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12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推拉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该隐形执手,包括面板、手柄、移动杆、簧帽、弹簧和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铆钉以及位于面板两端的支撑块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面板通过第一转轴铆合,手柄和簧帽通过第二转轴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置于簧帽内,再放入移动杆的圆柱孔内,移动杆平放于面板上,通过两只铆钉将移动杆和面板铆合,所述面板两端通过支撑块和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隐形执手通过摆动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移动杆往复运动,可实现门窗的多点锁闭,增强密封和锁闭功能。该执手既可以单面操作,还可以组合成双面,还可以组装拉手,满足不同操作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推拉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该隐形执手,包括面板、手柄、移动杆、簧帽、弹簧和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铆钉以及位于面板两端的支撑块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面板通过第一转轴铆合,手柄和簧帽通过第二转轴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置于簧帽内,再放入移动杆的圆柱孔内,移动杆平放于面板上,通过两只铆钉将移动杆和面板铆合,所述面板两端通过支撑块和螺钉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隐形执手通过摆动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移动杆往复运动,可实现门窗的多点锁闭,增强密封和锁闭功能。该执手既可以单面操作,还可以组合成双面,还可以组装拉手,满足不同操作需求。【专利说明】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
本技术涉及推拉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
技术介绍
目前,在推拉门窗配件领域,五金件的安装使用在保证良好的水密性、气密性、抗风性、保温性的同时,还要求产品具有使用安全性,满足不同的操作需求,对此设计开发此款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性强、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的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包括面板、手柄、移动杆、簧帽、弹簧和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铆钉以及位于面板两端的支撑块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面板通过第一转轴铆合,手柄和簧帽通过第二转轴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置于簧帽内,再放入移动杆的圆柱孔内,移动杆平放于面板上,通过两只铆钉将移动杆和面板铆合,所述面板两端通过支撑块和螺钉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隐形执手通过摆动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移动杆往复运动,可实现门窗的多点锁闭,增强密封和锁闭功能。该执手既可以单面操作,还可以组合成双面,还可以组装拉手,满足不同操作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I螺钉,2簧帽,3手柄,4第一转轴,5铆钉,6面板,7移动杆,8弹簧,9支撑块,10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包括面板6、手柄3、移动杆7、簧帽2、弹簧8和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10、铆钉5以及位于面板6两端的支撑块9和螺钉I,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和面板6通过第一转轴4铆合,手柄3和簧帽2通过第二转轴10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8置于簧帽2内,再放入移动杆7的圆柱孔内,移动杆7平放于面板6上,通过两只铆钉5将移动杆7和面板6铆合,所述面板6两端通过支撑块9和螺钉I固定。该技术通过支撑块9和面板卡紧的方式苦丁在门窗上,安装稳固,手柄3和面板6通过第一转轴4铆合在一起,增强使用的安全性,移动杆7可以上下移动,实现多点锁闭,增强了门窗密封和锁闭功能,且该隐形执手可单面操作,亦可以组合成双面,还可以组装拉手,满足不同操作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包括面板(6)、手柄(3)、移动杆(7)、簧帽(2)、弹簧(8)和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10)、铆钉(5)以及位于面板(6)两端的支撑块(9)和螺钉(I),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⑶和面板(6)通过第一转轴⑷铆合,手柄(3)和簧帽(2)通过第二转轴(10)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8)置于簧帽(2)内,再放入移动杆(7)的圆柱孔内,移动杆(7)平放于面板(6)上,通过两只铆钉(5)将移动杆(7)和面板(6)铆合,所述面板(6)两端通过支撑块(9)和螺钉(I)固定。【文档编号】E05B1/00GK203729668SQ201320750663【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万海霞, 孙继超 申请人: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门窗用隐形执手,包括面板(6)、手柄(3)、移动杆(7)、簧帽(2)、弹簧(8)和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10)、铆钉(5)以及位于面板(6)两端的支撑块(9)和螺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和面板(6)通过第一转轴(4)铆合,手柄(3)和簧帽(2)通过第二转轴(10)组合在一起,所述弹簧(8)置于簧帽(2)内,再放入移动杆(7)的圆柱孔内,移动杆(7)平放于面板(6)上,通过两只铆钉(5)将移动杆(7)和面板(6)铆合,所述面板(6)两端通过支撑块(9)和螺钉(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霞孙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