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其内置了锂电池,使其具备了储能功能,并可准确检测电池状态,避免过充过放,确保安全稳定使用,特别适用于在户外工作时手机、ipad、电子词典等电子产品的充电,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其包括锂电池,其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所述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装置的输入端,控制装置对应接入所述充、放电装置中进行监控控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ipad之类的移动电子产品,如果在户外使用,电量消耗完时自动关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而传统的充电宝是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但是如果在户外连续工作情况下,仍有可能电能耗尽,则同样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其内置了锂电池,使其具备了储能功能,并可准确检测电池状态,避免过充过放,确保安全稳定使用,特别适用于在户外工作时手机、ipad、电子词典等电子产品的充电,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其包括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所述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装置的输入端,控制装置对应接入所述充、放电装置中进行监控控制。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包括锂电池V1、V2,所述锂电池采用型号SLB-0837B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Al、二极管Ml、三极管Ql、双刀自锁开关31、电阻1?1、1?2、1?3、1?4 ;所述市电充电装置包括USB 口、三极管Q2、电阻R7、R8、R9 ;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稳压器U1、三极管Q3、电阻R5、R6、R10、电解电容Cl、发光二极管D1,所述稳压器Ul采用型号78L05稳压芯片;所述太阳能电池Al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Ml的正极,所述二极管Ml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l、R2的一端连接,所述R3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Vl的A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R3的另一端、双刀自锁开关SI的I脚相连接,所述锂电池Vl的B端连接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2脚,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6脚与所述太阳能电池A1、USB 口的负极端、锂电池V2的D端均相连并接地,所述USB 口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R7的一端相连,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4、5脚相连后接于所述电阻R4、R7之间,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V2的C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7、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5、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稳压器Ul的I脚相连接,所述稳压器Ul的2脚与所述电解电容Cl、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均相连并接电源5V,所述稳压器Ul的3脚与所述电解电容Cl的负极、电阻RlO的一端均相连并接地,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U2、二极管M2、M3、M4、电容C2、C3、晶振Y1、电解电容C4、电阻Rlf R16、复位开关S2、端口 J1,所述单片机U2采用单片机Atmegal6,所述端口 Jl采用JTAG接口,所述电容C2、C3的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晶振Yl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单片机U2的13脚,所述晶振Y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单片机U2的12脚,所述复位开关S2的一端、电解电容C4的负极连接后接地,所述复位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ll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11、R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4的正极相连并接所述单片机U2的9脚,所述端口 Jl的2、10脚接地,所述端口 Jl的4脚接所述单片机U2的10脚,所述端口 Jl的6脚接所述单片机U2的9脚,所述端口 Jl的1、3、5、9脚分别对应接所述单片机U2的24、26、25、27脚,所述端口 Jl的7脚接所述电源VCC,所述电阻R13、R14、R15、R16的一端均相连后接所述电源VCC,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所述单片机U2的27脚,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所述单片机U2的26脚,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所述单片机U2的25脚,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所述单片机U2的24脚,所述二极管M2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36脚,所述二极管M3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35脚,所述二极管M4的正极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34脚,所述二极管M2、M3、M4的负极相连后接于所述电源VCC,电阻Rl的另一端接于所述单片机U2的I脚,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于所述单片机U2的2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于所述单片机U2的3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充电方式采用双源制,在户外使用时可采用太阳光充电,在室内使用时,可使用市电充电,并内置了 SLB-0837B标准锂电池,增加控制装置,从而实现充放电精确控制,确保了整个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成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放电装置连接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锂电池I,其还包括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2、市电充电装置3,太阳能充电装置2、市电充电装置3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锂电池I的输入端,锂电池I的输出端连接放电装置4的输入端,控制装置5对应接入充电装置、放电装置4中进行监控控制;锂电池I包括锂电池V1、V2,锂电池I采用型号SLB-0837B锂电池;太阳能充电装置2包括太阳能电池Al、二极管Ml、三极管Q1、双刀自锁开关31、电阻1?1、1?2、1?3、1?4 ;市电充电装置3包括USB 口、三极管Q2、电阻R7、R8、R9 ;放电装置4包括稳压器Ul、三极管Q3、电阻R5、R6、RlO、电解电容Cl、发光二极管Dl,稳压器Ul采用型号78L05稳压芯片;太阳能电池Al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Ml的正极,二极管Ml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基极与电阻Rl、R2的一端连接,R3的一端连接锂电池Vl的A端,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阻R2、R3的另一端、双刀自锁开关SI的I脚相连接,锂电池Vl的B端连接双刀自锁开关SI的2脚,双刀自锁开关SI的6脚与太阳能电池AUUSB 口的负极端、锂电池V2的D端均相连并接地,USB 口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8、R9的一端连接,电阻R4、R7的一端相连,双刀自锁开关SI的4、5脚相连后接于电阻R4、R7之间,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V2的C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R8的另一端连接,双刀自锁开关SI的3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5、R6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稳压器Ul的I脚相连接,稳压器Ul的2脚与电解电容Cl、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均相连并接电源5V,稳压器Ul的3脚与电解电容Cl的负极、电阻RlO的一端均相连并接地,电阻RlO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控制装置5包括单片机U2、二极管M2、M3、M4、电容C2、C3、晶振Y1、电解电容C4、电阻R11?R16、复位开关S2、端口 J1,单片机U2采用单片机Atmegal6,端口 Jl采用JTAG接口,电容C2、C3的一端相连并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其包括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所述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装置的输入端,控制装置对应接入所述充、放电装置中进行监控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其包括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市电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于所述锂电池的输入端,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装置的输入端,控制装置对应接入所述充、放电装置中进行监控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储能的双源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包括锂电池V1、V2,所述锂电池采用型号SLB-0837B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Al、二极管Ml、三极管Ql、双刀自锁开关S1、电阻Rl、R2、R3、R4 ;所述市电充电装置包括USB 口、三极管Q2、电阻R7、R8、R9 ;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稳压器U1、三极管Q3、电阻R5、R6、R10、电解电容Cl、发光二极管D1,所述稳压器Ul采用型号78L05稳压芯片;所述太阳能电池Al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Ml的正极,所述二极管Ml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R2的一端连接,所述R3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Vl的A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R3的另一端、双刀自锁开关SI的I脚相连接,所述锂电池Vl的B端连接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2脚,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6脚与所述太阳能电池A1、USB 口的负极端、锂电池V2的D端均相连并接地,所述USB 口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R7的一端相连,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4、5脚相连后接于所述电阻R4、R7之间,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V2的C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7、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双刀自锁开关SI的3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5、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稳压器Ul的I脚相连接,所述稳压器Ul的2脚与所述电解电容C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亮,吕品,苏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