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344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相对于印刷介质进行相对移动而在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上形成图像;弹性波放射部,其将弹性波朝向被印刷面而向空间放射;接收部,其接收从弹性波放射部放射并被被印刷面反射的弹性波;控制部,其对弹性波到达接收部为止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测,并在该到达时间短于规定时间时使相对移动停止,规定时间为,在预先规定的印刷头与印刷介质间容许最小距离上加上印刷介质距印刷头的距离与印刷介质距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之差而得出的距离,和印刷介质距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一致时的到达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其通过使滑架沿着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进行移动从而形成图像。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印刷装置的代表例,公知有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在该印刷装置中,搭载有印刷单元的滑架以从印刷介质表面(被印刷面)向上方远离的状态在相对于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即所谓的副扫描方向而正交的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向印刷介质表面上喷出油墨滴,并且印刷介质在副扫描方向上被顺次输送。通过这种方式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在这种印刷装置中,有时会由于印刷介质在输送中的输送错位而使该印刷介质上产生褶皱。另外,有时会由于印刷介质的因油墨吸收以及温湿度而引起拉伸等而导致印刷介质产生起伏、即所谓的起皱现象。当发生这种现象时,会出现印刷介质部分翘起,或者在印刷动作中滑架与印刷介质表面发生摩擦或碰撞的情况。为了应对该问题而设计专利技术了如下技术,S卩,设置对滑架附近的印刷介质的翘起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检测到翘起时使滑架的动作停止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即,通过光学检测型传感器来检测记录头与被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的变化,并在该变化量偏离了规定量时使记录头的移动停止的技术。虽然在专利文献I中未具体记载光学检测型传感器的结构,但是作为能够应用于该用途的技术,例如包括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使光从斜向上入射至被记录介质,并用线性传感器对其正反射光最强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求取被记录介质的表面高度。在这种光学上检测印刷介质的高度方向位置的结构中,存在有由于因印刷介质的翘起而产生的表面的倾斜而引起正反射光的方向发生变化、或在采用使光透过的透明的印刷介质的情况下不进行检测等的误检测因素。因此,由于位置的误检测,因而有可能产生无法完全避免滑架与印刷介质见的碰撞、或尽管在未发生碰撞的状态下也使装置的动作停止等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05-2620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81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几种方式提供了在使滑架沿着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进行相对移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装置中解决上述课题,从而有效地防止滑架与印刷介质间的碰撞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印刷装置,其具备:印刷部,其相对于印刷介质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上形成图像;弹性波放射部,其将被限制了放射方向的作为脉冲波或冲击波的弹性波,朝向所述被印刷面而放射;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并通过所述被印刷面而被反射的弹性波;控制部,其对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出的弹性波到达所述接收部为止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测,并在该到达时间与规定时间相比而较短时使所述相对移动停止,所述规定时间为,在预先规定的所述印刷部与所述印刷介质间的容许最小距离上加上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印刷部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之差而得出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一致时的所述到达时间。[0011 ] 在这种结构中,朝向印刷介质放射弹性波,并接收来自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的反射波。在基于弹性波的到达时间的距离检测中,由反射面的倾斜所带来的影响较小,而且即使在对象物为透明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检测。此外,通过在到达时间短于与容许最小距离相对应的规定时间时使印刷部与印刷介质的相对移动停止,从而能够在印刷部与印刷介质间的距离变得小于容许最小距离时立刻使相对移动停止。由此,能够避免印刷部与印刷介质间的碰撞。另一方面,只要印刷部与印刷介质间的距离大于容许最小距离,就不会使相对移动停止而能够进行图像形成。此处,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当用符号θ来表示自弹性波放射部的弹性波的放射方向的中心轴、与图像形成时的该中心轴和被印刷面间的交点处的被印刷面的法线所称的角,用符号Dmin来表示所述容许最小距离,并用符号Vs来表示空气中的声速时,弹性波的频率Fs满足下式的关系,即:Fs ≥ (Vs.cos θ ) / (2Dmin)。在这种印刷装置中,在一般情况下,图像形成时的滑架与印刷介质间的距离为几毫米至几厘米左右。