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82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了墨盒本体、指示件以及感应件;该墨盒本体具有墨水容纳部和供墨口,指示件可随墨水消耗而产生移动以指示墨水余量,感应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墨盒本体上,且位于墨水容纳部的外部;所述指示件与感应件相互分离,并通过磁力形成相吸耦合。由于将感应件设计在墨水容纳部的外部,感应件与指示件通过磁力相吸耦合,指示件随着墨水的消耗而产生移动,进而使感应件产生移动,实现对墨水余量的计量,这样可以避免墨水气泡及表面张力对感应件的影响,减少其粘壁而运动不畅的可能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增加了墨盒的有效容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尤其是一种具有墨水余量检测机构的墨盒。
技术介绍
随着喷墨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喷墨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图象的快速输出。为了解决墨盒的墨水余量计量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墨盒都采用了墨7jC余量检测才几构。公告号为CN1267280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 一种用于记录装置的墨盒,该墨盒中布置有一个可以随着墨水的消耗实现上下浮动的浮动件。其具体工作原理是,当浮动件遮挡住打印机发出的光时,提示墨盒中有墨水,墨盒正常工作;当浮动件离开后,光路导通提示墨盒中无墨水,打印机停止工作。该专利墨盒相比通过芯片来计量容量的墨盒有一些优点,比如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墨水的消耗。该墨盒的移动部件采用了跷跷板的形式,其挡光部分与浮动部分通过一根杠杆连接成为一体,为了增加力矩,需要把该杠杆的长度设计得较长,占据了墨盒中很大的容积,导致墨盒容量减少,同时其浮动件的连接也变得很复杂。此外,挡光部分设置在与储墨器相连通的一个感应区内,由于该感应区的空间较为狭小,而且储墨器中的墨7jc会进入到感应区当中,感应区内可能产生的气泡以及墨水的表面张力容易导致挡光部分粘壁而无法移动,致使感应失灵。公告号为CN10101599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墨盒,在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供墨通道的储墨器中,可以检测剩余墨变少的情况。在供墨通道的上方形成突出部分。在储墨器腔室内存留有足够的墨时,可以浮在墨中的浮子部件的挡光部分阻挡从发光部分发出并透过突出部分的光。当储墨器腔室内的剩余墨变少时,突起沿着向斜右下方延伸的两个引导件之间形成的引导通道移动,从而,浮子部件跟随墨液面且不与供墨通道干涉地与引导通道平行地移动。这样,挡光部分从突出部分离开并不再阻挡透过突出部分的光,光接收部分接收该光。该墨盒的移动部件的挡光部分和浮动部分也为一体结构,挡光部分也是设置在与储墨器相连通的一个狭小的感应区内,因此同样也存在体积较大,导致墨盒容量减少,以及挡光部分容易粘壁致使感应失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墨水余量检测机构的墨盒,其墨水余量检测机构结构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指示件以及感应件;该墨盒本体具有墨水容纳部和供墨口;指示件可随墨水消耗而产生移动以指示墨水余量;感应件可移动地i史置在墨盒本体上,且位于墨水容纳部的外部;所述指示件与感应件相互分离,并通过磁力形成相吸耦合。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墨水容纳部可以为形成在所述墨盒本体内的墨水槽,所述指示件可以为i殳置于该墨7jc槽内的浮动件。在所述浮动件随墨水消耗而产生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感应件与所述浮动件始终保持相吸耦合。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墨水容纳部还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内的墨水袋,所述指示件可以为连接于该墨水袋外表面的联动件。在所述联动件随墨水消耗而产生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感应件具有与所述联动件形成相吸耦合的第 一状态和脱离耦合的第二状态。所述感应件具有第一磁性部分,所述指示件具有第二磁性部分,第一磁性部分与第二磁性部分相吸耦合。较好地,所述第一磁性5部分和第二^f兹性部分均为磁性涂层。当然,该磁性涂层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永磁体或软石兹体来代替。所述感应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一个侧壁上的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槽内。由于将感应件设计在墨水容纳部的外部,感应件与指示件通过磁力相吸耦合,指示件随着墨水的消耗而产生移动,进而使感应件产生相应的移动,实现对墨水余量的计量。这样可以避免墨水气泡及墨水表面张力对感应件的影响,减少因其粘壁而运动不畅的可能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还增加了墨盒的有效容积。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视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该墨盒的墨盒本体1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槽11和用于向打印头供应墨水的供墨口 12,该供墨口 12与墨7jc槽11流体相通。墨7jc槽11在靠近供墨口 12的一侧具有一检测区15,一浮动件2设置在该检测区15内。该浮动件2的比重小于墨水的比重,因此能够浮在墨水的液面上。当墨水槽11内的墨7JC被消耗时,浮动件2随墨水液面的下降而产生向下的移动。在墨盒本体1靠近供墨口 12的一侧壁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槽13,该导槽13位于墨水槽11外部, 一感应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导槽13内。感应件3与浮动件2之间由墨盒本体1的侧壁14分隔而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同时,在感应件3和浮动件2的相邻侧面分别i殳置有感应件磁性涂层31和浮动件磁性涂层21,因此,感应件3与浮动件2之间还形成磁性相吸耦合。由于将感应件3 i殳计在墨水槽11的外部,将浮动件2设计在墨水槽11中,感应件3与浮动件2始终通过磁力形成相吸耦合,随着墨水的消耗和液位的下降,感应件3和浮动件2同时下降,实现对墨水余量的计量。实施例二参见图3至图5,该墨盒的墨盒本体10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袋101和用于向打印头供应墨水的供墨口 102,该供墨口 102与墨水袋101流体相通。 一联动件20固定在墨水袋101 —侧的外表面,另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在墨盒本体10的内侧面。在墨盒本体10靠近供墨口 102的一侧壁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槽103,该导槽103位于墨水袋101外部, 一感应件30可滑动地,没置在该导槽103内。感应件30与联动件20之间由墨盒本体10的侧壁104分隔而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同时,在感应件30和联动件20的相邻侧面分别设置有感应件磁性涂层301和联动件磁性涂层201,因此,感应件30与联动件20之间还形成磁性相吸耦合。由于将感应件30设计在墨水袋101的外部,将联动件20固定在墨水袋101外表面,当墨水袋101内的墨水充足时,感应件30与联动件20通过》兹力形成相吸耦合的第一状态;当墨水袋101内的墨水浮皮消耗时,该墨水袋101沿墨盒本体10的厚度方向收缩变形,联动件20随墨水袋101的收缩变形而产生移动,当联动件磁性涂层201移动至图4中的左侧位置时,联动件20与感应件30之间形成脱离耦合关系的第二状态,感应件30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槽103滑落至底部,此时通过感应件30对光线的阻挡实现对墨水余量的计量。7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感应件和指示件上的磁性涂层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磁体来代替,例如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永磁体或者铁等容易被磁化而产生磁性的软磁体等,类似这样的替换、变形或改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具有墨水容纳部和与之相连通的供墨口;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可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包括指示件,可随墨水消耗而产生运动;感应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墨水容纳部的外部;其中,所述指示件与感应件相互分离,并通过磁力形成相吸耦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盒,包括: 墨盒本体,具有墨水容纳部和与之相连通的供墨口; 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可动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件包括指示件,可随墨水消耗而产生运动; 感应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墨盒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墨 水容纳部的外部; 其中,所述指示件与感应件相互分离,并通过磁力形成相吸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刚田永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