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90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面盖、压力机构、密封机构和出墨针,压力机构为阀体或毛细管,面盖与压力机构连接,面盖上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括活动架、密封垫、密封圈和弹簧,密封垫安装在储墨腔的出墨口处,密封圈安装在活动架内侧,出墨针固定在活动架上,并插穿密封垫与储墨腔相通,弹簧设置于活动架与出墨口之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密封机构的打印机墨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打印机墨盒,其大部分是通过多孔体来保证出墨或通过位于墨盒内局部位置的压力调整机构来保证出墨,出墨口多是采用纤维来做导墨件或采用导向阀保证不漏墨,上述墨盒存在以下缺点1、多孔体和纤维体本身占用储墨腔的一部分空间,会减少打印产量;2、多孔体和纤维体会残留一定的墨水,造成浪费、不利于环保;3、出墨口在使用前后都易漏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密封机构的打印机墨盒,该墨盒在阀、压力机构和细小的毛细管控制下,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压力,以便实现更加稳定的控制打印过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面盖、压力机构、密封机构和出墨针,压力机构为阀体或毛细管,面盖与压力机构连接,面盖上设有进气孔,其中密封机构包括活动架、密封垫、密封圈和弹簧,密封垫安装在储墨腔的出墨口处,密封圈安装在活动架内侧,出墨针固定在活动架上,并插穿密封垫与储墨腔相通,弹簧设置于活动架与出墨口之间。本技术的优点1、整个储墨腔控制在一个小的压力范围中;2、出墨口的密封效果好,墨水的浪费少、有利于环保;3、打印产量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面盖、2储墨腔、3压力机构、4密封垫、5密封圈、6弹簧、7活动架、8出墨针、9进气孔、10出墨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储墨腔2、面盖1、压力机构3、密封机构和出墨针8,压力机构3为阀体或毛细管,面盖1与压力机构3连接,面盖1上设有进气孔9,其中密封机构包括活动架7、密封垫4、密封圈5和弹簧6,密封垫4安装在储墨腔2的出墨口10处,密封圈5安装在活动架7内侧,出墨针8固定在活动架7上,并插穿密封垫4与储墨腔2相通,弹簧6设置于活动架7与出墨口10之间。在使用时,当墨盒装入打印机时,活动架7对准打印机打印头的进墨口,当墨盒慢慢压入打印机时,活动架7向上移动,压缩弹簧6,此时密封圈5和活动架7的底部同时密封打印头的进墨口,同时出墨针8会插穿密封垫4,形成供墨通道,墨水会从储墨腔2流向打印头的进墨口。在墨盒从打印机取出的过程中,在弹簧6的作用下,出墨针8退出储墨腔2,此时出墨针8被密封垫4密封,保证墨水不会流出。当墨盒装进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储墨腔内部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压力机构3会对储墨腔2内部的压力进行调节,保证内部的压力基本上在一个恒定的压力范围内,此时空气会从面盖的进气孔9进入储墨腔2内。权利要求1.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面盖、压力机构、密封机构和出墨针,压力机构为阀体或毛细管,面盖与压力机构连接,面盖上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密封机构包括活动架、密封垫、密封圈和弹簧,密封垫安装在储墨腔的出墨口处,密封圈安装在活动架内侧,出墨针固定在活动架上,并插穿密封垫与储墨腔相通,弹簧设置于活动架与出墨口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密封机构的打印机墨盒,包括储墨腔、面盖、压力机构、密封机构和出墨针,其中密封机构包括活动架、密封垫、密封圈和弹簧,密封垫安装在储墨腔的出墨口处,密封圈安装在活动架内侧,出墨针固定在活动架上,并插穿密封垫与储墨腔相通,弹簧设置于活动架与出墨口之间。本技术的整个储墨腔控制在一个小的压力范围中,出墨口的密封效果好,墨水的浪费少、有利于环保;打印产量高。文档编号B41J2/175GK2635366SQ0327336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吴俊中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