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856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上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设有定子支架,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设有定子,所述的定子外部设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它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装配简单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上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设有定子支架,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设有定子,所述的定子外部设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它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装配简单可行,适合批量生产。【专利说明】—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车载直流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动机多为传统的悬臂结构,电机由转子、定子、电机轴等部分组成,电机轴与定子紧固一体作为整机的支撑,转子磁轭一侧留有轴承室用于轴承的安装,再装置于电机轴上带动转子部分旋转,定子与轴紧固一起,安装基本通过固定电机轴两端,安装方式比较单一,不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转子部分通过单悬臂结构形式,容易造成电机振动异响、轴承损坏等现象,要求加工精度高,结构装配的动态谐振分析正确,这些给电机的设计制造都带来很多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它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装配简单可行,适合批量生产。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上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设有定子支架,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设有定子,所述的定子外部设有转子,所述的转子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电机轴的末端设有传感器磁钢。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设有孔以及出线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紧凑,能有效利用空间位置,改变了单悬臂结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定子支架结构的有效利用为电机的安装形式提供了多样化,便于各个领域外转子电机的使用。另外,电机的结构简单,方便装配维修,适合批量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6,所述的电机轴6上设有轴承8,所述的轴承8上设有定子支架2,所述的定子支架2上设有定子5,所述的定子5外部设有转子7,所述的转子7与电机轴6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2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I ;所述的电机轴6的末端设有传感器磁钢3 ;所述的定子支架2上设有孔以及出线槽。本【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原理:通过轴承4和轴承8内支撑电机轴6,带动转子7部分平稳旋转,位置反馈组件I安装于定子支架后端,从电机轴末端传感器磁钢3采样,为电机反馈位置信号,定子支架2后端可根据接口需求,采用轴或孔的形式与其它部件装配。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紧凑,能有效利用空间位置,改变了单悬臂结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定子支架结构的有效利用为电机的安装形式提供了多样化,便于各个领域外转子电机的使用。另外,电机的结构简单,方便装配维修,适合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6),所述的电机轴(6)上设有轴承(4、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4、8)上设有定子支架(2),所述的定子支架(2)上设有定子(5),所述的定子(5)外部设有转子(7),所述的转子(7)与电机轴(6)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2 )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6 )的末端设有传感器磁钢(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支架(2)上设有孔以及出线槽。【文档编号】H02K29/08GK203747616SQ201420158053【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专利技术者】夏家凯, 潘小川, 张琴, 马国勤, 吴堂飞 申请人:昆山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动力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电机轴(6),所述的电机轴(6)上设有轴承(4、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4、8)上设有定子支架(2),所述的定子支架(2)上设有定子(5),所述的定子(5)外部设有转子(7),所述的转子(7)与电机轴(6)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支架(2)底部设有位置反馈组件(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家凯潘小川张琴马国勤吴堂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