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套管封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228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8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包括用于连接供氧管和气管套管的连接管、封管器以及封管器控制装置,封管器包括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本体、滑动设置于本体内的调节块、与调节块固定连接的电磁柱体、集装于本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弹簧,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的内部空腔为锥形楔结构,内部空腔供连接管穿过,所述电磁线圈内设置有活动腔,电磁柱体的一端容纳于活动腔内,电磁柱体的另一端与调节块固定连接,弹簧与电磁柱体连接,封管器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相连的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以及与单片机相连的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避免了未经过严格消毒的堵管用具危害人体健康,达到了洁净、美观患者容易接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包括用于连接供氧管和气管套管的连接管、封管器以及封管器控制装置,封管器包括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本体、滑动设置于本体内的调节块、与调节块固定连接的电磁柱体、集装于本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弹簧,本体为中空结构,本体的内部空腔为锥形楔结构,内部空腔供连接管穿过,所述电磁线圈内设置有活动腔,电磁柱体的一端容纳于活动腔内,电磁柱体的另一端与调节块固定连接,弹簧与电磁柱体连接,封管器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相连的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以及与单片机相连的开关按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避免了未经过严格消毒的堵管用具危害人体健康,达到了洁净、美观患者容易接受的效果。【专利说明】气管套管封管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疾病病人的措施之一,在病人意识状态恢复,及病情稳定以后,可拔出气管套管。在拔出气管套管前24h-72h,需要进行试行堵管。目前,临床上尚无专用于气管切开病人堵管的医疗用具。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热水瓶的软木塞削成大小与气管套管内径相吻合的椎体,或采用输液瓶塞、胶布缠绕棉签等手段来堵管。现有技术的弊端在于取材麻烦,堵管用具未经过严格的消毒,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堵管用具不宜固定在气管套管上,而且棉签等纤维还易吸入患者的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避免了未经过严格消毒的堵管用具危害人体健康,达到了洁净、美观患者容易接受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包括:用于连接供氧管和气管套管的连接管、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封管器以及封管器控制装置,所述封管器包括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本体、滑动设置于本体内的调节块、与调节块固定连接的电磁柱体、集装于本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弹簧,所述本体为一中空结构,并且本体的内部空腔为锥形楔结构,所述内部空腔供连接管穿过,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于本体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调节块容纳 于内部空腔内,所述电磁线圈内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与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电磁柱体的一端容纳于活动腔内,所述电磁柱体的另一端穿出活动腔与调节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电磁柱体固定连接,同时弹簧也容纳于活动腔内,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容纳腔,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集装于控制电路容纳腔内,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的电磁线圈驱动电路,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与电磁线圈电连接;以及—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还包括与单片机相连的开关电路以及与开关电路相连的指示灯。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包括与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的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与电磁线圈并联,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电源。再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电阻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指示灯相连,所述指示灯同时连接电源。本技术所述气管套管封管器,只需将连接管将供氧管和气管套管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用,使用方便。并且封管器的本体套置于连接管之上,调节块不在供氧管和气管套管形成的进气通道上,杜绝了吸入棉花等纤维的可能,而且洁净、美观患者乐于接受。在控制封管器的开启或关闭时,只需按动开关按钮,封管器就会自动将连接管开启或者关闭,操作简单、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管套管封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气管套管封管器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技术气管套管封管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气管套管封管器包括:用于连接供氧管和气管套管的连接管1、套置于连接管I之上的封管器2以及封管器控制装置3。具体地,所述封管器2包括套置于连接管I之上的本体20、滑动设置于本体20内的调节块21、与调节块21固定连接的电磁柱体22、集装于本体20内的电磁线圈23以及弹簧24。所述本体20为一中空结构,并且本体20的内部空腔25为锥形楔结构,该内部空腔25供连接管I穿过。所述调节块21滑动设置于本体20的内壁上,并且调节块21容纳于内部空腔25内。所述电磁线圈23内设置有活动腔,该活动腔与内部空腔25连通,电磁柱体22的一端容纳于活动腔内,电磁柱体22的另一端穿出活动腔与调节块21固定连接。该弹簧24的一端与本体20固定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与电磁柱体22固定连接,同时弹簧24也容纳于活动腔内。并且,所述本体20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容纳腔26。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3集装于控制电路容纳腔26内。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3包括单片机30、与单片机3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的电磁线圈驱动电路31、与单片机30的输入端相连的开关按钮33、与单片机3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的开关电路32以及与开关电路32相连的指示灯34。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31包括与单片机3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的第一电阻310、第一三极管311以及二极管312,所述第一三极管311的基极与第一电阻310电连接,第一三极管3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312与电磁线圈23并联,二极管312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311的集电极电连接,二极管312的阳极连接电源。所述开关按钮33的一端与单片机3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按钮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电路32包括第二电阻320以及第二三极管321,所述第二电阻320与单片机3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32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320相连,第二三极管32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321的集电极与指示灯34相连,同时指示灯34连接电源。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30采用AT89C51芯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用连接管I将供氧管和气管套管连接起来,在抢救病人时连接管I连通,调节块21处于初始位置,此时调节块21位于本体20内部空腔25的大端。当手术进行完后,需堵管时,只需按动开关按钮33,开关按钮33向单片机30输入低电平信号,单片机30接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后,单片机30通过第一电阻310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311导通,电磁线圈23通电,在电磁线圈23的作用下电磁柱体22拖动调节块21,调节块21移动到本体20内部空腔25的小端,调节块21挤压连接管1,使得连接管I关闭;同时,单片机30通过第二电阻320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三极管321导通,指示灯34通电发出光,提示气管套管封管器已经关闭。当需要再次开启气管套管封管器时,只需再次按动开关按钮33,开关按钮33再次向单片机30输入低电平信号,单片机30与第一电阻310连接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311关闭,电磁线圈23断电,在弹簧24的作用下电磁柱体22拖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套管封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供氧管和气管套管的连接管、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封管器以及封管器控制装置,所述封管器包括套置于连接管之上的本体、滑动设置于本体内的调节块、与调节块固定连接的电磁柱体、集装于本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弹簧,所述本体为一中空结构,并且所述本体的内部空腔为锥形楔结构,所述内部空腔供连接管穿过,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于本体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调节块容纳于内部空腔内,所述电磁线圈内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与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电磁柱体的一端容纳于活动腔内,所述电磁柱体的另一端穿出活动腔与调节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电磁柱体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容纳腔,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集装于控制电路容纳腔内,所述封管器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的电磁线圈驱动电路,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与电磁线圈电连接;以及一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燕燕马丽萍瞿建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