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320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发动机,发动机驱动一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无机变速轮,无机变速轮与分动箱之间带传动连接,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分动箱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驱动连接后驱动桥,后驱传动总成的中间传动轴设置在还田机与机架之间,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中间传动轴之间通过前传动轴连接,中间传动轴与后驱动桥之间依次通过后传动轴和高位传动箱连接,后传动轴与高位传动箱的最高位轴连接,高位传动箱的最低位轴与后驱动桥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设计合理,提高整机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
,尤其涉及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发动机,发动机驱动一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无机变速轮,无机变速轮与分动箱之间带传动连接,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分动箱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驱动连接后驱动桥,后驱传动总成的中间传动轴设置在还田机与机架之间,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中间传动轴之间通过前传动轴连接,中间传动轴与后驱动桥之间依次通过后传动轴和高位传动箱连接,后传动轴与高位传动箱的最高位轴连接,高位传动箱的最低位轴与后驱动桥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设计合理,提高整机使用性能。【专利说明】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
,尤其涉及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玉米收获机基本上为前轮驱动型玉米收获机,该种玉米收获机在坡地、泥泞地块、沙地及雪地作业时,往往会因动力不足而降低作业速度甚至无法完成作业,尤其是在东北等天气变化较大的地域,雨水多的年份,会因玉米收获机无法下地工作而导致大面积玉米作物溃烂在地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同时,现存四驱玉米收获机数量极少且后驱传动路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余工作部件的安放位置,对于中置还田型玉米收获机尤为明显,动力传递至后驱动轮的过程中,传动路径均受中置还田机干涉,使得整个玉米收获机体积变大或者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布局,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因此,急需一种能很好胜任坡地、泥泞地块、沙地、雪地等恶劣地理条件下作业以及布局合理的四轮驱动型玉米收获机。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四驱型玉米收获机整机使用性能差、动力传递受还田机位置干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发动机、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所述发动机通过带传动装置驱动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无机变速轮,所述无机变速轮与分动箱之间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所述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驱动连接所述后驱动桥;所述后驱传动总成包括前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后传动轴和用于避免所述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与所述后传动轴位置产生干涉的高位传动箱,所述中间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分动箱的后驱动轴与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通过所述前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后驱动桥之间依次通过所述后传动轴和高位传动箱连接,所述后传动轴与所述高位传动箱的最高位轴连接,所述高位传动箱的最低位轴与所述后驱动桥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高位传动箱包括高位箱体,所述高位箱体的上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后驱动桥的壳体,所述高位箱体的下端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后驱动桥的壳体,所述高位箱体内从高至低依次转动安装有所述最高位轴、中位轴和所述最低位轴,所述最高位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中位轴上设有惰轮,所述最低位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惰轮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向相同。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最高位轴与所述后传动轴通过法兰盘传动连接,所述最低位轴通过花键套与所述后驱动桥的输入轴传动连接。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前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均为万向节传动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玉米收获机通过四驱传动装置实现了收获机械的四轮驱动,解决了在坡地、泥泞地块、沙地、雪地等恶劣地理条件下无法下地工作而导致大面积玉米作物溃烂在地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问题,提高了整机的使用性能,运行平稳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分动箱的动力通过后驱传动总成传递给后驱动桥,解决了中置还田机在布局上对后动力传动装置产生干涉,造成动力往后传递的问题,后驱传动总成结构简单,顺畅的绕开了还田机的布局位置,设计合理。由于高位传动箱的使用为动力的传递提供了一个垂直高度差,使得动力向后驱动桥的传递成为可能,且传动过程更加平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后驱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高位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发动机,3、传动轴,4、无极变速轮,5、分动箱,6、后驱传动总成,60、前传动轴,61、中间传动轴,62、后传动轴,63、高位传动箱,630、高位箱体,631、最高位轴,632、中位轴,633、最低位轴,634、第一传动齿轮,635、惰轮,636、第二传动齿轮,7、后驱动桥,70、壳体,8、法兰盘,9、花键套,10、连接板,11、连接座,12、四驱操纵杆,13、还田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I上的发动机2、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7,发动机2通过带传动装置驱动一传动轴3,传动轴3转动安装在机架I上,传动轴3上设有无机变速轮4,无机变速轮4与分动箱5之间带传动连接,分动箱5的前驱动轴与前驱动桥连接,分动箱5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6驱动连接后驱动桥7 ;后驱传动总成6包括前传动轴60、中间传动轴61、后传动轴62和用于避免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13与后传动轴62位置产生干涉的高位传动箱63,中间传动轴61设置在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13与机架I之间,分动箱5的后驱动轴与中间传动轴61之间通过前传动轴60传动连接,中间传动轴61与后驱动桥7之间依次通过后传动轴62和高位传动箱63连接,后传动轴62与高位传动箱63的最高位轴631连接,高位传动箱63的最低位轴633与后驱动桥7传动连接。高位传动箱63包括高位箱体630,高位箱体630的上端通过连接板10连接后驱动桥7的壳体70,高位箱体630的下端通过连接座11连接后驱动桥7的壳体70,高位箱体630内从高至低依次转动安装有最高位轴631、中位轴632和最低位轴633,最高位轴631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634,中位轴632上设有惰轮635,最低位轴633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636,第一传动齿轮634通过惰轮635驱动第二传动齿轮636,第一传动齿轮634与第二传动齿轮636转向相同。最高位轴631与后传动轴62通过法兰盘8传动连接,最低位轴633通过花键套9与后驱动桥7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前传动轴60、中间传动轴61和后传动轴62均为万向节传动轴。使用时,首先启动发动机1,发动机I输出轴上设有的传动轮与设置在传动轴3上的传动轮通过带传动连接,从而驱动传动轴3转动,同时带动传动轴3上的无级变速轮4转动,无级变速轮4与分动箱5输入轴上设有的传动轮之间通过无级变速带传动连接,从而驱动分动箱5。若要实现四轮同时驱动,则通过操纵玉米收获机械驾驶室内的四驱操纵杆12,四驱操纵杆12带动分动箱内的拨叉,可以实现分动箱5的前驱动轴与收获机械的前驱动桥连接,同时分动箱5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置还田玉米收获机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发动机、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通过带传动装置驱动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无机变速轮,所述无机变速轮与分动箱之间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前驱动轴与所述前驱动桥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后驱动轴通过后驱传动总成驱动连接所述后驱动桥;所述后驱传动总成包括前传动轴、中间传动轴、后传动轴和用于避免所述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与所述后传动轴位置产生干涉的高位传动箱,所述中间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玉米收获机的还田机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分动箱的后驱动轴与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通过所述前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后驱动桥之间依次通过所述后传动轴和高位传动箱连接,所述后传动轴与所述高位传动箱的最高位轴连接,所述高位传动箱的最低位轴与所述后驱动桥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江王小平朱晓岩李学文谭树春孙金召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