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322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针阀设置于针阀体内,盛油腔设置于针阀和针阀体之间;针阀体具有支承面,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喷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喷油器。
技术介绍
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技术是当前提高柴油机性能和降低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具有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喷油正时控制灵活及喷油量自由调节等特点,能有效降低柴油机油耗和排放并提高动力性。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是高压共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其结构参数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压共轨系统的响应速度、喷油速率、可靠性等工作性能。现有的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主要由针阀体、针阀、紧固螺帽、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喷油器体等组成。针阀设置于针阀体内;紧固螺帽将针阀体、喷油器体紧固连接在一起,控制柱塞、控制柱塞套、量孔板、衔铁、衔铁导向体等安装于喷油器体内。量孔板设置有进油量孔和出油量孔,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现有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的基本工作过程为:高压燃油由共轨管进入电控喷油器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控制柱塞处的控制腔;另一路流向针阀处的盛油腔。当电磁阀未激励时,衔铁被衔铁弹簧压紧在阀座上。控制腔和盛油腔是连通的,内部压强相等,控制腔内高压燃油对控制柱塞产生一个向下的燃油液压力。在盛油腔内,高压燃油对针阀产生一个向上的燃油液压力,且向下的液压力大于向上的液压力。此外,针阀上方还承受回位弹簧向下的压紧力,导致针阀被紧压在针阀阀座上面,电控喷油器不喷油。当电控单元给电磁阀激励时,电磁力驱动衔铁上升,量孔板上方的球阀打开,由于量孔板的进油量孔的孔径小于出油量孔的孔径,控制腔内的压力迅速下降,控制腔内高压燃油对控制柱塞的向下的燃油液压力迅速减小,产生的压差导致针阀开始向上运动,喷油开始。喷油结束时,电磁阀断电,衔铁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落座,出油量孔关闭,燃油通过进油量孔向控制腔内充油,控制腔内压力开始上升,高压重新建立。当控制腔内产生的燃油液压力与针阀回位弹簧弹力之和大于盛油腔产生的向上的燃油液压力时,控制柱塞和针阀开始一起向下运动,直至针阀落座,喷油结束。可以看到,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在工作工程中,针阀受到控制腔和盛油腔内液压力、弹簧力、偶件间隙摩擦力等多个复杂外力的共同作用;此外,针阀体、喷油器体等零件受紧固螺帽与喷油器体间的螺纹力压紧在喷油器体上,针阀体还同时受到紧固螺帽与喷油器体螺纹连接产生的压紧力等。一般来说,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要实现高压下精确、稳定的喷射控制,针阀的运动稳定性至关重要,而在上述多种外力作用下,针阀体内腔会产生变形,从而加大针阀体与针阀的径向摩擦,影响电控喷油器性能。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能够有效减小电控喷油器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柴油机喷油器,能够有效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构成针阀偶件,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针阀体内,所述盛油腔设置于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所述针阀体具有支承面,所述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所述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进一步地,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其中,所述针阀导向直径与针阀体中孔导向直径相等。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盛油腔的顶面上方的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间隙的宽度为0.1?3mm,所述径向间隙的高度为0.5?8mm。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盛油腔的底面下方的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面处,设有径向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间隙为0.3?2mm。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喷油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械喷油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喷油器。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盛油腔的位置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可有效减少位于配合密封面上方的针阀体的中孔变形量,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闻针阀的运动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位于盛油腔下方的针阀体与针阀精密配合段设有径向间隙,可避免针阀或针阀体的径向变形弓I入的喷油器针阀偶件的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控制的精度和运动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喷油器易于实现,并且适用于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和机械喷油器,具有普适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的喷油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针阀体与针阀组合体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针阀体与针阀组合体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喷油器,包括针阀1、针阀体2、紧固螺帽3和盛油腔4等。针阀1、针阀体2构成针阀偶件,针阀I通过精密配合设置于针阀体2内,针阀体2具有支承面201,紧固螺帽3具有凸出部301,针阀体2的支承面201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3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盛油腔4设置于针阀I和针阀体2之间。将针阀体2的支承面201和紧固螺帽3的凸出部301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设定为LI,将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平面设定为L2。在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的平面L2不高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I的情况下,使得盛油腔4尽量接近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较佳地,盛油腔4的顶面所在的平面L2可以与针阀体2和紧固螺帽3形成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I共面。进一步,专利技术人在针对喷油器的安装固定时,发现密封面所在的平面LI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针阀体中孔导向段在平面LI以上部位有向内收缩的趋势,这种变形趋势会导致针阀体中孔与针阀之间的间隙有缩小的趋势,从而造成针阀偶件滑动性不佳(运动阻滞),导致喷射控制特性不稳定。为了减少这种变形带来的影响,专利技术人进一步提出,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较佳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针阀体和紧固螺帽形成的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使得针阀体导向段远离受力区域,中孔变形量减小,从而对滑动性的影响也得以减小。其中,针阀导向直径与针阀体中孔导向直径相等。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盛油腔4在针阀I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使得盛油腔4、针阀体2与针阀I精密配合段尽量靠近针阀体2与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面、甚至高于针阀体2与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面,从而能够尽量避免外界作用力带来对该处盛油腔和针阀体的内腔变形;进而减小喷油器针阀偶件所受径向摩擦力,提高针阀的运动稳定性。进一步,如图2所示,当盛油腔4在针阀I与针阀体2之间的位置上移(远离喷孔一端)后,在设于盛油腔4的底面下方(靠近喷孔一端)的针阀I与针阀体2的精密配合面处增设一段径向间隙,保证针阀体2与针阀I在紧固螺帽3的配合密封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针阀体内,所述盛油腔设置于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所述针阀体具有支承面,所述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所述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4 CN 201310511636.81.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阀、针阀体、紧固螺帽和盛油腔;所述针阀设置于所述针阀体内,所述盛油腔设置于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体之间;所述针阀体具有支承面,所述紧固螺帽具有凸出部;所述针阀体的支承面的环形下表面与紧固螺帽的凸出部的环形上表面贴合,形成配合密封面;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油腔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针阀体和所述紧固螺帽形成的所述配合密封面至少两倍针阀导向直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励逊张睿徐建新张华兵方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