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492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8:00
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材以及位于透明基材内侧面的感应电极区,在感应电极区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感应电极区电性连接的金属线路层,所述金属线路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设置有用以遮蔽金属线路层而防止金属线路层显示于外的遮蔽层,所述遮蔽层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连接处存在呈斜坡状的连接部,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0度而小于等于80度的任意角,所述遮蔽层厚度小于等于80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因遮蔽层自身厚度等原因而在与透明基材斜坡状连接部处发生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材以及位于透明基材内侧面的感应电极区,在感应电极区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感应电极区电性连接的金属线路层,所述金属线路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设置有用以遮蔽金属线路层而防止金属线路层显示于外的遮蔽层,所述遮蔽层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连接处存在呈斜坡状的连接部,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0度而小于等于80度的任意角,所述遮蔽层厚度小于等于80μm。本技术可避免因遮蔽层自身厚度等原因而在与透明基材斜坡状连接部处发生塌陷。【专利说明】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技术,尤其是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使产品更方面人们操作和使用,许多电子产品已开始采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装置,触摸屏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流方式,因其具有生动直观的操作接口且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触摸屏通常包括保护盖板以及用以起触摸感应器作用的触控面板,保护盖板用于保护触控面板,而触控面板通常是根据人体的触摸而引起由于在触控面板外部加设了保护盖板,故使触摸屏的整体厚度增加,严重影响了触摸屏的透光率,且不符合触摸屏向超薄方向发展的趋势;为了提高触摸屏的透光率以及做出更为超薄的触摸屏,人们研发出了单片式触摸屏(OGS),单片式触摸屏因其具有厚度薄、透光率高等优势,已逐步成为电容式触摸屏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参见图1,传统的单片式触摸屏(OGS),其结构通常包括透明基材10',在该透明基材10'的内侧面设置感应电极区30',而透明基材10'的外侧面则作为使用操作面,对位于透明基材10'内侧面的感应电极区30'进行保护,为了对电极感应区30'的外侧面进行保护,部分单片式触摸屏(OGS)结构还在感应电极区30'外侧面设置透明保护层50';为使感应电极区30'的所感测信号能传导出去,在感应电极区30'的周边还设置有金属线路层40',为避免金属线路层40'透过透明基材10'显示于外而影响屏幕外观,在金属线路层40'上还设置有遮蔽层20',该遮蔽层20'通常采用不透明油墨而形成,其可有效的遮盖金属线路层40',以避免其透过透明基材10'显示于外而影响屏幕外观;然而,在加工制造遮蔽层20'时,由于遮蔽层20'自身厚度以及加工工艺等影响,在遮蔽层20'形成后,通常在遮蔽层20'边缘与透明基材10'连接处会形成一大于90°的斜坡,由于感应电极区30'与金属线路层40'连接部位于该斜坡之上,该感应电极区30'和金属线路层40'会对该斜坡施加一定压力,因该接触角过大,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塌陷,进而使感应电极区30’与金属线路层40’发生分离,而引起断线现象,致使屏幕出现彩虹纹等不良品质现象;因此,结合以上单片式触摸屏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此种结构的单片式触摸屏进一步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该单片式电容触摸屏不会因遮蔽层自身厚度原因而在与透明基材连接部处发生塌陷,进而避免感应电极区与金属线路之间因此而出现断线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材以及位于透明基材内侧面的感应电极区,在感应电极区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感应电极区电性连接的金属线路层,所述金属线路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设置有用以遮蔽金属线路层而防止金属线路层显示于外的遮蔽层,所述遮蔽层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连接处存在呈斜坡状的连接部,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O度而小于等于80度的任意角,所述遮蔽层厚度小于等于80 μ m。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O度而小于等于45度的任意角。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遮蔽层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位于2?40 μ m范围之间。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遮蔽层还包括光阻层,所述光阻层位于所述油墨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且所述光阻层的厚度位于I?30 μ m范围之间。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遮蔽层还包括镀膜层,所述镀膜层位于所述油墨层与所述光阻层之间,且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位于0.05?4μ m范围之间。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遮蔽层还包括镀膜层,所述镀膜层位于所述油墨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且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位于0.05?4μ m范围之间。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感应电极区还包括两层彼此绝缘的导电层。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所述透明基材为无碱玻璃或透明柔性树脂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遮蔽层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锐角,且遮蔽层的厚度控制在小于等于80 μ m范围之间,本技术通过对该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的大小以及遮蔽层厚度的改进,降低了因遮蔽层厚度过大或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过大而致使斜坡状的连接部发生塌陷,引起断线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屏幕出现彩虹纹等不良品质现象;(2)由于本技术的遮蔽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单层结构可有效遮盖金属线路层,避免了金属线路层显示于外,其多层结构除了能遮盖金属线路外,比如遮盖层的镀膜层可有效屏蔽外来信号对金属线路层的信号干扰,进而提高了产品品质;(3)由于本技术的遮盖层还包括光阻层,该光阻层可蚀刻成不同图案,进而使得屏幕外观呈现效果更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遮盖层为单层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遮盖层为双层结构;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遮盖层为三层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材10,在所述透明基材10内侧面设置有感应电极区30,在感应电极区30的周边设置有金属线路层40,所述金属线路层40与所述感应电极区30电性连接;工作时,感应电极区30获得人体手指所触摸而引起信号变化的信息,经所述金属线路层40传输至与金属线路层40相连的外部IC电路,IC电路经过计算而判断出人体手指所触摸位置。由于所述透明基材10为透明材质,该透明材质可以是无碱玻璃或透明柔性树脂板,当然也可以是有碱玻璃;透明柔性树脂板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脂。为避免位于透明基材10上的金属线路层40通过其显示于外而影响产品外观,本技术在所述透明基材10与所述金属线路层40之间设置有遮蔽层20,该遮蔽层20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其可以遮蔽金属线路层40而防止金属线路层40显示于外。本技术的遮蔽层20内侧边缘与透明基材10连接处亦形成有呈斜坡状的连接部,为防止该呈斜坡状的连接部塌陷,本技术的遮蔽层20厚度设置为小于等于80 μ m,且保证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O度而小于等于80度的任意角,所述遮蔽层厚度小于等于80 μ m ;其中,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优选为大于等于O度而小于等于45度的任意角。由于本技术的遮蔽层厚度较薄,且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的角度亦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材以及位于透明基材内侧面的感应电极区,在感应电极区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感应电极区电性连接的金属线路层,所述金属线路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设置有用以遮蔽金属线路层而防止金属线路层显示于外的遮蔽层,所述遮蔽层内侧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连接处存在呈斜坡状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状的连接部内侧底角为大于等于0度而小于等于80度的任意角,所述遮蔽层厚度小于等于8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文黄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