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610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外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阻水带层、皱纹铝护套层、防蚀层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所述电缆导体中间设置有光纤,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中的为所述光纤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成螺旋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为光纤提供有效的机械保护,也保证电缆的弯曲性的能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并解决了光纤置于电缆导体内的光电复合电缆连接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外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阻水带层、皱纹铝护套层、防蚀层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所述电缆导体中间设置有光纤,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中的为所述光纤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成螺旋管中。本技术为一种为光纤提供有效的机械保护,也保证电缆的弯曲性的能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并解决了光纤置于电缆导体内的光电复合电缆连接的技术问题。【专利说明】—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外电力系统已经普遍用光纤检测电缆全线实时温度的分布,对电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实时故障,电缆在不同负载运行状态,载流量分析和电缆隧道火灾报警等。国内在90年代末开始,将光缆紧贴在电力电缆上采集电缆运行温度的数据,如图1所示,这是原始的第I代技术。显然,由于电力电缆和光纤3是分体的,外界因素(气流,日照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同时维护也不方便。2005-2007年,国内一些电缆厂开始将光纤3置于电力电缆的护套内,开发成为第II代产品,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虽然很大程度上改进了第一代产品的弊端,但是作为受感器的光缆是置在电缆外表面,要通过计算机折算才能取得人们关心的电缆导体温度,而且由于电缆绝缘的热阻,电缆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要迟后导体的温度变化,这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从2010开始,人们开始致力于将光纤3直接置于电缆导体I内的第III代产品开发,并且很快试制成功电缆样品(图3)。然而,用于这种电缆的接头的技术难度却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现有的导体连接技术无法解决光缆部分的连接。当前的导体技术使用点压、环压接、焊接螺栓连接,会使电缆导体严重变形,如果光缆置于导体中,毫无疑问会受到损伤。如果导体采用焊接技术,光缆在焊接温度下,会被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为光纤提供有效的机械保护,也保证电缆的弯曲性的能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外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阻水带层、皱纹铝护套层、防蚀层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所述电缆导体中间设置有光纤,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中的为所述光纤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成螺旋管中。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支撑螺旋管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黄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电缆导体中心增加一个金属支撑螺旋管,螺旋管为光纤提供有效的机械保护,也保证电缆的弯曲性能,使光纤置于电缆导体内的光电复合电缆的导体接头成为可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第I代技术产品结构图;图2为现有技术第II代产品结构图;图3为现有技术第III代产品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1、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外的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半导电阻水带层7、皱纹铝护套层8、防蚀层9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10 ;所述电缆导体I中间设置有光纤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I中的为所述光纤3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2,所述光纤3设置于所述金属支撑螺旋管2中。上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调整,这些改进和调整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I)、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I)外的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半导电阻水带层(7)、皱纹铝护套层(8)、防蚀层(9)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10);所述电缆导体(I)中间设置有光纤(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I)中的为所述光纤(3)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2),所述光纤(3)设置于所述金属支撑螺旋管(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撑螺旋管(2)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黄铜。【文档编号】H01B7/20GK203733521SQ201420084111【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徐国臣, 戴志峰 申请人:申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网用超高压电复合电缆,其包括电缆导体(1)、依次包覆于所述电缆导体(1)外的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半导电阻水带层(7)、皱纹铝护套层(8)、防蚀层(9)以及非金属外护套层(10);所述电缆导体(1)中间设置有光纤(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导体(1)中的为所述光纤(3)提供机械保护的金属支承螺旋管(2),所述光纤(3)设置于所述金属支撑螺旋管(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臣戴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申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