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中的弹性波的波长也与之大致相同,因此,为了获得用于检测出这样的距离所需要的分辨率,而需要恰当地设定弹性波的频率。详细而言将在后文叙述,而上述关系式为,表示获得为避免碰撞而必要充分的检测分辨率的条件的有效指标。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从弹性波放射部起经过被印刷面而到达接收部为止的弹性波的路径中,与从弹性波放射部起到被印刷面为止的路径长度相比,经过被印刷面而到达接收部为止的路径长度较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抑制由反射方向的倾斜和反射波的散射所引起的检测精度的降低。此外,例如可以使弹性波放射部与接收部被声学绝缘。如上文所述,由于从放射到接收为止的弹性波的路径较短,反射波在极短时间内到达接收部,因此,来自弹性波放射部振动会经由例如外壳或支承部件而迂回进而传递至直接接收部,从而难以与反射波分离。为了抑制这种振动的迂回,优选使弹性波放射部与接收部被声学绝缘。此外,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具备包络线检波部,所述包络线检波部输出与接收部所接收到的接收弹性波的波形的包络线相对应的信号,控制部将从弹性波放射部放射弹性波起到包络线检波部的输出信号达到阈值时为止的时间设为到达时间。作为脉冲波或冲击波而被放射出的弹性波的波形由于分散、或由于来自周边不见的回音或回声因而在到达接收部之间发生了变形。无需以计测到达时间为目的而再现波形,通过包络线,从而即便对于这种变形了的波形也能够充分达到目的。此外,通过恰当地设定此时的阈值,从而能够进行不受噪声影响的计测。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包络线检波部通过对接收弹性波的波形进行全波整流并使其平滑,从而生成所述信号,而且该平滑的时间常数τ相对于弹性波的频率Fs满足如下的关系,即:τ≥l/ (2 31.Fs)。这种平滑条件为产生所谓的对角线切割失真的条件,其在以计测到达时间为目的时在提高检测灵敏度方面更为有益。此外,在半流整波的情况下,检测距离的分辨率成为与弹性波的波长相对应的长度,而若采用全波整流,则能够获得与半波长相对应的长度的分辨率。【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为表示到达时间检测部的结构的框图。图3为表示超声波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图4为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接触回避的原理的图。图5为表示检波方式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结构的概要的图。喷墨式打印机I为,根据从作为公知的通用的计算机而被构成的使用者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使用者PC”)100发送来的印刷数据,而在普通纸、铜版纸、薄膜等的印刷介质P的表面上印刷图像、文字等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喷墨式打印机I具备:送纸机构2,其通过印刷介质输送电机21而对送纸辊进行驱动从而在输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Y上输送印刷介质P ;打印机构3,其从印刷头32向通过送纸机构2而被输送至压印板31上的印刷介质P的表面喷出油墨滴从而实施印刷;控制器4,其对喷墨式打印机I整体进行控制。打印机构3具有滑架电机34a、和从动辊34b,所述滑架电机34a被配置在装置框架33的一端(该图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印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相对于印刷介质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上形成图像;弹性波放射部,其将被限制了放射方向的作为脉冲波或冲击波的弹性波,朝向所述被印刷面而放射;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并通过所述被印刷面而被反射的弹性波;控制部,其对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出的弹性波到达所述接收部为止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测,并在该到达时间与规定时间相比而较短时使所述相对移动停止,所述规定时间为,在预先规定的所述印刷部与所述印刷介质间的容许最小距离上加上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印刷部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之差而得出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一致时的所述到达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07 JP 2013-000373;2013.12.26 JP 2013-26871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其相对于印刷介质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被印刷面上形成图像; 弹性波放射部,其将被限制了放射方向的作为脉冲波或冲击波的弹性波,朝向所述被印刷面而放射; 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并通过所述被印刷面而被反射的弹性波; 控制部,其对从所述弹性波放射部中被放射出的弹性波到达所述接收部为止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测,并在该到达时间与规定时间相比而较短时使所述相对移动停止, 所述规定时间为,在预先规定的所述印刷部与所述印刷介质间的容许最小距离上加上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印刷部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之差而得出的距离,与所述印刷介质距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距离一致时的所述到达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当用符号Θ来表示自所述弹性波放射部的弹性波的放射方向的中心轴、与图像形成时的该中心轴和所述被印刷面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恒延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