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518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还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件和导流管;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均嵌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流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将所述导流管固定,保证当换热介质在所述导流管内流动进行换热的时候即便是产生振动也不会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本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还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件和导流管;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均嵌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流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内;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将所述导流管固定,保证当换热介质在所述导流管内流动进行换热的时候即便是产生振动也不会损坏。【专利说明】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装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新建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和处理量也越来越大,旧装置的旧换热器的处理能力有时也要超负荷运行,换热器管束在强流体介质的冲击下发生振动,不但产生噪音污染环境,还磨损破会换热管,造成设备内漏,从而影响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甚至向外泄露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解决传统的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而损坏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还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件和导流管;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均嵌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二卡件和所述第三卡件之间;所述导流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内,并通过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其中,在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卡设在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板卡设在所述第二卡件和所述第三卡件的凹槽内。其中,所述导流管的内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其中,所述导流管与所述通孔采用过盈配合。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换热介质入口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相接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为“L”形。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分流管通过螺纹旋接在所述导流管一端的分流板。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换热介质出口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相接的集合管。其中,还包括凹设于所述外壳侧壁内的安装槽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接头,安装后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且靠近所述换热介质入口的入口和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且远离所述换热介质入口的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还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件和导流管;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均嵌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四卡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外壳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二卡件和所述第三卡件之间;所述导流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内,并通过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一起;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将所述导流管固定,保证当换热介质在所述导流管内流动进行换热的时候即便是产生振动也不会损坏,最终造成泄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的结构图。1-入口 ;2_换热介质入口 ;3_第一固定板;4-第 H牛;5-外壳;6_第二固定板;7-第二卡件;8_安装槽;9-接头;10-出口 ;11_第三卡件;12_固定件;13_导流管;14_第四卡件;15-换热介质出口 ; 16-集合管;17-分流板;18-分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5,还包括第一卡件4、第二卡件7、第三卡件11、第四卡件14、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6、固定件12和导流管13 ;所述第一卡件4、所述第二卡件7、所述第三卡件11和所述第四卡件14均嵌设于所述外壳5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沿所述外壳5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件4和所述第四卡件1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6沿所述外壳5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二卡件7和所述第三卡件11之间;所述导流管13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内,并通过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固定件12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固定在一起。本技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卡件4、所述第二卡件7、所述第三卡件11、所述第四卡件14和所述固定件12将所述导流管13固定在所述外壳5上,当换热介质沿着所述导流管13进行流动并换热时,所述导流管13在气流和液体流的作用下会产生振动,由于所述导流管13已经被固定在所述外壳5上,因此可以减小振动对所述导流管13造成的损坏,同时也避免因为所述导流管13的损坏而造成换热截止的泄露。在所述第一卡件4、所述第二卡件7、所述第三卡件11和所述第四卡件14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3卡设在所述第一卡件4和所述第四卡件14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板6卡设在所述第二卡件7和所述第三卡件11的凹槽内。所述凹槽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稳定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卡件4、所述第二卡件7、所述第三卡件11和所述第四卡件14上,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所述导流管13的内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本技术优选所述导流管13的直径为10毫米,该尺寸的所述导流管13可以满足输送换热介质的需要,且便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上均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本技术优选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0毫米。所述导流管13与所述通孔采用过盈配合。采用过盈配合可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导流管13在所述通孔内滑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5外部的换热介质入口 2和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且与所述换热介质入口 2相接的分流管18,所述分流管18为“L”形。所述分流管18用于将输送到进来的换热介质分配到各个所述导流管13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且与所述分流管18通过螺纹旋接在所述导流管13一端的分流板1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5外部的换热介质出口 15和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且与所述换热介质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防震结构的换热器,包括外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件(4)、第二卡件(7)、第三卡件(11)、第四卡件(14)、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6)、固定件(12)和导流管(13);所述第一卡件(4)、所述第二卡件(7)、所述第三卡件(11)和所述第四卡件(14)均嵌设于所述外壳(5)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沿所述外壳(5)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一卡件(4)和所述第四卡件(1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6)沿所述外壳(5)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且卡设于所述第二卡件(7)和所述第三卡件(11)之间;所述导流管(13)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内,并通过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固定件(12)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6)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涤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佳龙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