中,具有呈半剖圆柱状的直长段,所述直长段又具有至少一根凸条,所述凸条的凸起方向与凹腔的凹陷方向同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抛弃了以往的泡沫件的方案,而将承载用的部位均设计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这使得在保留有必要的结构刚性的同时,单薄的周壁具有很好的弹性变形量,能给位于凹腔中的血液灌流器提供充分的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包裹度高,承载安装牢靠,易于回收循环再生。本技术可用于作为血液灌流器的承载配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扣合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包括下托1、侧封2和上盖3,所述下托I与上盖3整体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均留有形状与血液灌流器的半剖外形匹配的凹腔,下托I与上盖3均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侧封2将下托I与上盖3连接在一起,使上盖3翻转后可与下托I扣合。所述薄壁抽壳构件,是指整个构件轮廓虽然呈长方体,保留有外表面起伏形状,但却为薄壁件,形如抽壳,这通过塑料模具注塑工艺能轻易实现。PET塑料可回收再生,相比传统的泡沫件更为环保。此处的侧封2除了下举的三棱柱形状,还可做成窄长条等形式,只要将下托I和上盖3连在一起即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托I具有与下托I的底面成角度a的第一倾斜侧端面,所述上盖3亦具有与上盖3顶面成角度b的第二倾斜侧端面;所述侧封2整体呈直三棱柱形状,其中两直棱分别与第一倾斜侧端面的底边以及第二倾斜侧端面的底边连接,这两条直棱的面夹角分别与所述角度a和角度b互补。也即是,下托I与上盖3的同一短边处均倾斜成楔形,一上一下地组成“〈”状,侧封2恰好填补了该“〈”状的空间,并同时将上下两部件连在一起。当然,如果整体长度相较于血液灌流器较短,则还可令侧封2剩余的一直棱附近亦留出容纳血液灌流器端部的空腔。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角度a和角度b均为45度,所述侧封2亦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下托1、侧封2和上盖3—体成型,连成一整体。这样一来,本技术的整体感观更强,并且易于制作,不管是前期的安装包装还是后期的打开取出内藏的血液灌流器后需要丢弃处理,对象也只有一个物品,轻松容易。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托I与上盖3互为对称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托1、侧封2和上盖3的周边,均布着多道紧密排列的凸棱。这些凸棱一来可加强整体结构,限制弯折方向,二来便于握持防滑,三来亦可增强美观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腔中,具有呈半剖圆柱状的直长段,所述直长段又具有至少一根凸条4,所述凸条4的凸起方向与凹腔的凹陷方向同向。实践中,所述直长段是用于与血液灌流器的圆柱形主体匹配的,而这个部分亦是易受挤压变形的地方,故设置了所述凸条4后,进一步加强薄壁件的整体抗压性能,并且也便于握持和拿取物品。当然,以上各部件命名中产生了“上”、“下”之分,但这仅为了便于描述部件的相对位置,并非代表实际操作中必然要处于下托在下、上盖在上的严格物理空间位置。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液灌流器减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1)、侧封(2)和上盖(3),所述下托(1)与上盖(3)整体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均留有形状与血液灌流器的半剖外形匹配的凹腔,下托(1)与上盖(3)均为薄壁抽壳的PET构件,侧封(2)将下托(1)与上盖(3)连接在一起,使上盖(3)翻转后可与下托(1)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明,陈日桂,陈化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