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788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底盘;与底盘连接的前桥、后桥、转台和发动机;转台上安装有起重臂和配重,前桥为驱动桥,后桥为转向桥;转台靠近前桥设置,发动机靠近后桥设置;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时,起重臂朝向底盘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吊装物品处于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起重机能够带载快速行驶的同时还可以带载重物,提高了汽车起重机的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底盘;与底盘连接的前桥、后桥、转台和发动机;转台上安装有起重臂和配重,前桥为驱动桥,后桥为转向桥;转台靠近前桥设置,发动机靠近后桥设置;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时,起重臂朝向底盘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吊装物品处于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前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起重机能够带载快速行驶的同时还可以带载重物,提高了汽车起重机的搬运效率。【专利说明】汽车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的典型结构,其包括:底盘位于底盘前方的驾驶室8’,操作人员在空载运输(转场运输)和带载运输时位于驾驶室8’内;设置于底盘下方的前桥2’和后桥3’,其中前桥2’为转向桥,后桥3’为驱动桥,驱动桥也称为承重桥;设置于底盘I’上方的发动机5’和转台4’,发动机5’靠近转向桥设置并为整车提供动力,转台4’靠近承重桥设置;转台4’与底盘I’之间通过回转支承结构连接,转台4’上安装有起重臂6’和配重7’以及操作室41’。汽车起重机处于常态作业模式时,起重臂6’带载(吊装有物品)时汽车起重机保持原地不动,汽车起重机底盘I’两侧的支腿伸开以增加底盘稳定性,操作人员处于操作室41’内以操作起重臂6’绕回转支承中心做360°回旋,将吊装的物品吊高或吊远。汽车起重机的常态作业模式因起重臂6’只能原地回转,吊装物品的水平移动范围有限,当吊装物品的水平移动距离超出起重臂6’的最大回转半径时,则需要汽车起重机带载行驶(非常态作业模 式)。图1即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起重机带载行驶时的主视结构,起重臂6’朝向底盘I’的后方倾斜布置,起重臂6’臂头位于底盘I的正后方区域,操作人员位于驾驶室8’内驱动车辆,带动吊装物品移动。车辆带载行驶过程中,因操作人员不能观察到正后方吊装物品的情况,为提高带载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汽车起重机的行驶速度较低(小于2km/h),且吊装物品的重量较小,致使汽车起重机的搬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带载快速行驶的同时还可以带载重物的汽车起重机,以提高汽车起重机的搬运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起重机,包括底盘;与底盘连接的前桥、后桥、转台和发动机;转台上安装有起重臂和配重,前桥为驱动桥,后桥为转向桥;转台靠近前桥设置,发动机靠近后桥设置;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时,起重臂朝向底盘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吊装物品处于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前方。进一步地,汽车起重机处于空载行驶状态时,起重臂朝向底盘的后方水平布置。进一步地,配重和起重臂方向相反地安装在转台上。进一步地,汽车起重机处于空载行驶状态时,配重位于驾驶室上方。进一步地,底盘上方形成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位于转台与发动机之间。进一步地,起重臂为伸缩臂。进一步地,起重臂的各内侧节臂的伸缩由油缸绳排机构驱动。进一步地,驾驶室的各侧面均具有观察窗。进一步地,底盘的前部两侧设置有支腿结构。进一步地,起重臂与转台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起重机,通过改变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的驱动桥和转向桥的位置,使前桥为驱动桥,后桥为转向桥,这样,前桥可以承重,安装有起重臂和配重等重物的转台可以靠近前桥设置,将发动机布置在后桥上。因转台靠近前桥设置,带载行驶时,调整转台的位置以及起重臂的仰角,可以将起重臂朝向底盘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得吊装的物品处于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前方,驾驶室内操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吊装物品,从而提高了带载行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为汽车起重机快速带载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带载重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该汽车起重机尤其适用于需要带载行驶的工况。而且,经过实验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带载行驶速度可达5?10km/h,吊装物品重量也可大幅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起重机的主视图,且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起重机的主视图,且汽车起重机处于空载行驶状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2和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底盘1,与底盘I连接的前桥2、后桥3、转台4和发动机5,安装在转台4上的起重臂6和配重7。其中,前桥2为驱动桥(也可称为承重桥),后桥3为转向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起重机,通过改变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的驱动桥和转向桥的传统布置位置,使前桥2为驱动桥,后桥3为转向桥,这样,前桥2可以承重,安装有起重臂6和配重7等重物的转台4相应地可以靠近前桥2设置,发动机5相应地靠近后桥3设置(即将发动机5后置)。因转台4靠近前桥2设置,该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时,参见图2,调整转台4的位置以及起重臂6的仰角,可以将起重臂6朝向底盘I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吊装物品处于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8前方,这样,驾驶室8内的操作人员就可以观察到吊装物品,从而提高了带载行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为汽车起重机快速带载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带载重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该汽车起重机尤其适用于需要带载行驶的工况,可以做为带载行驶专用汽车起重机使用。而且,经过实验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汽车起重机带载行驶速度可达5?10km/h,吊装物品重量也可大幅提高。另外,通过将发动机5后置,可以增加汽车起重机前方带载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降低驾驶室8内人员听到的噪音。再来参见图3,示出了汽车起重机处于空载行驶状态时的结构。汽车起重机在远距离转场时空载行驶,空载行驶多需要在公路上行驶。如图3中可以看出,当汽车起重机空载行驶时,可以通过调整转台4的位置和起重臂6的仰角,使起重臂6朝向底盘I的后方水平布置,以避免汽车起重机超高、超宽而不符合道路行驶规则。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的起重臂6水平布置包括起重臂6与水平面形成较小倾角的情况,并不应限于绝对的水平。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汽车起重机带载行驶或者空载行驶时,起重臂6臂架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底盘I的长度方向一致。由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配重7和起重臂6方向相反地安装在转台4上,配重7在起重臂6吊载时用于平衡重心。在汽车起重机空载行驶时,转台4位置调整后,使起重臂6朝向底盘I后方的同时,配重7靠前,靠前的配重7可以增加前桥2的承重量,保证整车更好的驱动力及爬坡能力。优选地,当汽车起重机处于空载行驶状态时,配重7位于驾驶室8上方,这样,通过合理利用驾驶室8上方的空间,可以有效缩短整车空载行驶时的长度,提高整车转弯通过性。优选地,通过合理布置转台4和发动机5的位置,可以在底盘I上方形成大的储物空间11,该储物空间11位于转台4与发动机5之间,方便储物。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起重臂6为具有多节节臂的伸缩臂。起重臂的各内侧节臂的伸缩由油缸绳排机构驱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起重臂各内侧节臂的伸缩可以采用单缸臂销结构。优选地,驾驶室8的各侧面均具有观察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底盘(1);与底盘(1)连接的前桥(2)、后桥(3)、转台(4)和发动机(5);所述转台(4)上安装有起重臂(6)和配重(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2)为驱动桥,所述后桥(3)为转向桥;所述转台(4)靠近所述前桥(2)设置,所述发动机(5)靠近所述后桥(3)设置;所述汽车起重机处于带载行驶状态时,所述起重臂(6)朝向所述底盘(1)的前方倾斜布置,使吊装物品处于所述汽车起重机的驾驶室(8)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谦胜程荣国章晓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