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顺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215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其包括内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内接头本体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进水口上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接头本体的内腔设有通流孔;所述内接头还包括塞套、导向杆和活塞,所述塞套活动套设在内接头本体内腔的出水口,塞套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塞套朝向螺母的一端面设有凸圈,塞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壁,套壁末端与内接头本体的内腔壁形成密封;所述导向杆穿设塞套轴心处的导向孔,并与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为锥形部,锥形部的大头端朝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锥形部穿设通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通过旋转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就可以对内接头的水截止和水导通状态进行切换,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
技术介绍
管件内接头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现有的内接头只是用来连接两个公称通径相同的内螺纹管件,内接头没有其他任何功能,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包括内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内接头本体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进水口上的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接头本体的内腔设有通流孔;所述内接头还包括塞套、导向杆和活塞,所述塞套活动套设在内接头本体内腔的出水口,塞套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塞套朝向螺母的一端面设有凸圈,塞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壁,套壁末端与内接头本体的内腔壁形成密封;所述导向杆穿设塞套轴心处的导向孔,并与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为锥形部,锥形部的大头端朝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锥形部穿设通流孔;所述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靠近时,螺母内的密封垫顶压塞套一端面的凸圈,塞套向内接头本体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顶压活塞的底面,带动活塞的锥形部与通流孔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打开;所述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远离时,活塞的锥形部顶面在进水管的水压作用下与通流孔的孔壁贴合,将通流孔关闭。所述内接头本体内腔的进水口固定有集水板,集水板上设有集水通孔。水流经过集水板上的集水通孔时,水流截面变小,水流速度加大,因此具有集水的功能。所述锥形部的大头端外侧均布有三个以上可沿内接头本体内腔壁滑行的导向块。活塞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块可以起到限制锥形部晃动的功能。所述导向杆设有塞套,设有的长度为3_5mm。这样方便用户抓取导向杆,当内接头本体内部的水垢将通流孔堵住时,通过抓取导向杆,振捣几下,就可以将通流孔导通。所述导向杆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内接头本体、塞套、活塞和集水板的材质均为塑料。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靠近时,螺母内的密封垫顶压塞套一端面的凸圈,塞套向内接头本体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顶压活塞,带动活塞的锥形部与通流孔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打开,内接头处于水导通状态。当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远离时,活塞的锥形部顶端在进水管的水压作用下与通流孔的孔壁贴合,将通流孔关闭,内接头处于水截止状态。本专利技术只要通过旋转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就可以对内接头的水截止和水导通状态进行切换,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接头水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接头水截止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接头本体1,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内接头本体I的出水端与出水管2的进水口上的螺母21螺纹连接,所述内接头本体I的内腔设有通流孔11 ;所述内接头还包括塞套3、导向杆4和活塞5,所述塞套3活动套设在内接头本体I内腔的出水口,塞套3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塞套3朝向螺母21的一端面设有凸圈31,塞套3的另一端设有套壁32,套壁32末端与内接头本体I的内腔壁形成密封;所述导向杆4穿设塞套3轴心处的导向孔,并与活塞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另一端为锥形部51,锥形部51的大头端朝向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锥形部51穿设通流孔11 ;所述出水管2进水口的螺母21向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旋转靠近时,螺母21内的密封垫22顶压塞套3 —端面的凸圈31,塞套3向内接头本体I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3顶压活塞5的底面,带动活塞5的锥形部51与通流孔11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11打开;所述出水管2进水口的螺母21向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旋转远离时,活塞5的锥形部51顶面在进水管的水压作用下与通流孔11的孔壁贴合,将通流孔11关闭。所述内接头本体I内腔的进水口固定有集水板6,集水板6上设有集水通孔。水流经过集水板6上的集水通孔时,水流截面变小,水流速度加大,因此具有集水的功能。所述锥形部51的大头端外侧均布有三个以上可沿内接头本体I内腔壁滑行的导向块52。活塞5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块52可以起到限制锥形部51晃动的功能。所述导向杆4设有塞套3,设有的长度为3-5_。这样方便用户抓取导向杆4,当内接头本体I内部的水垢将通流孔11堵住时,通过抓取导向杆4,振捣几下,就可以将通流孔11导通。所述导向杆4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内接头本体1、塞套3、活塞5和集水板6的材质均为塑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要打开内接头的水流通功能时,如图2所示,将出水管2进水口的螺母21向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旋转靠近,螺母21内的密封垫22顶压塞套3 —端面的凸圈31,塞套3向内接头本体I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3顶压活塞5的底面,带动活塞5的锥形部51与通流孔11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11打开,内接头处于水导通状态。当要关闭内接头的水流通功能时,如图1所示,将出水管2进水口的螺母21向内接头本体I的进水端旋转远离,活塞5的锥形部51在进水管的水压作用下,与通流孔11的孔壁紧密贴合,通流孔11处于关闭状态,因而内接头处于水截止状态。另外,要说明的是,内接头在开启的状态时,内接头出水端连接的终端设备要处于开启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包括内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内接头本体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进水口上的螺母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头本体的内腔设有通流孔;所述内接头还包括塞套、导向杆和活塞,所述塞套活动套设在内接头本体内腔的出水口,塞套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塞套朝向螺母的一端面设有凸圈,塞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壁,套壁末端与内接头本体的内腔壁形成密封;所述导向杆穿设塞套轴心处的导向孔,并与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为锥形部,锥形部的大头端朝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锥形部穿设通流孔;所述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靠近时,螺母内的密封垫顶压塞套一端面的凸圈,塞套向内接头本体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顶压活塞的底面,带动活塞的锥形部与通流孔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打开;所述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远离时,活塞的锥形部顶面在进水管的水压作用下与通流孔的孔壁贴合,将通流孔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开关功能的内接头,包括内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内接头本体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的进水口上的螺母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头本体的内腔设有通流孔;所述内接头还包括塞套、导向杆和活塞,所述塞套活动套设在内接头本体内腔的出水口,塞套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塞套朝向螺母的一端面设有凸圈,塞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壁,套壁末端与内接头本体的内腔壁形成密封;所述导向杆穿设塞套轴心处的导向孔,并与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为锥形部,锥形部的大头端朝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锥形部穿设通流孔;所述出水管进水口的螺母向内接头本体的进水端旋转靠近时,螺母内的密封垫顶压塞套一端面的凸圈,塞套向内接头本体进水端方向移动,塞套顶压活塞的底面,带动活塞的锥形部与通流孔的孔壁分离,将通流孔打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梅
申请(专利权)人:林顺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