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盒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包括盒体及其内腔侧壁和底面,在盒体内腔侧壁的表面上至少开有二个凹槽。该盛放盒通过在盒体内壁上分布设置槽口,将印泥边缘的一部分嵌入到槽口内部,以将盒体与干燥后的印泥固定结合成一体,其优点是,便于储藏、携带,制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印泥盛放盒,一般是既起到储藏或携带的作用,又起到装饰的作用,通常的结构是一种呈凹形的盒体,印泥则盛放在凹形的空间内,盒体表面也可以设置盒盖,也可以不设置盒盖。此类结构的缺点是,印泥在干燥了以后会收缩,作为储藏或携带时,印泥及其表面的印记容易因为与盒体内壁碰撞而损坏,作为装饰使用时,由于印泥的干燥和收缩,极易从盒体内脱落,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该盛放盒通过在盒体内壁上分布设置槽口,将印泥边缘的一部分嵌入到槽口内部,以将盒体与干燥后的印泥固定结合成一体。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包括盒体及其内腔侧壁和底面,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内腔侧壁的表面上至少开有二个凹槽。所述至少开有二个凹槽可以指的是二到五个。所述的至少二个凹槽在侧壁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的凹槽断面形状为矩形、或者为马蹄形、或者为三角形。本技术的优点是,便于储藏、携带,制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附图概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凹槽断面形状为矩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凹槽断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凹槽断面形状为倒三角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凹槽断面形状为的马蹄形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5所示,标号1-5分别表示盒体内腔侧壁1、盒体底面2、矩形凹槽3、马蹄形凹槽4、三角形凹槽5。本实施例的印泥盛放盒,包括盒体内腔侧壁1、盒体底面2,其中在盒体内腔侧壁1的表面上有四处开有矩形凹槽3,且位于四处的矩形凹槽3均匀分布。上述的矩形凹槽3也可以采用三角形凹槽5代替,见图2;也可以采用马蹄形凹槽4代替。本实施例凹槽的分布可以在同一平面内,也可以沿侧壁1的内表面分散设置,而不局限与同一平面内,设置的数量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因此凹槽的分布方式和数量的确定,以能够将干燥后印泥与盒体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即可。通常印泥的收缩率在1%-15%之间,收缩率的大小取决于印泥本身的质量,凹槽深度和宽度的选择取决于印泥的收缩率,对于收缩率大的印泥,凹槽的深度要大一些,对于收缩率小的印泥,相对凹槽的的深度可以小一些,在上述实施例中凹槽深度和宽度选择2-5mm。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印泥放在盒体内腔中,并将其与凹槽接近处的边缘部分压入到凹槽内部,印泥就被整体固定在盒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包括盒体及其内腔侧壁和底面,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内腔侧壁的表面上至少开有二个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开有二个凹槽指的是二到五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二个凹槽在侧壁表面上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断面形状为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断面形状为马蹄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断面形状为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包装盒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其包括盒体及其内腔侧壁和底面,在盒体内腔侧壁的表面上至少开有二个凹槽。该盛放盒通过在盒体内壁上分布设置槽口,将印泥边缘的一部分嵌入到槽口内部,以将盒体与干燥后的印泥固定结合成一体,其优点是,便于储藏、携带,制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文档编号B41K1/54GK2866152SQ20052004691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倪明华 申请人:倪明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槽口的印泥盛放盒,包括盒体及其内腔侧壁和底面,其特征在于,在盒体内腔侧壁的表面上至少开有二个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倪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