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底基床抛石整平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1~2m。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底基床抛石整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海上(河内)沉管隧道基础的铺设整平施工中,沉管安装前需要在开挖好的基槽内进行抛石整平,然后将预制好的沉管浮云至基床上部并进行沉放安装。抛石基床用以置换原有软弱土层,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均匀地传至地基,以满足变形和稳定的要求,并充分利用其透水性,减小建筑物前后的水位差,避免渗流,以保护地基免受波浪和水流的淘刷。在基床的抛石整平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船体平台抬升到施工高度,由于漂浮在海面/河面上的船体平台受波浪、淤泥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难于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及基床铺设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提高船体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其中,所述步骤SI中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的水量均匀,使得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载荷均衡。其中,所述步骤S2中载荷均匀地分布在船体平台四个角的桩腿上。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f 2m。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1.5m。其中,所述步骤S4中船体平台抬升至船体平台离开水面的气隙高度达0.5^1.5m。其中,所述步骤S4中船体平台抬升至船体平台离开水面的气隙高度达lm。其中,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I,、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离开水面,对桩腿施加载荷;S2,、若桩腿逐渐下陷,气隙下降,则重复步骤SI',直至桩腿稳定,气隙高度不再变化为止。其中,所述步骤S6中的施工高度为:可预测的高潮位+预测最大波高/2+富余高度。其中,根据桩腿上的刻度记录每个步骤中桩腿下陷深度。(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桩腿和船体平台分别逐步进行打压载水和抬升,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即使发生穿刺现象对船体平台和桩腿也比较安全,该压载抬升方法工作效率高,可节省时间,并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调平示意图。图中:1、船体平台;2、桩腿;3、压载舱;4、水面;5、抛石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I四角上的桩腿2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I上的压载舱3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I四个角上的桩腿2同时入泥,持续给桩腿2施加载荷至桩腿2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I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2 ;S4、抬升船体平台I至船底离开水面4,并稳固桩腿2 ;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I至施工高度位置。本实施例中整平船的抬升是通过抬升装置进行,抬升装置安装在桩腿升降装置内,通过电机驱动减速箱,减速箱带动爬升齿轮与桩腿齿条进行啮合运动,以此实现船体平台I (或桩腿2)升起或下降。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整平船压载水系统包括压载水舱、压载水泵及阀箱。每个压载水舱应能由两台具有足够排量而又独立动力的压载水泵注入或排除压载水,或由可控制的海水阀自流压载。左右泵舱各设两台压载水泵用于单侧压载舱压载水的注入及排出,在监控室可控制各压载泵的启动与停止。压载水舱的吸口应安装在最佳地位,以便所有压载水都能扫空。预压载舱的排空阀应为故障安全型。步骤SI中:下放桩腿2过程中,同时向船体平台I上的压载舱3打入压载水,打入压载水的速度一致,确保向压载舱3打压载水的水量均匀,这样可以保证船体平台I的浮态平稳且桩腿入泥后,船体平台I四角上的桩腿2载荷均衡,直至打入的压载水的总量达到预计值,本实施例中的预计值在150(T2300t之间。压载舱3可设置为多个,该多个压载舱3均匀分布在船体平台I上,本实施例中设有八个压载舱3。步骤S2中:采用升降装置持续地给桩腿2施加载荷,直至桩腿2站立稳固为止,载荷均匀地分布在船体平台I四个角的桩腿2上。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I至船体平台I吃水位置f 2m,本实施例优选为1.5m,停留一段时间, 直至桩腿2稳固。步骤S4中:船体平台I抬升至船体平台I离开水面4的气隙高度达0.5^1.5m,本实施例优选为lm。压桩一段时间,直至升降装置的负载读数高达一定的稳定值,本实施例中的稳定值在2114~2150t之间。其中,步骤S4的压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I,、抬升船体平台I至船体平台I离开水面达到一定气隙感度,对桩腿2施加载荷;S2'、若桩腿逐渐下陷、气隙下降,当气隙下降到即将与波峰接触时,则重复步骤Si/,反复操作,直至桩腿稳定、气隙高度不再变化为止。步骤S6中:为了避免潮水及波浪的影响,船体平台的施工高度为:可预测的高潮位+预测最大波高/2+富余高度,本实施例富余高度为0.5m。在上述的整个压载过程中,指挥人员要确保可变载荷均匀的分布在四根桩腿2上,船体平台I水平倾斜不超过一个可允许的值,本实施例中该可允许的值为0.3度。若在压载过程中,出现某一桩腿2突然产生穿透,将导致四根桩腿2受力不均,并对桩腿2产生弯矩,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指挥人员要立即将下陷桩腿2附近的压载水全部释放以减轻该穿透的桩腿的受力。压载过程中指挥人员要注意任意桩腿2的载荷都不可以超过最大允许压载载荷。在上述每个步骤中,可根据桩腿2上的刻度记录桩腿2下陷深度。整平船从浮态到顶升至水面的上述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船体定位用锚缆的松紧程度,顶升过程中如果某根锚缆达到很紧的程度,要适当放松锚缆,必须保持每根锚缆的受力松紧程度基本一致,在整平船顶升稳定后锚缆就可以全部放松。整平船顶升过程中需根据整平船操作室的倾斜计判断桩腿的倾斜度,并通过大小车移动抛石管5进行船体水平调整,顶升结束后根据倾斜计确认是否存在桩腿下沉,如图2,为顶升过程船体调平示意图。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桩腿2和船体平台I分别逐步进行打压载水和抬升,船体平台I四个角上的桩腿2同时入泥,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I的稳定和安全性,且压载过程中桩腿2受力均匀,即使发生穿刺现象对船体平台I和桩腿2也比较安全;该压载抬升方法工作效率高,可节省时间,并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 5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 5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 5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 55、释放压载水; 5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中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的水量均匀,使得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载荷均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载荷均匀地分布在船体平台四个角的桩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广2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关秋枫,尹海卿,刘亚平,翟世鸿,高纪兵,国强,石书元,刘徳进,宿发强,杨勤,张学俊,王学军,张建军,曲俐俐,魏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