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发射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934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场发射光源,包括阴极平板、两个阳极平板及隔离体架,阴极平板包括阴极发射体结构,阴极发射体结构包括电子发射层,电子发射层的表面呈环形凸起,两个阳极平板分别对称设于阴极平板两侧,阴极平板及两个阳极平板均适配固定于隔离体架的内壁,隔离体架与阴极平板及两个阳极平板构成封闭结构。该场发射光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另,阴极平板的损坏概率降低,场发射光源稳定性增加。隔离体架与阴极平板,及阳极平板便于封装,且提高了场发射光源的真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场发射光源,包括阴极平板、两个阳极平板及隔离体架,阴极平板包括阴极发射体结构,阴极发射体结构包括电子发射层,电子发射层的表面呈环形凸起,两个阳极平板分别对称设于阴极平板两侧,阴极平板及两个阳极平板均适配固定于隔离体架的内壁,隔离体架与阴极平板及两个阳极平板构成封闭结构。该场发射光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另,阴极平板的损坏概率降低,场发射光源稳定性增加。隔离体架与阴极平板,及阳极平板便于封装,且提高了场发射光源的真空度。【专利说明】一种场发射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尤其涉及一种场发射光源。
技术介绍
场发射光源一种绿色节能照明光源,其原理是利用阴极平板上的电子发射层发射出电子束,并且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束轰击激发阳极平板上的发光层而发出均匀的可见光。在一些特殊光源应用场合中,如交通指示灯、墙壁指示灯,需要该场发射光源双面发光显示,以达到双面可观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场发射光源多为单面发光显示,通常将两个现有的场发射光源相反方向设置,以达到光源双面发光显示的目的。但是该装置需两套驱动系统以使得上述两个场发射光源发光,线路复杂,可靠性差,且成本高,不利于实际推广应用。现有场发射光源的阴极平板的电子发射层,通常是采用小块薄膜以阵列形式涂覆于玻璃基板的两侧面。然而在场发射过程中,从该小块薄膜表面垂直发射的电子束只能轰击和该小块薄膜面积相当的阳极发光层,因而出光面积较小,导致未被电子束轰击的阳极发光层形成暗区,应用于照明领域有局限性。当所述场发射光源的阴极平板的电子发射层,采用大面积的薄膜纳米材料涂覆于玻璃基板的两侧面时,在场发射过程中,薄膜纳米材料本身的电阻,和该薄膜纳米材料与玻璃基板间的接触电阻均会增加。当电流通过上述电阻时,产生的焦耳热量较大,热量积累增加损坏该阴极平板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场发射光源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简易实现双面发光显示,且出光效率较高的场发射光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场发射光源,包括阴极平板、两个阳极平板及隔离体架,所述阴极平板包括阴极发射体结构,所述阴极发射体结构包括电子发射层,所述电子发射层的表面呈环形凸起,两个所述阳极平板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阴极平板两侧,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均适配固定于所述隔离体架的内壁,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构成封闭结构。其中,所述阴极发射结构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面呈环形凸起,所述电子发射层覆盖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面上。其中,所述电子发射层为生长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面的纳米线薄膜。其中,所述电子发射层的材质为碳纳米管薄膜,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为不锈钢。其中,所述阴极平板包括阴极基板、两个阴极导电层、两个反光层及两个所述阴极发射体结构,两个所述阴极导电层分别覆盖于所述阴极基板的两表面,所述阴极导电层包括第一区域,和处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心的第二区域,所述反光层仅覆盖于所述阴极导电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上,两个所述阴极发射体结构的所述支撑部的第二侧面分别对应的固定贴合于所述阴极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其中,所述支撑部的第二侧面经银浆粘接贴合于所述阴极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其中,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二侧面呈环形。其中,所述阳极平板依次包括阳极发光层、阳极导电层及阳极基板,所述阳极导电层覆盖于所述阳极基板的内壁,所述阳极发光层覆盖于所述阳极导电层的表面,两个所述阳极平板的涂层相同,且涂层顺序关于所述阴极平板对称。其中,所述隔离体架的内壁设多条凹槽,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均适配嵌入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构成的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的真空度为lX10_5Pa。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场发射光源包括双面都含有所述电子发射层的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作为荧光屏的所述阳极平板,所述阴极平板设于两个所述阳极平板之间,通过所述电子发射层发射电子轰击分别对应所述阳极发光层从而实现光源双面显示的目的。所述场发射光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形凸起表面的所述支撑部,当在其表面覆盖上薄膜纳米材料作为所述电子发射层,垂直环形凸起表面发射的电子束以一定的分散角度轰击所述阳极发光层,轰击领域的面积与现有的平面形式的电子发射层一样大,而小面积的所述电子发射层能减小其本身的电阻,及所述电子发射层与所述阴极基板的电阻,从而减少电流流过上述电阻时的焦耳热量,增加了所述场发射光源工作的稳定性。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阳极平板易于封装,提高了所述场发射光源的真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场发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阴极平板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阴极平板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阳极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离体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隔离体架的第二视角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场发射光源100,包括阴极平板10、两个阳极平板20a、及隔离体架30。两个所述阳极平板20a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阴极平板10两侧,所述阴极平板10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20a均适配固定于所述隔离体架30的内壁,所述隔离体架30与所述阴极平板10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20a构成封闭结构。参见图2和图3,所述阴极平板10包括阴极发射体结构13a,所述阴极发射体结构13a包括电子发射层131a,所述电子发射层131a的表面呈环形凸起。所述阴极发射结构13a还包括支撑部132a,所述支撑部132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支撑部132a的第一侧面为环形凸起,所述电子发射层131a覆盖于所述支撑部132a的第一侧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132a的材质为不锈钢。具体的,所述支撑部132a呈柱状。通常采用切割法加工多个第一侧面为椭球面,第二侧面为环形面的不锈钢柱,所述椭球面由两个短半轴2_、长半轴4_、中心相距5_的半椭圆对称构成,对所述不锈钢柱进行抛光处理,超声清洗并烘干,以获取所述支撑部132a。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132a也可为普通玻璃,在所述该普通玻璃上镀金属薄膜导电层,然后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在所述金属薄膜导电层上涂覆一层纳米线薄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发射层131a为生长于所述支撑部132a的第一侧面的纳米线薄膜。具体的,所述纳米线薄膜可为碳纳米管薄膜或其他纳米薄膜。通常采用热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平板、两个阳极平板及隔离体架,所述阴极平板包括阴极发射体结构,所述阴极发射体结构包括电子发射层,所述电子发射层的表面呈环形凸起,两个所述阳极平板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阴极平板两侧,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均适配固定于所述隔离体架的内壁,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阴极平板及两个所述阳极平板构成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吴康锋陈贵堂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